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巴卓嘎
(西藏山南市曲松縣中學 西藏 曲松 856300)
到了初中,學生的身體逐漸成熟,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現代學生在心理上對外界環境的影響更為敏感。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如果他們不能有效地引導和教育學生,就會對初中生的心理產生許多不利的后果。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心理教育,為學生創造一個支持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以健康的方式茁壯成長。
1.1 家庭關系帶給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家庭關系是家庭教養的表現。家庭關系中的家庭環境是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據中國公安部統計,青少年自殺、犯罪和異常社會行為中,70%以上與他們所經歷的負面家庭關系直接相關。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家庭關系直接反映了家庭的情感中心。孩子們發展良好和健康的家庭關系,以塑造良好婚姻的情感價值觀和觀念,可以從內部攜帶悲觀主義的種子,決定孩子一生發展的骨骼。在家庭關系中,父母之間的浪漫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初中生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家長的行為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更大[1]。
1.2 家庭教育內容引起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只了解學生的教育知識,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實踐中不重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特征。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心理素質低,在問題和困難方面完全不能接受,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1.3 家長的期望引起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通常情況下家長對學生的期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中之一是教育期望。如今,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出色,成功考入幾所重點大學,并在未來取得更高的學位。家長的高期望使學生難以學習,心理壓力影響健康發展。第二,人際關系的期望。很多家長太在意學生的人際關系,尤其是異性的人際關系,過早的干涉會家長的這種干涉也較容易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2.1 和諧良好家庭關系的組建。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為家長,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有序的家庭關系,在孩子面前樹立積極的情感形象。例如,父母需要減少沖突,即使發生沖突,他們也應避免在兒童面前打架。你應該盡量保持夫妻之間的友好關系,使孩子從小就會有一種對愛的渴望。家庭關系越是和諧,孩子便會就越有決心,越活躍,更喜歡探索世界。
2.2 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方式。科學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個性化教育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一是家長要不斷與時俱進,轉變對智育重要性的觀念,摒棄德育,時刻吸收新的思想觀念。家長應鼓勵子女參與社會輔導,著重培養杰出的人格特質和人際協調能力。其次,家長要注意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果個別的教學方法不合適,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或者是不理想的。最后,父母應重視對個體的正面評價與鼓勵。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無論多大年齡的個體都希望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同、尊重與信任。父母適時表揚和鼓勵個體在適當的時候充分發揮孩子的興趣和動機,提高他們的潛力。
2.3 家長應充分學習先進教育技巧。家庭教育并非是虛無的理論,其是一種以實踐為技巧為核心的教育體系。在我國歷史上所有的大家族中,每個家族都有嚴格的家規,家中的孩子必須無條件遵守。在現代社會,個體家庭成為主導。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關注家庭的教育技能,而不是繼續對孩子使用傳統的養育方法。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探索可能的教育理念,以科學的家庭教育政策來保證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2.4 提高家長素養,形成良好家風。父母是家庭生活的組織者,擁有權威,他們的言行強烈地影響著孩子性格和道德的發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審美態度會對子女的氣質與智力發展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加強學習,樹立遠大目標,誠實守信,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勇于面對變化,開拓教育觀念,為教育而奮斗。這是原則性和學術性的。新時代的技術,正在逐步完善自己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觀。為孩子樹立榜樣,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同時,通過家庭教育,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開闊眼界,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關注他人,逐步向他人學習,禮貌和尊重,允許人們贊美真、善和美。另一方面,父母要具有耐心和反思的心理性格,表現出主動性,關心孩子的發展,了解他的愛好和興趣,平等對待孩子,讓他得到發展。新時代,家庭教育不再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目標,而是以弘揚道德教育和人生價值觀為主。以及教育和培訓相結合。在家庭教育中,家庭風格對家庭的影響被分解為優勢和劣勢,以確定它是否有助于或抑制個體家庭和群體成員的發展,同時,家庭傳統嚴格規范著人類的發展??鬃友裕骸翱思簭投Y為仁”,要求自己“待人以寬,責已以嚴”。我們熟知的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都體現了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先輩對后代的希望和策鞭。根據社會發展的復雜需要,改變家庭傳統的傳播方式。家長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跟上時代的潮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與時俱進[2]。
但是,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家庭和學校都必須承認這一點,尤其是家庭教育,是學生與社會互動和了解社會的起點。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方法上要多加注意。在教育上,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注重學生個人技能的發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為孩子創造有利于身心發展的良好家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