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莎 湖北省紅安縣列寧小學
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高效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往往經常處于工作競爭激烈和身體超負荷運轉的狀態。且隨著城市化建設腳步的加速阻礙了人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的機會。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的閑暇時間增加了,在休息時間,人們更傾向于走進有山有水的自然環境中,放松身心,擺脫工作上了壓力。長時間久坐和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慢性疾病增多,也讓他們的休閑健身意識也在增強。因此,戶外運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流趨勢。戶外運動起源于英國,后來在美國、日本、新西蘭等國家開始普及。現如今,戶外運動在西國家的發展已經有百年歷史,并成為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深入滲透到西方國家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戶外運動在二十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在我國,戶外運動首先是在上海、北京等發達的一線城市興起,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許多三四線城市、地區的戶外運動也逐漸開始興起。目前,我國戶外運動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因此總結發達國家戶外運動的發展經驗,對我國戶外運動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戶外運動是英國最被喜歡的休閑方式,英國也是戶外運動的發源之地,英國人高度參與戶外運動。據英國《自然》雜志統計結果顯示,2012年到2013年期間,大多數英國人都會到自然環境中進行戶外運動,其中55%的英國人每周參加一次戶外運動,75%的英國人每月參加一次,91%的英國人每年參加一次。根據英國自然署2013年至2014年的報告統計,參加戶外運動的各個年齡段的人數普遍在增加。英國戶外運動開展也促進了國家旅游經濟的發展。根據體育與休閑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3年,英國人的戶外旅游消費總額達到210億英鎊。英國自行車產業每年創造15億英鎊,自行車運動的蓬勃發展使英國經濟年總收入達到30億英鎊。從2005年6月到2010年11月,英國人對馬術興趣持續增加,參與騎馬課程、騎馬比賽和騎馬狩獵的人數也快速增加,每年馬術行業的總產值高達38億英鎊。根據水上運動參與調查數據顯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淡水捕魚總支出為11.8億英鎊,僅徒步旅行就可以提供24.5萬個全職工作機會。
美國屬于戶外運動領域的超級大國,它擁有龐大的戶外運動人口,戶外運動欣欣向榮,在美國的戶外產業鏈也相對完善。2015年,美國戶外產業基金會公布了2014年的戶外運動數據,2014年,美國約有1.41億人參加了戶外運動,平均每個參與者參加了83.4次。2014年,據統計,美國戶外運動零售和服務業產值為6.46萬億美元,政府稅收高達800億美元,可提供61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人民在戶外運動上的消費占個人總消費的8%,由此看來,戶外運動產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國民消費的經濟增長。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1.424億6歲及以上的人參加戶外運動,占該年齡組總人口的48.4%。總參與次數為47億,平均每人96.5次,相比2014年參與人數及次數都大幅度上升,可見戶外運動在美國發展之迅速。
我國戶外運動的發展經歷了探索階段(20世紀50-90年代)、興起階段(20世紀90年代-2003年)、規范化發展階段(自2004年起)三個階段。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發展迅速,2000年產值僅6000萬元,2002年產值3億元,2005年產值增長到近10億元,自1989年成立第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以來,經過10年的發展,其數量每年翻一番,2006年就達到600多家。據網易財經報道,2014年,我國約有1.3億人開展了徒步、休閑等戶外運動,占總人口的9.5%,有6000萬人從事登山、攀巖、徒步等戶外運動,占總人口的 4.38%。但總體來看,戶外運動在我國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戶外運動概念界定不統一,公眾的理解模糊;(2)目前我國參加戶外運動的人群比例很小,在北京、廣州、深圳、成都、上海等地有良好戶外運動基礎的城市不超過1%,戶外運動參與者人數較少且呈現出高學歷、年輕化特點;(3)在我國“短、快、疏”時間特征顯著,戶外運動的活動范圍是有限的,北京市的調查顯示:85.6%和41.8%的參與者選擇在郊區和鄰近地區開展戶外運動,戶外運動的參與頻率較低;49.5%的戶外運動參與者每一到二個月參加一次;就時間而言,85.9%的人平均花1~2d參加戶外運動,主要在周末(80.2%)和“黃金周”(50.5%),主要從事短期活動,如登山(91.3%)、穿越(59.4%)和滑雪(40.9%)是參與者選擇最多的項目。(4)管理主體空虛,職能未充分發揮,管理范圍難以落實到戶外運動俱樂部層面,戶外運動市場體系混亂;(5)人才培養不夠體系化,專業建設幾乎空白,我國大部分戶外運動實踐者都是由體育行政部門或俱樂部以非常規方式(如短期培訓等)進行培訓的,由于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專業技術人員存在較大缺口,這勢必影響我國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
各國戶外運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共性,從英美兩國戶外運動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國外發達國家的戶外運動正在蓬勃發展,盡管存在經濟、制度和文化差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戶外休閑最終將成為世界性生活方式的主流。我國戶外運動的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因此借鑒英美兩國的成功經驗,將有助于我國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戶外運動發展規劃,從而促進我國戶外運動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豐富的自然資源為英國戶外運動提供了高質量的先決條件。此外,在英國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個人構成了一個非常完善戶外活動服務體系,政府制定的法律規定了國家的運作模式,其法律適用于生活的大部分方面,政府還與一些立法機構、半官方組織和部門合作,提供戶外休閑服務。從英國戶外運動開展經驗可以看出,戶外運動除了為英國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還給人們帶來了健康,提升了國民的幸福指數,戶外運動在英國已經成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應從戰略高度認識戶外休閑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為戶外休閑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土地、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稅務、金融和金融;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優化空間布局,積極經營和創造戶外休閑空間,使之成為新時代的支柱產業;合理運用市場機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市場。中國大多數人對戶外休閑的認識并不深刻,政府部門還應提高居民福利,高度重視充分發揮戶外休閑產業的作用,使戶外休閑成為國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也是促進英美兩國戶外運動蓬勃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80年代,英國在當地教育機構建立了大量的戶外教育中心。2005年,英國還發布了“戶外教育宣言”,以進一步改善英國學校的戶外教育。美國戶外領導力學習、現場教育協會和體驗教育協會都是美國著名的戶外教育和培訓機構。戶外運動教育也在各類學校廣泛開展?;谟⒚澜涷灒覈鴳敉膺\動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首先,為了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選擇一些基礎良好、資源豐富的學校開展戶外運動,開設專業,開展戶外體育學術教育;其次,借鑒英國戶外教育中心的模式,引進社會資源,通過申請和篩選,在全國批量設立多個戶外運動訓練中心,通過政府采購培養戶外運動人才;再次,加強體育與教育部門的合作,在中小學教育中增設戶外運動課程,激發學生對戶外運動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戶外知識儲備。
隨著戶外運動的快速發展,人們也會提高對戶外消費需求。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戶外運動產品的供應高度重視產品創新,整合區域優勢,規劃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從自然資源角度看,各地應因地制宜,對開發戶外體育資源的可行性進行初步評估,為開發資源的規模和等級提供科學依據,并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避免盲目發展。從項目資源來看,各地一方面可以引進適合當地條件的國外流行的戶外運動,如熱氣球、滑翔傘、洞穴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聚集分散的民族傳統體育,進行篩選、改造、包裝、重組,開發成群眾喜愛的民族性戶外運動項目,例如騎射、摔跤、龍舟賽、舞獅舞龍、竹竿舞等。
過去受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制約,與英美相比,我國公眾參與戶外運動的意識較弱,參與戶外運動的人數較少。然而,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從文化宣傳入手,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通過主流媒體的大力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戶外運動的內涵和作用,在社會上使戶外運動成為當前的輿論潮流,逐步使公眾理性參與形成習慣,促進戶外運動的廣泛發展,培育戶外運動文化,為戶外運動注入持久活力。
戶外運動對國家經濟貢獻率較高,帶動國家經濟發展。英、美兩國作為世界戶外運動發展的超級大國,戶外運動有近百年的歷史,戶外運動已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而我國戶外運動的發展現狀出現參與人群比例很小、活動范圍受限、管理主體虛設、嚴重匱乏專業人才等問題。學英美兩國戶外運動的先進經驗對我國經驗啟示是:積極發揮政府職能,高度重視和大力提倡戶外運動發展;加強對戶外運動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大力開發和創新戶外運動產品;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國民戶外運動參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