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同 天津體育學院
游泳運動現如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作為一項高危運動,要時刻保證游泳時的人身安全,掌握水上救生技能顯得格外重要。我國當前的水上救護能力培養方法有考核、學校教育兩種途徑,通過與發達國家培養水上救護能力的方法做比較后發現,我國還有很多可以進行改進提高的地方,例如效仿通過俱樂部培養水上救護能力等。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通過分析國內水上救護能力培養的現狀,并且與發達國家作比較,對于國內水上救護能力培養提出建議,旨在幫助提高水上救護能力的質量以及救護能力培養的系統化、規范化、實用化。
在學校體育的游泳課中,在進行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加入部分救生技能的培訓,這些救生技能的教學一方面是為了豐富課堂內容,另一方面是為了游泳課程的順利進行,為了游泳課的安全考慮,但是在學校教育中存在的水上救生能力的培養并不能完全用于水上救生實踐中,因為既沒有成規模的練習,也沒有嚴格的考核來保證學生救生技能的質量。由此來看,想要培養固定的、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水上救護能力,還是要通過官方的救生能力培訓、考核,以這種方式培養的水上救護能力是最官方、實用的。
在我國存在有許多健身俱樂部,其中包含游泳項目,然而游泳并沒有獨立成為一中形式的俱樂部,也就沒有由俱樂部來承擔水上救護能力的培養。通過設立游泳俱樂部,邀請具有專業水平的教練員進行救生技能的教學。另外,俱樂部的培訓相對于專業的培訓而言,門檻更低,受眾更廣,能夠讓更多的普通游泳者有機會學習專業的水上救生技能,提高水上救護的能力。
無論是通過培訓考核取得資格證書的方式,還是學校教育培養救生能力的方式,所進行的救護能力培養都是教學具體的救生技能,停留在教學的層面,學習者在進行了救生技能的學習后,并沒有經過實戰的考驗。在發生了溺水事故時,各種情況都難以預測,所擁有的救生能力一定要經過實戰的考驗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1.大量體能練習
首先,根據游泳救生員的考核標準,考驗人的爆發力和耐力,以及為了快速進行對溺水者的施救。若不經過一定的速游練習、潛泳練習,一方面無法準確實施救援,另一方面所學的救生技能也無法完全發揮作用。如果要保證救生技能的質量,就要通過一定的體能練習加以保證。這是大多數短期救生技能培訓活動中所應該注意的事項,不能僅僅為了看起來推廣了救生技能而背離了水上救生的初
2.大量技能練習
由于在水中發生的安全事故變化莫測,所對應的水上救生技術也是種類繁多,短期游泳救生培訓只是將各種情況所采用的救生技能一次性進行教學,練習者沒有通過大量的技能練習,在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時無法從容應對。因此,短期的培訓除了教給普通游泳者相關的技術之外,要加大練習的強度和密度,在練習的過程中相互指點,找出各自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從而保證所學習的救生技術能夠在實際情況下有效發揮。
3.大量的實戰練習
當前的水上救護能力的培養,缺乏的是實戰下的應用。傳統的救生技能的教學流程,通常是理論課、技能教學、考核,根據上文的論述,還要加入專門練習體能和技能的環節,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所學習的救生技能的實際應用情況。因而,在練習的過程中每個練習者都應尋找不同高矮胖瘦的伙伴進行練習,模擬在實際進行水上救生時所可能遇見的各種不同的溺水者,以此確保所學習的游泳救生技能的實際應用性。
水上救護能力培養所采用的教學比較枯燥,對于參加救生技能學習的學生來講容易產生疲勞感,要靈活變換培養方法。傳統的救生技能培養形式是以教和練為主,學習者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枯燥的感受,為了避免這種負面情緒的產生,另外增加救生技能培訓的課堂趣味性,適當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剛剛學習的救生技能的實際應用性,對于救生技能的鞏固有很好的幫助。
培養水上救護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通過學校體育的培訓,無法使得救生技能被牢牢掌握,在遇到危險時并不能將所學到的救生技能充分發揮,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就加入救生技能的學習,可以讓水上救護能力的培養從普通游泳者學習游泳的伊始就伴隨其前進,能將水上救護的意識和技術深入人心。
在短期的游泳救生技術培訓活動中,看似是培養了普通游泳者的水上救護能力,實質上參加了培訓的人員對于所學到的救生技能并未能夠完全掌握以致應用,這是每個人的個人因素所致,當救助者與溺水者的體型相差懸殊時,如果施救者沒有足夠的體能能夠將溺水者帶到安全的位置,那么還有可能發生二次事故。采取科學的訓練模式,提高參訓者的體能、技能、實戰能力,使得救生技能得以充分發揮并且效率高。
靈活變換方式以使得水上救生課堂充滿趣味性,一方面可以使學習者充滿興趣,保持繼續學習得興致,另一方面競賽等方式則能夠使所習得的救生技能在比賽的環境下能夠鞏固完善,在進行實際救生時能夠提高救生的效率。但是游戲要注意適度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