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雷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提高,農村公共體育事業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相比城市而言,我國農村的公共體育服務在供給主體、場地設施、資金來源仍然存在諸多短板,難以滿足農民對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和體育鍛煉需求。因此在鄉村振興重大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研究農村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新機遇就顯得頗為重要。
2017年 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關系國計民生的“三農”問題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20 字總要求。2018年7月 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體育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為實現貧困地區體育基礎設施和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提出要求;2018年1月河南省下發《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共計40 條,隨后2019年6月29日又下發《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文件,2018年2月12日洛陽市委、市政府推出《洛陽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位加快建設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長極的責任擔當,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堅定的決心、明確的目標、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市里下發的文件在重點工作方面共計九大項31 條。和體育相關的重點工作第五項第四條“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涉及“鄉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在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學會了技術與創業理念的農民工精英返鄉創業與再就業。他們不僅帶回了技術、創業理念,也將新的生活方式、體育健身的理念、方法帶回鄉村,客觀上增加了鄉村體育人口數量。“鄉村振興”戰略的設施加快了鄉村城鎮化的步伐,人口與體育健身場地也相對更加集中,更有利于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城市流行的廣場舞、健步走、籃球、乒羽、氣排球、跆拳道與鄉土氣的扭秧歌,走旱船、抖空竹、劃龍舟均在我市各鄉村城鄉融合、交映生輝。體育技術與文化的傳播交流進一步縮小了城鄉差距,提升了體育人口。其三,“生活富裕”起來的新農民通過電視、互聯網的潛移默化影響,明白勞動不等于體育鍛煉,積極投入體育健身才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最好方法。
在截止到2003年底的全國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報告中,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3 平方米,河南人均體育場地為0.52平方米,而我們河南農村人均體育場地僅為0.014 平方米,擁有體育場地的行政村不足10%,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國家和省政府相繼出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河南省萬村體育健身工程》《河南省體育工作條例》等文件。黨的十九大召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新農村社區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空前重視。以體彩為重要資金支撐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更是全面開花。河南省鄉村基層體育設施進入了空前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各類體育場地21.4 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2 平方米,超過全國平均值,城市社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90%,鄉鎮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100%,行政村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93%。
鄉村振興戰略20 字總要求中,“產業興旺”放在首位,可見其重要性,體育產業也是其中一個單元。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與鄉村旅游、休閑相結合。洛陽南部伏牛山、西部熊耳山旅游開發早、品牌優、影響好,形成一批與旅游相結合的體育產業和休閑體育項目如:伊河、洛河、花果山漂流,青要山攀巖,伏牛山滑雪,宜陽縣龍舟等新型體育產業。第二,與森林康養相結合。森林康養是洛陽市西南山區鄉村振興戰略產業鏈條的重要單元,與之相關的體育項目、產業有健步走,自行車,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氣功等。第三,與教育相結合。目前中考對體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引起了城鄉學生、家長的高度重視,一些針對中考體育測試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同時也拉動了少兒體育培訓,如幼兒體操,體適能,少兒跆拳道,乒乓球的培訓機構不僅在城市發展,鄉村也逐步增多。第四,利用舊廠房改造的健身房,羽毛球等具有市場價值的體育俱樂部在鄉鎮也屢見不鮮。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類政府都頒布了關于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政策,但通過看查閱政策、制度、措施等有關文件的題目,在題目中涉及農村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相對較少,基本上是宏觀性較多,針對特殊地區、特殊人群的較少,這些文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提的位置很高,但操作性不強、落實起來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從中央到地方頒布一些更有針對性、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法規,狠抓落實,讓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實施過程中給公共體育事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真真切切的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