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強
摘要:陽荷與生姜同屬于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陽荷與生姜在其生理特性和生長習性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原理,借助生姜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以陽荷的幼芽為外植體,研究陽荷的組織快繁技術[1],對獲得的幼苗進行形態觀察。結果表明:適宜誘導陽荷幼苗分化的培養基為MS+ NAA0.2mg/L+KT2.0mg/L;適宜生根的培養基為MS+NAA0.3mg/L+KT0.5mg/L
關鍵詞:陽荷;組織培養;快速繁殖;姜科姜屬
陽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又名野姜、野姜、陽藿、觀音花[2],為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藥同源的膳食纖維蔬菜[3]。陽荷富含氨基酸、蛋白質、膳食纖維、紅花紅色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活血調經、祛痰止咳、解毒消腫、抗炎抗菌、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主治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咳嗽氣喘等疾病[4,5],是一種具有豐富營養和保健作用的野生蔬菜[6,7]。陽荷喜溫怕寒,怕干旱,不耐澇,適宜在PH為6.5-7.5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7-9月為陽荷花期,9-11月為陽荷果期[8]。陽荷可以開發成深加工產品,如陽荷罐頭、泡菜以及陽荷汁飲料等產品,已經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等國家[9],可見陽荷具有極大的食用價值。
本研究根據陽荷與生姜同屬于姜科姜屬的生理特性,借助生姜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對陽荷進行研究,以陽荷的幼芽為外植體,探究適宜誘導陽荷幼苗分化以及適宜其生根的條件,對陽荷的組織快繁技術、脫毒苗培育等進行科學探討。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選用貴州山區野生蔬菜陽荷的種根為實驗材料,挑選生長良好、健壯的陽荷種根,放入紙盒或者塑料袋中,保持陽荷種根表面濕潤。將其放于通風透光,氣溫為21-26℃的條件下進行催芽[10],待陽荷芽萌發至2cm左右時取出,將其幼芽從基部切下作為外植體材料。
1.2外植體處理
將切下來的外植體材料在自來水流水下沖洗干凈[11],將外植體由外至內依次剝去幼嫩的葉片,直至見到陽荷生長點,將距生長點0.5-1cm以下部位切除,勿傷及生長點。將切取的生長點置于事先準備好的燒杯中,用紗布封住燒杯口,流水沖洗30min以上。隨后用75%乙醇處理30S左右,再用無菌水沖洗2次以上,洗去多余的乙醇溶液。用0.1%HgCl2處理無菌水清洗過的外植體約4-7min,再用無菌水沖洗4次以上,洗去多余的HgCl2,防止消毒時間過長,造成外植體死亡。最后,將處理好的外植體放入培養瓶準備接種。
2培養基的選擇和配制
2.1培養基的選擇
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常用的培養基包括MS、MT、B5、SH等,其中生姜組織培養大多使用MS[10]。因此,本實驗選擇MS培養基對陽荷進行組織培養探究。
2.2培養基的配制
2.2.1誘導培養基的配制
以MS為基本培養基,取一干凈燒杯,加入蔗糖25g,NAA0.2mg/L、KT2.0mg/L定容至1L,調PH值至6.0-7.0之間,倒入加熱鍋中煮至沸騰再加入6-7g瓊脂,煮至澄清均勻倒入培養瓶中,隨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2.2.2生根培養基的配制
采用陽荷初代培養的莖稈進行誘導生根,同樣以MS培養基為主,加入蔗糖25g,NAA0.3mg/L,KT0.5mg/L,定容至1L,調PH值至6.0-7.0,加入瓊脂6-7g,煮至澄清均勻倒入培養瓶中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3誘導陽荷幼苗分化與生根
3.1誘導陽荷幼苗分化
在無菌操作臺上,將處理好的外植體插入誘導培養基中,每個培養瓶中3-4株,結束后貼上標簽,注明培養名稱以及時間日期,將其放于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培養箱溫度21-24℃,光照度60,每天光照16h,黑暗8h[11]。觀察記錄20天陽荷幼苗生長狀況,及時清理生長壞死或者染菌植株,觀察發現,誘導的陽荷幼苗生長健壯。
3.2誘導陽荷生根
挑選經誘導分化長出的生長良好陽荷幼苗,在無菌操作臺上,剪去多于的葉片以及愈傷組織,留生長點以下2cm左右,將其插入誘導生根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培養條件與誘導分化相同。觀察并記錄陽荷生長和產生根系狀況。
4實驗結果分析
經對誘導陽荷幼苗分化以及誘導生根生長出的幼苗的觀察發現,生姜的組織培養條件對陽荷的組織培養條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生姜的培養條件完全可以用于培養陽荷,利用其生長條件誘導生長出的陽荷幼苗生長健壯。即可以得出誘導陽荷幼苗分化的適合培養基為MS+ NAA0.2mg/L+KT2.0mg/L;誘導陽荷莖稈生根的適合培養基為MS+NAA0.3mg/L+KT0.5mg/L。可以有效的對陽荷進行脫毒苗培育以及在生產育種中縮短育種時間,提高育種效率,選育新品種等。
參考文獻
[1]彭康,胡新喜,秦玉芝,何長征,李炎林.生姜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9,20(06):28-35.
[2]吳金平,陳磊夫,郭鳳領,陳佩和,邱正明 高山陽荷筍軟化栽培基質配方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4,30(09)
[3]汪仁銀,常結枝.開發陽荷 前景廣闊 味美奇特的特色蔬菜——陽荷[J].上海蔬菜,2003(02):11.
[4]羅興武,周大寨,朱玉昌,等.陽荷蛋白質提取工藝優化及鋅賦存狀態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2):98-101.
[5]張成程張新欣,江念等陽荷氨基酸組成分析與營養價值評價[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2(4):380-383.
[6]吳金平,艾永蘭郭鳳領,等高山野生襄荷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中國果菜,2014,34(4):47-49.
[7]唐清苗;顏佳;吳子佳;李文青:卿志星;羅鳳蓮;襄荷的營養保健功能及加工現狀[J].農產品加工.2019(17)
[8]劉嬡萍,楊邦貴,李紅麗,田瑞華,向玉蓉.陽荷高產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8(1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