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林
摘要:德育為先是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政策之一,更是我國教育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其中對于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就是德育教育中的關鍵內容,是每一位教師應該重視的部分。同樣,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是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以及地理教學的有效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地理;家國情懷;地理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教學的改革,給我們帶來了各種新的思想與文化,在各種“新”面前,我們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堅守自己民族的特色,讓每一個中國人都建立起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初中地理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主要途徑之一,因為地理教學內容中有很多關于家國情懷的內容,如果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就能夠達到在初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教學目的。
一、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家國情懷
想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就要從最基本的愛家鄉入手,對于區域的認知是初步需要學生熟悉的內容,讓學生們明白中國是一個整體,從愛自己的家鄉開始到熱愛自己的祖國和民族。
例如在講到《自然災害》這一課的時候,我就會將我國在發展歷史過程中遭遇的重大自然災害以及國家人民救援過程用視頻和圖片文字的方式展現,讓學生們感受到對于國家的歸屬感,為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奠定基礎。再比如學習《民族》這一章節的時候,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我們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各個民族之間有許多的文化差異,但是我們依然團結友愛,和平共處,都在保護著我們的祖國,讓學生通過了解少數民族的人文故事和中華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建立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不能只靠課堂知識讓學生感受,只有經過自身的親身實踐才能夠真正地產生共鳴。
本人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就會開展一些與家國情懷相關的實踐活動內容,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什么是家國情懷。例如我會帶領學生們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以及歷史文化遺跡,讓學生們了解到我國國家的過往。在什么地方發生過什么事情,一些英雄事跡、保家衛國的輝煌過去,都是可以增強學生家國情懷的有效措施。而且讓學生們觀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產生愛國的情感,為培養初中生家國情懷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新時代中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學生的思想情感要放在第一位,初中地理老師要肩負起重任,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感,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參考文獻:
[1]李春曉.淺談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