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玲 馬 鑫
(甘肅省和政縣甘溝門學校 甘肅 和政 731200)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目前教學的主要任務,所以在課堂教學當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去進行閱讀教學,并且結合課堂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延伸性閱讀,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和閱讀能力的不同,讓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課外延伸閱讀,讓他們通過有趣的課外閱讀來了解外面的世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不過目前有很多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延伸性閱讀的過程當中,并沒有結合課堂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進行相應的閱讀文本的選擇,導致有些閱讀文本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進而使得有些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興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1]。所以老師一定要注重延伸性閱讀的方式方法,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延伸性閱讀,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文閱讀教學順利開展。下面就小學桿高段延伸性閱讀指導方法進行簡單闡述,以期對其他教師起到相應的參考價值。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延伸性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課堂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也就是說老師在課堂內容教授完之后,可以就課堂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讓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來加深課堂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的課堂知識[2]。比如小學高段語文《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它主要是通過小雨來的故事來體現出小雨來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心,讓學生對英雄建立一定的概念,幫助學生在心中樹立英雄的形象,從而引導學生學習英雄的精神。當然在課堂內容結束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平時看的電影或者看的書本里還有哪些抗戰英雄,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最后可以趁此話題來引導學生閱讀《雞毛信》,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將兩篇文章進行關聯,并且在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利用早會時間讓學生進行分享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消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可能會由于某一個片段或者某一個知識點勾起學生的興趣,這就足以讓學生以積極的狀態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興趣點,然后根據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興趣點引導學生進行延伸性課外閱讀[3]。比如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當老師講到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時候,學生就特別感興趣。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順著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去閱讀《地球的一天》這篇文章。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完課外延伸性閱讀之后,將文本的內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可以利用三維立體模型、PPT、圖片等形式進行展示,然后讓他們進行互動交流,也可以鼓勵學生上臺分享自己對宇宙和地球的認知,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有的學生還想對地球和宇宙進行更深的探索,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去搜尋一些關于宇宙和地球方面的資料,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自然知識,而且還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材上面的所有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它自己的教育價值。并且教材都是按照一個單元一個主題進行分類編制。比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體現主題就是父母之愛,其中《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等都是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主要是讓學生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常懷感恩之心,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這對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所以老師在教授學生這一單元課文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其他的關于父母與孩子方面的文章,比如《母親的存折》、《關于地震》等文章,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充分體會到父愛母愛的偉大,從而意識到父母的不容易,珍惜父母對自己的愛,促進學生心理向成熟方向發展。當然課后老師也可以布置一些有關于我的父親和母親這方面的文章,促進學生將真實感情流露于作文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當中,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延展性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魅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增長見識、豐富知識,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延伸性閱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的讓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延伸性閱讀,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