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孝軍
摘 ?要:在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是較為重要的內容,這是因為其對于房屋建筑工程整體的安全性起著決定性作用。文章對深基坑施工特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了不同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以及施工中注意要點,希望能夠為相關施工單位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注意要點
隨著城市化建設水平越來越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設數量與建設規模也越來越大,尤其建設土地的數量越來越少,使得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等房屋建筑工程越來越普遍,并且隨著地下施工的深度越來越大,對于基坑支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實現對深基坑結構的有效支護,成為了當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研究問題。
一、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分析
深基坑支護一般有多種形式:鋼板樁支護施工,護坡樁支護施工,排樁支護施工,土釘支護施工,深層攪拌樁支護施工,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下文主要就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展開研究。
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地下連續墻支護也是經常被采用的技術,其優點在于剛度大、抗滲水性強、適用深度大以及效率高等優點。在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中應當要對如下幾項技術予以重視重視:
(一)開展地基導墻施工
在實施地下連續墻作業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導墻施工,所以要求施工人員對如下幾方面問題予以充分關注:①重視鋼筋籠下放問題。在實際施工時往往會因為沒有添加縱向支撐而使得導墻側向穩定性不足,進而出現變形的情況,直接影響到鋼筋籠的順利下放。所以要求工作人員拆模后將二道木支撐豎向設置于導墻,間隔以2m為宜,以起到對導墻進行支撐的作用,讓鋼筋籠下放得以順利開展。②需要高度高柱導墻內墻面和連續墻軸線的平行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導墻垂直度不足,極易引導整體墻面垂直度不夠的問題,使得地下連續墻軸線沒能平行于導墻內墻面,因此在實際施工時務必要重視導墻的垂直度。
(二)泥漿的制作與處理
將地下連續墻設置于房屋建筑的深基坑內其目的在于能夠有效保護地下空間中的設備設施不會受到損壞,確保整體作業得以順利進行。而泥漿的制作與處理作為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重要內容必須要予以充分重視,以獲得良好的泥漿護壁。首先,需要全面分析和試驗造漿粘性土的原料質量,確保實際使用的造漿粘性土與施工標準要求相符。其次,仔細勘察作業現場,運用泥漿池、集水井、排水溝以及防雨棚等來處理場地給水,防止雨水或地表水污染到泥漿。再者,在進行泥漿攪拌過程中,需要事先將 1/3 的水添加到容器內,將攪拌機開啟后,需定時使用水桶加水,并且合理添加膨潤土與純堿液,同時均勻攪拌實際所得產物,時間控制在3min為宜。攪拌均勻后需將其靜止24h,讓水和膨潤土能夠擁有足夠的時間發生膨脹,從而獲得質量優良的泥漿。
(三)實施地基成槽技術
在實施該項施工技術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對地下水的升降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如若出現降雨,那么地下水位會有所增高,部分地下水繞過導向留到槽段就會大大減小地下水差壓力,引發坍塌現象。所以遇到下雨可以將地下水減少,從而保證槽壁的穩定。此外還能夠將泥漿液面升高,讓其高于地下水位約0.5-1.0m。如若在作業過程中產生漏漿跑漿的問題,需要立即予以處理,保證泥漿液面在允許的范圍當中。
(四)開展清底施工
完成成槽作業后,泥漿內的土顆粒或是懸浮物會慢慢沉到底部,或是原來槽體內便存有一些殘渣,所以務必要仔細清楚該類雜質、堆積物或是沉積物。一般來說,較為常用的清底方式主要有置換法和沉淀法兩種,以便在第一時間排除槽內的沉積物。需要注意是在進行清底換漿過程中需要控制清孔管的管底和槽底間的距離在15-18cm左右,并且間隔時間以1h為宜。
(五)鋼筋籠施工技術
在實際施工時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把控鋼筋籠的尺寸以及外形,通常可采取厚度為3cm的鋼板來焊接制作鋼筋籠,并將定位板的保護作用發揮出來,并且要確保其長寬比槽孔要小10-20cm。接長鋼筋籠過程中,需要確保其上下段垂直,并進行對稱焊接,并且還需要采用有效的補強方法來保證鋼筋的強度。吊放鋼筋籠到槽內時需要對其準確程度予以認真把控,同時將鋼筋籠籠身與預埋件的管控進行綜合考量,基于標高接駁器來將鋼筋籠的位置提高約2mm,防止導墻沉淀而影響到鋼筋籠的穩定。如若由于槽壁出現嚴重變形而影響到鋼筋籠下放,就需要對槽孔進行修正后再進行鋼筋籠的下放。
(六)墻體混凝土澆筑
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墻體澆筑是最后一項步驟,通常采取的是導管法來進行處理。首先,應當要根據實際需求來拼接導管長度,在正式使用到觀前需要進行水壓試驗,保證其接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同時需要保證每根導管澆筑的面積基本相一致,鄰近兩根導管中的混凝土高度差距需要在0.5m以內,澆筑速度需在2m/h以上,導管在混凝土內埋深應當要控制在1.5-3.0m。其次,在單元槽段中,如若所使用的導管數量不少于2根,那么需要控制其間距不得大于3m,且與槽段端部距離需在1.5m以下。再者,每一導管處 的混凝土面需要同步升高,且高度差距不得大于超過0.5m。此外,混凝土頂面澆筑標高需要比設計標高超出0.5-0.6m,將其表層浮漿取出后需要與設計的標高以及混凝土強度要求相符。
二、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所需注意事項
(一)預防滲漏水
地下連續墻需要具有油量的防滲能力,因此需要盡量避免或是降低墻體接縫部位、預埋件部位由于夾泥而出現蜂窩或是孔洞等情況,而引發滲水、漏水等問題。導致夾泥情況出現的原因較多,如墻體護壁泥漿達不到規定標準要求、在其接縫部分存在厚度較大的泥皮;先行幅成槽接縫部位垂直度較差,后行幅成槽接縫部位存在泥土;在實施后行幅作業過程中,并未全面清理接縫部位的泥土,導致泥漿內含泥量偏高。
(二)注重清孔質量的把控
第一,需要采取抓斗清孔的方式來進行,合理控制下方抓斗的速度,防止槽坑深度對對頂數值要高。在上升抓斗過程中要求將達標的護壁泥漿注入到槽中,并采取正循環法來實時清孔作業,利用管道將達標的泥漿輸送至槽底,在升高泥漿高度的過程中將坑槽中的沉渣帶走。其次,完成清槽施工的60min后,需要仔細測量槽底沉淀物的淤積厚度,需要控制其不高于20cm。再者,多次重復使用柔性鋼絲刷鉆頭來對先行幅連續墻接頭進行沖洗直至鋼絲刷處沒有泥皮。
(三)嚴格控制成槽精度
地下連續墻的成槽精度將會直接關系到了整體工程施工質量,其具體技術指標包括了左右偏差、前后偏差兩項。第一,先是根據測量控制樁點,利用導墻來準確標記與劃分不同區段;第二,采用現澆混凝土路面來確保路基的平直與穩固;第三,在實施挖槽施工時,需要確保抓斗與導墻中心平面相同;期間應用超聲波測試儀完成槽坑斷面以及槽底沉碴情況的測量工作,根據測量結果做好施工指導工作,同時對抓斗運行速度做好控制操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深基坑支護作為關系到整體工程施工穩定與安全的重要環節,務必要予以高度重視,相關部門與工作人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當要能夠結合具體工程情況以及需求來采取相應的支護施工技術,以切實保障建筑工程使用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鮑潤初.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與管理分析[J]. 建材與裝飾, 2020, 000(017):14,17.
[2] 寧波 高.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探析[J]. 建筑工程與管理, 2020, 2(10):17.
[3] 史啟元, 張樂, 王小松. 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 住宅與房地產, 2020, No.565(06):240-240.
[4] 谷鑫. 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 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 2020, 000(009):266.
[5] 高健.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 中國房地產業, 2019, 000(027):159.
[6] 楊歡. 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0, No.424(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