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瑞
(山西藥科職業學院,太原 030000)
隨著人們購買需求的提升,物流市場得以迅速擴大,物流企業也隨之激增,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為了追求更高的物流效率,物流企業逐漸開始引入更加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物流市場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為物流行業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物流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通過利用電子商務模式,物流管理的便捷性得以提升,管理質量也得以提高,使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三種要素即物、資金和信息實現了融合統一。對物流管理全過程進行協調,確保了三者的高度一致性,進而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是極為有效的管理手段。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企業物流管理模式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變。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管理呈現出與以往區別更大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自主的購買渠道,改變了人們的資金支付方式,而且也促使物流運營模式發生了改變,從物流信息的傳遞到物流管理體系的構建都逐漸融入了信息化技術。物流管理人員能夠更加便利地對物流工作進行合理安排,精準判斷貨物送達時效,解答客戶的多種問題??蛻裟軌蚣皶r了解物品的運輸情況,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物流企業的管理效率、客戶滿意度、物流服務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具有網絡化的特征。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工作依托于網絡開展,這一過程中對網絡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構建網絡化的信息交互系統,物流信息才得以有效傳輸。并且網絡化的物流管理能夠及時收集整合物流信息,基于對物流信息的智能化分析還能更進一步合理改善物流過程,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的準確性和自動化水平。除了能夠保障物流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物流管理網絡化還能夠與生產環節、運輸環節等建立聯系,為物流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從而可以切實提高物流管理的整體效率。
三是具有柔性化的特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中與客戶的交流溝通更加密切,更加重視客戶的各種需求,在執行物流管理工作時也會將客戶的體驗放在首位,是一種更加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同時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物流運輸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整,可以針對性地規避各種風險因素,滿足物流企業和客戶的多種需求。
物流企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因此多數物流企業屬于民營企業,管理層知識水平與能力不夠高,對新型技術的理解和認識都不夠充分,因此在建設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時就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由于常將物流視為快遞服務的延伸,因此在管理時也會效仿快遞的管理方式,這就導致物流管理的重點被側重在快遞和倉儲兩個基礎層面,缺少對整個物流過程的關注,進而導致物流管理存在片面性,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雖然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但由于管理理念不先進,導致這種管理模式的改變只停留在初級階段,既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又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進程。
現代化物流工作中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利用智能化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尤其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中,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已經運用了完全自動化的物流分配技術。但對于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來說,他們所使用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與先進技術設備之間還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進而其工作效率也相對較低?;A設施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物流管理工作各個環節的相互配合,而電子商務環境下對物流管理工作效率的要求較高,否則就不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因此當物流基礎設施無法滿足各個工作環節的要求時就會直接影響物流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不利于電子商務運營方式的實踐。
物流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這主要得益于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購物創造了更加寬闊的平臺,便利技術的支持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購買到各個地方的物品,甚至可以實現跨國購物。但急速發展的物流市場卻缺乏足夠技術人才的支撐,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以往物流管理中的工作人員還依舊沿用傳統管理手段,已不符合當前物流企業的發展需要,并且對物流企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約。另外,在物流管理人才不足的情況下,物流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也只會流于形式,停留在規劃層面而得不到落實。
物流管理的整個運營體系在多種技術的支持下其實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受傳統物流體系的影響較深,在技術融合的條件下物流體系的結構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而這就導致其體系不適用于當前發展背景。在電子商務背景下,新興的運營形式對傳統物流體系產生了嚴重的沖擊。目前我國的物流體系建設其實還缺少完善的管理標準,不同的物流企業、不同的物流服務有不同的工作標準,致使物流管理中的兼容性被降低,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進而對物流企業的發展也造成了限制。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物流管理模式進行改變首先應從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著手,對物流企業的管理機制進行優化,為物流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提供堅實的基礎。物流企業的管理層應充分認識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積極作用,認清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對物流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同時為了做出更恰當的管理決策,管理層還需積極提升自身的現代物流技術能力,掌握網絡信息知識、倉儲管理知識以及電子商務知識等,把握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此外,應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制度,對不同工作環節分別設置不同的管理標準,落實管理責任,明確各部門的工作任務,做好對員工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培訓,從而全方位確保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新模式得以順利實施。
電子商務環境下對物流管理模式的效率要求更高,因此,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中物流企業應積極引入現代化技術設備,提升物流基礎設施的總體技術含量,從而迅速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為客戶提供及時高效的物流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業的競爭力,適應新時代對物流企業的發展要求。在物流管理中可以引入智能機器人,依托信息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實現貨物分配歸類的完全自動化;引入先進的衛星定位技術對物流運輸過程實現實時監測,及時向管理者和客戶反饋信息,方便下一步決策的制定;引入電子識別技術實現對貨物的快速掃描識別,有效控制貨物質量。以多種現代化技術為支撐,可以全方位實現物流管理的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有利于促進物流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
物流企業應認識到管理人員能力水平對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影響作用,重視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物流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一方面,在物流管理人員招聘階段應提高對聘用人員專業性的重視,盡可能聘用具有豐富管理經驗以及專業教育背景的人員,同時還要增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審核權重,確保管理人員能夠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操作技能,保證物流管理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在職的參與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組織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為其灌輸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識,培養其專業技能,從而在根本上提升物流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現階段我國的物流企業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型物流企業的數量較少。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其組織結構具有更高的靈活性,獲取信息的路徑也比較短,但是其業務范圍相對較小,綜合實力與大型企業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電子商務快速擴張的發展背景下,中小型物流企業若想完善企業物流管理,必須對物流管理組織結構進行優化調整,結合地區產業實際、客戶需求實際以及企業擴展規模實際構建一體化管理結構,重視物流工作效率、服務質量等層面的建設。對各個物流管理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管,合理應用智能化技術,在提高物流管理技術水平的同時還需做好對不同管理內容的監督,真正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推動物流企業的智能化建設與發展。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條件下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傳統物流管理模式受到較大的沖擊,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也必須做出改變,物流企業要積極打造信息化、網絡化、柔性化的物流管理新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但受到物流管理中現存問題的影響,其管理模式轉變面臨諸多阻礙,對此,物流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機制的建設,更新管理層的管理理念,積極引入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設備,從根本上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加強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確保物流管理工作的質量,積極轉變物流管理組織結構,為物流管理模式的改變創造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