王曉明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海口 571100
鄉村旅游已然成為實現農民就業的主要渠道,在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另外,現階段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城鎮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消費領域,可解決“三農”問題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文化創意強調產品的差異化和多元性,要求產品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業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密切,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在增強國家軟實力和促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兩者的融合可以大大提升鄉村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文化創意創業可為鄉村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對于鄉村文化旅游產業來說,其發展必須始終依托于多樣化的文化資源,并在原生態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添加創意,以此來增強文化資源的吸引力和活力[1]。對文化創意產業作進一步的挖掘、整合十分重要,是激活和發展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的有力途徑。以我國南方地區的諸多城鎮來說,基于自身自然條件優勢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諸多的旅游產業體系,尤其是農業觀光、民俗旅游和森林旅游進一步拓寬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路徑,實現了自然資料和文化創意之間的有機融合。因此,將文化創意元素加入到鄉村文化旅游中,可以實現自然資源、文化創意產業及科技的相互融合,形成旅游產業格局可促進鄉村文化旅游轉型升級。
第二,鄉村旅游是文化產業盡情發揮創意的平臺:創意文化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融合后可以進一步發揮鄉村文化的優勢和特色,借助鄉村的生態人文環境和文化內涵可以賦予旅游產業的生機,促使鄉村文化旅游業和創意產業結合,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提升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日本的鄉村旅游業為例,北海道所形成的“農業綜合休養地”、熊本縣所形成的“老年農村公寓”均可以讓游客體驗到當地的風俗文化,鄉村旅游吸引力大大增強,憑借鄉村文化旅游的特色可以獲得良好的市場效益。
第三,鄉村旅游可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市場空間:鄉村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如何挖掘和發展這些文化資源尤為關鍵。目前來看,鄉村文化旅游產業要獲得發展,必須充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要學會將自身的旅游產品、旅游產業結合起來,通過文化創意來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文化旅游資源的附加值。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獲得較好的發展,極大的提升了鄉村經濟水平,但鄉村文化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在融合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導致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受限。總的來說,現階段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融合工作受到部門分工和經濟的制約,導致鄉村文化旅游面臨資金投入、組織優化、環境保護、空間布局及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問題,難以實現統籌協調性的發展;二是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發展模式較為單一,依然固守傳統發展模式,其發展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觀光,比如田園景觀、手工藝產品和民俗風情文化,所開發的旅游產品缺乏新意和創造力;三是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的融合路徑亟需創新,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存在同質化的問題,有較為濃厚的商業氣息,未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內涵,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無法得到有效合理額的開發。針對當前階段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重點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政府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融合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自身職能,開展跨界治理工作,合理配置鄉村文化旅游資源。一方面當地政府要結合鄉村文化旅游業的發展特點適當放松產業管制,為鄉村文化旅游營造一種較為寬松的發展氛圍,打造人才吸引機制,為鄉村引入更多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讓資金和科技向鄉村旅游產業靠近,以此來完善鄉村文化旅游發展過程所需要的資源要素[2];另一方面考慮到鄉村文化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過程中涉及較多的專業知識和利益主體,因而必須不斷完善跨界治理機制,協調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構建利益主體間的聯動發展機制,發揮工作合力,科學配置文化資源,靈活融合文化創意產業和鄉村文化旅游。
創意思維可以對農村文化資源作全新的挖掘和創新,將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進一步提升文化價值和內涵。鄉村是傳統文化資源生長的肥沃土壤,可以承載諸多的旅游資源,比如農耕文化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田園風光和鄉村建筑文化,均可以為文化創意思維提供發揮空間[3]。因此,可以考慮通過人文、社會及科技等創意元素來豐富鄉村文化資源,將一些文化故事、社會生活元素融入到創意作品中,為鄉村文化旅游資源注入新的文化力和生命力。比如重慶巴渝的文化村通過在原有遺址的基礎上開展創意設計,所形成的懸空索橋、“泰山石敢當”和極富特色的農耕機具展出大大豐富了文化資源的彰顯能力,無形中增強了鄉村文化資源的生命力,可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除此之外,還需要秉承文化創意設計的原則,積極做到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比如在旅游產品設計中可以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一系列的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產品中,后期做好產品的生產與營銷工作,同時還可以設計一些帶有參與性和互動性和文化旅游項目,引導游客積極參與其中,獲得更為真切的旅游體驗。
鄉村旅游要始終立足于自身發展條件和特色,合理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憑借文化創意來凸顯文化旅游資源的特色和差異化,強調文化旅游產業經營的功能性,避免旅游資源的同質化,并打造多元化的旅游開發模式。在創新旅游開發模式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發展特點來構建“生態農業+旅游業模式”“特色莊園”等多種形式的發展模式,若是當地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均非常豐富,則可以考慮建立一體化的鄉村旅游體系,將生產、加工、觀光、科研、科普等有機結合起來,拓寬旅游資源的文化輸出能力,完善產業鏈[4]。除此之外,還需要學會利用科學技術來發展旅游產業,比如: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多類APP來宣傳和營銷,拓寬旅游宣傳渠道,形成創意型的鄉村旅游營銷路徑,確保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鄉村旅游,提升旅游業的吸引力和知名度[5-6]。
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文化旅游的融合直接關乎到鄉村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在經濟新常態和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為更好實現鄉村文化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重點從完善跨界治理機制、創意思維開發鄉村資源、創新旅游開發模式、完善產業鏈三方面來著手,打造專業化、系統化的鄉村旅游文化發展體系,以此在旅游市場中獲得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