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宏 張 祎 張 超 許 艷 史潮記
1.哈爾濱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2.哈爾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3.北京貴仁武術院,北京 102612
在眾多研究中可以發現,如今武術的技擊功能弱化,賦予并強化了健身養生功能,以發展武術健康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強調,發展健康產業是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徑。在慢性病、老齡化、亞健康常態等現實狀態下,預防疾病、強身健體成為人民的主要健康需求。武術健康產業雖是滿足人民健身需求、提升全面健康水平的朝陽產業,但依舊面臨著產業基礎薄弱、活力匱乏和發展速度滯緩等諸多問題,嚴重制約武術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促進武術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增強武術健康產業的市場活力等成為當前武術專業研究人員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
健康是人類古往今來的追求,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健康更成為國民需求中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1]強調了健康產業的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必經之路。這一戰略的提出,明確了發展健康產業對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武術將技擊功能弱化,強化了健身功能,通過挖掘創新出各種武術功法。在老齡化嚴重、現代病與慢性病蔓延以及環境質量下降的社會狀態下,亞健康狀態已成為人們的常態,而部分病癥都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得到有效緩解和恢復。[2]武術功法的多樣化能夠滿足人體各生長發育時期的不同健康需求,如:兒童少年生長時期,需要身體全面均衡發展,可以通過武術鍛煉滿足促進生長發育的健身需求;青年時期,需要強健的體魄,可以通過武術鍛煉滿足強身健體的健身需求;中老年時期,需要防止功能退化和身體疾病,可以通過武術鍛煉滿足延年益壽的健身需求。另外,武術健身受場地、季節、時間、天氣限制較少,較符合群眾的健身環境。武術健康產業豐富的健身功法、多樣的運動形式、廣泛的適應性是其它健康產業不能比擬的,這一優勢與我國的經濟狀況相適應,尤其符合我國目前大眾健身活動的條件,使不同群眾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武術健身方法,通過武術健身鍛煉,進行疾病的預防、緩解和治療,達到治未病、養心性、強體魄、延壽命的健身目的,滿足人民各層次、各形式的健康服務需求,改善群眾健康狀況,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016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議上強調人民的身體健康是民族繁榮、國家富強的前提條件。若想增進全民健康水平,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穩固社會和諧穩定,必須解決影響健康的阻力問題。要重視武術健康產業的發展,通過加速產業的發展,帶動國民經濟的增長。
武術健康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少年強則國強”,人民的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社會小康的基礎。據世界銀行專家測算,在過去的40年里,健康人群推動了8%~10%的世界經濟增長。美國大學研究表明,健康人群推動了30%~40%的亞洲經濟增長。[3]健康產業通過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況進而改進人們的生活狀態,提高工作效率,保護勞動“活力”,激發生產“活力”,推動了社會的經濟發展。其次,當今社會,人民對健康的需求逐漸增加,健康產業變為新興的朝陽行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支柱。據統計,近十年內,美國的國民經濟增長比值中健康產業約占22.7%,截止到2010年,健康產業的GDP貢獻已達8.8%,產值約3.5萬億美元。[4]面對市場需求的日益攀升,武術健康產業發展的“空缺”,也正是它的“潛力”,通過填補產業空缺,挖掘產業潛力,開創產業道路,通過激發產業道路“活力”,實現武術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
社會上的武術健身活動,大多是由群眾自發形成的,參與人員一般沒有武術健身基礎,學習途徑基本上是跟著教練員“照著葫蘆畫瓢”,教練員大多是武術愛好者,本身沒有經過專業的指導和訓練,甚至是通過跟練經驗或視頻自學而成,導致教授動作不標準,達不到健身效果,甚至因為動作錯誤而對身體造成損傷。[5]其次,在群眾健身活動時,缺乏將參與者組織起來進行健身監督、健身宣傳的專業管理人才,導致武術健身群眾不能形成一個大致固定和成型的健身組織,始終是一個成員不固定、無組織、無紀律的薄弱小健身群體;在武術健身產業管理中,缺乏產業經營、市場運行、市場營銷和健康服務的管理人才,導致武術健康產業無法順暢的運營。再次,在武術健康產業科研研發中,缺乏了解最新科技和技術、產品設計和開發的科研人才,導致武術健康產業的產品設計開發不足、缺乏科技含量。武術健康產業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產業群眾基礎匱缺、產業運營受阻、產品研發不足,造成武術健康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驅動不足。
我國健康產業發展較好,武術產業卻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在武術服裝、器械和場地等方面有待挖掘,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6]與其它健康產業相比,武術健康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運營結構不完整,市場規模較小,發展速度緩慢。武術健康產品種類較少、科技含量較低,附屬產品和支撐產業的開發創新程度較弱、速度緩慢。發展體育產業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體育需求,市場的體育需求又給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兩者齊頭并進、相輔相成。[7]武術健康產業發展形式單一,不能構成一定的市場需求,導致武術健康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較低,缺乏產業發展動力,造成產業發展活力不足。
在科技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武術健康產業并沒有搭上科技快車。造成其發展速度遲緩的因素有很多,但從整體上來看主要是由于產業的科學技術含量較低、產品創新理念滯后,在教學服務、產品形式、宣傳規模上都遠遠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8]首先,武術健康產業在教學服務上創新理念不足,缺乏科技理論的教學指導,如大多數的武術健身活動的指導和學習,都停留在帶領者的原始帶領教學狀態,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造成人們參加武術鍛煉的積極性不高;其次,武術健康產業在產品形式上創新理念不足,產品質量不高、缺乏新工藝,如服裝、場地、器材、武術用品的制造,大多都還是依靠舊材料和舊制作方法,缺乏創新型、科技性和適用性,造成武術健康產品發展滯后;最后,武術健康產業在宣傳規模上創新理念不足,宣傳手段缺乏媒體、網絡的科技運用,如武術健康產業的宣傳主要依靠人們對武術功能的基礎了解、武術產業的附帶宣傳或者人口相傳,知道和了解武術健康產業的人微乎極微,造成武術健康產業遲遲不能打開市場。
2013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強調了職業培訓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提出鼓勵健康服務業相關學科專業的設立,支持相關高校培養專業人才,支持職業院校的開設,重視社會指導員、健康管理師、健身教練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培養。[9]需要高等體育院校根據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法,確定人才培養定位并準確發揮本體作用。
武術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武術健康產業的人才挖掘與培養。社會需要產業的供給,產業需要人才的助力,人才需要學校的培養。本著為產業需要培養人才的目標,通過校企聯合,開展繼續教育。根據產業的實際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將繼續教育與產業改革與規范、產品結構調整、現代技術引進、管理水平提升、科技攻關等結合起來,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知識培訓方面的支持,同時要重視人才實踐、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達到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校企聯合,將課堂理論學習與企業實踐運用雙管齊下,夯實武術健康產業的發展的人才基礎。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強調了社會力量的重要性,通過調動社會積極性、創造性力量,重視擴大供給、拓展產業發展形式、提高市場消費能力,加強基礎和非基礎服務協調發展,并支持健康服務多樣化發展,如全民健身、健身旅游、健身文化等。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武術健身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健身功效深受群眾的喜愛。開拓武術健康產業市場發展首先應在武術本身具有的資源上進行開發,挖掘傳統的功法、器械、服裝,創新功法與武術產品。其次,武術健康產業的發展應與旅游業、食品業、中醫學、心理學、自然資源等各領域結合,例如將武術健康產業與旅游業結合,在峨眉山、少林寺、武當山等武術旅游景點內開設武術健康鍛煉體驗、武術健康產品宣傳等,拓展武術健康產業的消費市場;將武術健康產業與食品業結合,推出武術健康齋飯、武術健康餐等,增添武術健康產品色彩;將武術健康產業與中醫學結合,通過武術健康保健、武術健康鍛煉等來預防和調理疾病,運用和宣傳武術健康產業的健身養生功能;將武術健康產業與心理學結合,通過八段錦、六字訣等武術健身功的鍛煉來調節情緒和精神狀態,發揮武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功能;將武術健康產業與自然資源結合,利用森林、海洋、沙漠、濕地、草原等打造武術健身休閑聚集區和武術健康產業集群。[10]通過與各產業、領域的結合,開發武術健康領域的附加產品和服務,開拓武術健康產業市場新業態。通過多樣的產品、齊全的服務,刺激市場需求,激發武術健康產業發展市場的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提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將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加快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增強我國經濟競爭力。同時也為武術健康產業發展指明了道路。隨著現代科技的交叉與融合,科技可以實現對產品、服務和生產方式的不斷變革,已經成為體育產業全領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1]
首先,在武術健康活動的教學指導中,除了依靠專業的指導員和教練外,還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教學視頻、慢鏡頭、暫停及回放等教學方式進行輔助教學,使教學生動有趣、科學高效,增加了健身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提高了群眾的健身積極性,鞏固了武術健康產業發展的群眾基礎。其次,在體育健康產品的創新與制造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例如將新材料與新工藝運用到健身場地中,增加場地的彈性、耐磨性與防滑性;運用到器械中,增加器械的輕便、柔韌與質量;運用到服裝中,使服裝更加透氣與舒適等,重視提升產品的質量與科技含量,提高武術健康產品在健康市場的地位。再次,在武術健康產業的傳播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例如利用網絡和媒體進行武術健康產業的宣傳與推廣、運用光盤、網絡進行教學,實現線上線下齊頭并進,提升武術健康產業的有效宣傳,擴大武術健康產業的消費市場。想要加速武術健康產業的發展,就要乘上科技的快車,駛入科技時代的潮流,鞏固武術健康產業的群眾基礎,提高武術健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拓展武術健康產業的消費市場,夯實武術健康產業的創新之路。
雖然武術健康產業水平較低、發展緩慢,卻是充滿了生機與潛力的新興健康產業。[12]武術和健康產業的開拓必將產生一個龐大的武術健康產業市場。在健康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武術健康產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抓住時機,克服困難。通過校企結合加強人才的培養、通過跨域結合增添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融合拓展創新道路,使武術健康產業向著更廣闊的市場更快的發展。實現武術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國民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