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四川成都 610000)
21世紀我國學校教育正由“量”向“質”的發展時代轉變,實現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校變革[1]。中等職業衛生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是護理、康復、藥劑等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它是以傳授體育健康知識、技能、方法為主要內容,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標的綜合性課程,是學校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建設健康中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0年版)》(以下簡稱《中職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學科健身育人的功能,在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同時,讓學生具備身心健康和職業生涯發展必備的學科核心素養[2]。學校體育教育是落實《中職課程標準》相關精神、踐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該文以成都鐵路衛生學校“陽光籃球 三維一體”運行機制的設計為切入點,通過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外競賽活動的開展、運動隊的建設、宣傳體系的引領等方面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立德樹人的目標。
體育學科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具有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在強調健身育人的同時,更加注重情品同育,能習相隨,知行合一[3]。即借助學習體育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再通過課余體育鍛煉、競技比賽、課外訓練等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將體育學科知識與技能、思想與觀念、文化與修養轉化為學生的生活經驗,最終形成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和品德操行,最后將這些品質融入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服務其生活。
為實現此健身價值,成都鐵路衛生學校經過前期的調研與實踐,凝練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陽光籃球 三維一體”運行機制設計(下文簡稱運行機制)。該運行機制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緊密結合學校辦學特色,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將“育其知”“育其能”“育其行”與“育其心”融為一體,在厘清該校體育教學體系、教育資源、學校團委、學生會管理組織的基礎上,從課程設置內容、學生體育社團組織、體育競賽體系、學生群體活動、校園全民健身等方面,構建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協同體系。
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體育教學,強調在“實戰運用”過程中達到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以實現育人目的[4]。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教學在“情境化”環境中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以致用,再運用結構化的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設置復雜的實戰情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尤其是對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的培養最為有利[5]。
擴展教學空間,倡導多樣化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師教、學生練的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化”教學環境,樹立“以用為本”的學習目標。在復雜的情境或實戰中,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主動探究和自覺接受的效果[6]。為此,該校結合黨的十八大“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系列要求,積極推動素質育人,設計了“陽光籃球 三維一體”的運行機制,力求構建復雜、變化、真實的情景化教學環境,意圖在這樣全方位的綜合體育實踐中提高學生技戰術運用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練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能力和優良品格,進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其主要運行機制歸納為:一個核心、兩條主線、三個注重。
一個核心,即以“陽光籃球、三維一體”的運行機制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認知活動為主線,以培養具有健康體魄、健康行為、健康品德的學科核心素養學生為核心。并且圍繞這一核心思想開展體育教育和學校育人工作。作為中職衛生學校,該校堅持推進“博學、篤行、仁愛、惠眾”的職業特色育人模式,弘揚“全民、健身、陽光”的體育文化,強調學生身心全面協調發展,注重學生健康體魄、健康行為、健康品德3個維度的學科素養滲透,讓學生在學科學習與實踐中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具備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這是學校實現學科育人價值的目標和方向,也符合新時期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要求[7]。
兩條主線,即持續以課堂為主線,以豐富課外群體活動為補充,合力開展實踐內容。一是修訂籃球課程實踐體系,構建“必修+必練”體系,每學期設定籃球必修課時共12學時,組織班級、校級籃球隊運動員必練籃球項目,充分推動籃球項目發展;升級籃球授課、競訓計劃安排,將身體素質練習、籃球基礎技戰術等融入課內與課外訓練中,確保學生體魄健康的同時,提升技戰術意識。二是針對課外實踐以引導培育為主,依托“陽光杯”籃球賽為主線、趣味籃球賽為補充,不斷豐富群體活動內容,以學生年級、校級籃球運動隊、籃球社團為載體廣泛吸納學生參與實踐[8]。
三個注重,即注重規劃與設計、注重指導與實施、注重引領與發展。一是從頂層設計該校籃球項目運行機制和實踐模式,突出“陽光籃球 健康第一”的理念,實現學校教學安排、競訓計劃、群體活動高效整合,將學生體魄健康、運動技能、健康品德培育進行有機融合。二是加強“陽光系列籃球競賽”體系編制,上半年展開陽光班級籃球活動、社團杯籃球賽,下半年進行校級層面籃球選拔賽、全校“陽光杯”籃球賽,同時加強籃球教師和籃球教練對學生班隊、校隊運動員課內、課外的訓練指導和技戰術技能教授。三是通過打造優質的“陽光杯”籃球賽引領籃球發展,通過評選籃球競賽MVP(最有價值球員)、優秀裁判員、體育道德風尚個人和集體等手段樹立優秀典范激發學生活力,以現金形式直接表彰校內“陽光杯”前三甲團隊,有效推動籃球項目在該校實效發展[9]。四是疏通校內外籃球運動競技交流渠道,力爭為學校籃球隊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營造更為復雜的實踐學習情境。
“陽光籃球 三維一體”運行機制的實施通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達到學習的目的,從而提升能力,獲取品德促進學科素養的養成,最后有效推動學校新時期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和學科育人工作的開展。所以,學生活動體系及活動平臺建設工作是活動運行機制設計的重點,也是提升校園體育活力的落腳點,更是構建校園陽光體育氛圍的實效點。搭建活動實踐平臺,形成“校級—社團—班級”三級內容。第一級,校級層面傳承經典,突出競賽對抗;第二級,社團層面積極響應,號召全民參與,活動平臺以“興趣培養”“運動體驗”為導向,緊抓“健康陽光”組織實施具體內容;第三級,班級層面倡導參與,促進習慣養成。三級聯動,不斷促進學生廣泛參與、健康成長。
3.2.1 創新宣傳
宣傳與實踐同樣重要,陽光體育精神需要實踐領悟,也需要感召引領。重視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開通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宣傳工作。線上通過學校主頁、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推送有效信息,線下通過海報噴繪、宣傳展板、校內宣傳電子屏等做好實體宣傳[10]。
3.2.2 品牌建設
品牌建設工作,不僅包含競賽、活動本身,也包括實踐參與過程中的優秀個人、團隊。一方面,優質競賽的引領、活力激發,促使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更多的人愿意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努力培育、發掘一批陽光籃球運動個人、團體的典范和活力代表,樹立標桿意識。此外,進一步完善學生組織體系構建,打造一支體育類專業服務型學生組織,邀請體育相關教師對組織成員進行賽事活動系統性培養,以提高體育活動的專業性和規范性,為“陽光籃球 三位一體”運行機制提供良好后勤保障服務,推動品牌建設的同時加強體育力量聯動效益。
將“陽光籃球 三維一體”的教育理念注入課堂內外,不僅重視學生籃球技戰術能力的提高,還注重學生體育學科3個維度核心素養的培養。構建“必修+必練”的實踐體系,推動籃球運動全校性普及,成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重要手段之一,掌握1~2項運動技能的手段,培養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方法;搭建“班—社—校”梯度化籃球競賽體系,實現各班級、年級競賽覆蓋,有效促進學習整體籃球運動技能水平提升;線上線下同步宣傳,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品牌建設,校園籃球氛圍更加濃郁,為學生養成良好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