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亞楠
(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近年來,在高新科技的推動下電力體制不斷改革,電力企業經營環境變得復雜,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及內審人員所面臨的考驗及挑戰也越來越大。為了在內部審計部門自身得到發展的基礎上提高電力企業的生存能力,不但要對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進行完善,還要重視對內審人員的培訓,充分發揮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的一種能夠提高審計效率新的審計方法,該方法以內部審計的基本理念和戰略管理為基礎,采用上下結合的審計思路,其目標是最大程度上降低組織的信息風險,在進行內部審計的全過程中要求審計人員時時關注電力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從而起到風險防范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也就需要企業的內審部門對工程項目進度與效果進行事中審計,進而在其工程項目結束后全面檢查其各方面的執行情況,并對其存在的風險點進行風險評估及判斷,確保其結果的可靠性,然后分析計劃與實際的完成情況是否有不足之處,若有不足,便可針對此問題進一步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和建議,為企業增加價值。電力企業的風險導向審計主要有公允性、貫穿性和廣泛性三個特征,三個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財務報表的公允性能夠有效地將企業審計風險降到可控制的范圍和水平。風險導向的財務審計范圍不僅包含了企業的內部財務審計,同時涵蓋了實際性的業務審計、程序性審計和財務余額審計測試,涉及的范圍十分的廣泛。這種新型方法始終以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為基礎,透過對風險的嚴重程度進行預判,將其進行量化,并以此來確定審計范圍與重點合理化地調配相應資源,最終確保審查的真實性。內部審計的核心任務就是透過發現并全面消除組織的財務報表中所隱藏或已顯現的重大錯報[1]。
過去的審計工作中,電力企業采取過賬項審計和內控審計模式,這兩種審計模式在以往的審計工作中有很多貢獻。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的審計模式因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能有效發揮其審計作用。有風險才會有控制,而控制風險必須以分析風險為基礎,為彌補這個缺陷,引入了風險導向審計模式。
在電力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中引入風險導向審計理論,這符合電力企業內控機制的發展要求,同時還可以幫助審計人員確定企業潛在的風險點,并對控制手段進行重要性排序,從而更好地控制風險。此外,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風險分析在審計的各個環節,可以幫助糾正風險管理機制中部分不合理、不科學的操作。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初期主要以查錯糾弊為審計目標,內審人員對照規章制度,通過翻閱賬簿進行詳細的審查。加之企業財務會計行為、管理行為正在進一步規范化,領導層和決策層對審計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審計技術和審計方法比較落后,已然不適應企業的發展,再加上內審人員風險意識不強,在具體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根據潛在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和預測,對確定審計重點心中無數,控制風險沒有有效的辦法,導致沒有有效的手段來控制風險的發生。
電力企業不僅資產規模相當龐大,服務范圍也很廣泛。電力企業正在深化改革,投資和采購的金額也非常大,因此企業面臨的風險也較大,一旦發生問題,后果也較為嚴重。因此,對于電力企業這種特殊行業的企業來說,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審計模式與之相匹配。
在審計工作開始前,要求內審人員首先制訂審計計劃,根據內審人員以往的經驗確定企業可能產生風險的事項。電力企業對風險的分析開始逐步關注和重視公司面臨的內外部風險,不再局限于財務報表上。這樣,電力企業就能夠做到把審計的時間向前推移,充分地體現了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風險防范性。電力企業可以在我國現行的內部審計準則指引下,針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制定具有電力行業特點的內部管理機制。
電力企業還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內部管理機制,找出適合本企業的方法,經過進一步整理后內化為適合本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如此一來,不僅利于電力企業的發展,還可以加快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國際化進程。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有風險管理理論為其提供基礎理論,有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還有相關內部管理機制為其創造的良好的平臺。同時,在電網企業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既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企業的風險,還能提升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參與度,同時,也大大加強了電力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2]。
通過查閱文獻發現電力企業雖然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畢竟對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應用還不是很成熟,企業在應用的過程中必須總結歷史教訓,加強完善風險導向審計下的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風險應對措施及預警機制,加強內審人員關于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專業培訓,使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同新的內部審計相匹配。電力企業只有發現問題,制訂針對性方案,才能更好地促進風險導向內部管理機制在電力企業的發展。
從內審人員隊伍的現狀來看,內審人員結構不合理,了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復合型人才稀少。公司對內審人員的構成沒有學歷、專業方面的明確要求,也沒有引進既熟悉企業生產經營,又熟悉財會審計業務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對審計人員的培訓也比較滯后。由于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也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整體隊伍不適應新型審計工作的需要,不能從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識別和判斷風險,對風險管理的研究還是停留在單純的審計工作業務上,直接影響了審計效果,使審計工作服務企業發展的宗旨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因此,要引進一批具有熟悉風險導向審計的內審人員,要拓寬渠道,選拔出更多優秀的專業內審人員,把風險降至最低。
電力企業中有時會存在部分剩余風險,此時,風險導向審計下的內審人員應制訂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計劃來管理這些剩余風險,同時還要制訂各種及時有效的處置措施。除此之外,風險導向審計下的內審人員還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電力企業內部應急管理體制,進一步提高電力系統對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制訂并優化各種應急預案,做到合理組織施救,準確及時統計損失數據。
內部審計多年以來一直擅長發現問題。當傳統的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時,便會把檢查出的問題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呈報給相關的管理部門,隨之審計工作也就結束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內部審計業務領域亦會不斷擴展,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則是更加關注一切與企業未來發展有關的顯現的和潛在的問題。當實施審計程序時,審計人員應當針對這些問題投入較多的審計資源,并且在以評價和證實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提出恰當的結論及審計建議,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參與的形式,要求被審計人員參與其實施,是指在審計的全程中讓審計人員和被審計人員一起參與內部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和被審計人員也不再是以往那種審計與被審計的關系,而是共同分析及解決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激發被審計人員的積極性,營造和諧氛圍,使其積極主動配合及支持審計人員的工作,并且相互理解及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審計工作。為進一步達到全面監管的目的,需要改進審計策略。首先要保證審計策略的穩定性,不能隨意更改,因為決策一旦有所改動就會影響整個風險審計的進展,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其次要規范,必須用統一的審計策略對風險進行預測。
本文對風險導向審計下的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及內審人員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要同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內審人員的管理手段相吻合,這種審計方法的目的是把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戰略和內審人員兩個層面相結合作為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有機體,這樣不但可以節約風險導向審計的時間,幫助企業實現增加組織價值的目的,同時也發揮了內部審計的監督和管理作用。電力企業想要實現長久穩定發展,必須認識到風險是無處不在的,為了做好風險導向審計工作,我們對風險導向審計下的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及內審人員進行了探討,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建立使電力企業達到了全面監管的目的,從而保證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順利進行。審計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內部審計準則,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工作中秉持公平、公正、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