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山,劉曉娜
(山東省濟南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濟南 250099)
臨床上支原體肺炎主要表現為嚴重的氣喘癥狀,因此該類疾病被稱為豬氣喘病。豬支原體肺炎會引發不同年齡的豬出現不同的臨床特征,造成的死亡率也存在一定差異性,年齡越小的豬感染病原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越嚴重。肺炎支原體會長時間存在于豬群的體內,會使得豬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的影響,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嚴重不足,同時還會對呼吸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不但對豬群的本身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還會直接降低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給生豬養殖業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更不利于生豬養殖行業的穩定發展。
肺炎支原體是目前已知最微小的生物,該種微生物不具備細胞壁,但是能夠自我復制。病原的形態十分豐富,包括了球狀、桿狀和球桿狀,同時支原體的大小不同,不能夠被很好的染色。另外支原體在自然條件上的抵抗能力較差,室內溫度達到36℃,短時間內就會失活。通常情況下,支原體主要會附著在豬的上呼吸系統黏膜和支氣管當中,通過咳嗽打噴嚏將病原排出體外,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蚊蟲叮咬,實現病原的傳播[1]。肺炎支原體只會在豬群之間傳播蔓延,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征,并且患病豬感染該種疾病之后會表現出較強的發病過程。年齡較小的豬由于機體的抗病能力不足,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免疫系統,對支原體的易感性較強,一旦受到該種疾病侵染,短時間內就會造成大量死亡。妊娠階段的母豬受到病源侵染之后,很容易通過胎盤傳播給仔豬,造成仔豬出生之后天然攜帶有該種疾病,或者在哺乳過程中通過乳汁進行病原傳播,對年齡較小的豬造成的危害巨大。不合理的引種行為是造成肺炎支原體在養殖場中傳播流行的一個主要原因。養殖環境不達標,養殖管理不當也可能會暴發流行支原體。飼料營養價值較差,豬群面臨較大的營養不良,身體抵抗能力不足,外界溫度濕度發生變化,都會造成該種疾病的暴發流行。
根據養殖場以前是否發生過這種疾病,以及豬群的年齡大小,主要將豬支原體肺炎劃分為急性型、慢性型、隱性型和繼發感染性癥狀。急性型發病癥狀主要出現在發病初期,大多數患病豬發病前期的癥狀不是很明顯,發病之后表現為精神狀態逐漸變差,常常臥地不愿意起來,呼吸頻率加快,并伴隨嚴重的咳嗽癥狀。癥狀嚴重之后,很多患病豬常常用腹式呼吸,患病過程較長,有時長達兩周,病情嚴重時會窒息死亡。慢性型主要發生在曾經發生過該類疾病的養殖場,或者年齡較大的豬群,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并出現漸行性的呼吸障礙,身體溫度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變化,采食欲望時好時壞,發病過程長達2~3 個月。某些成年階段的豬群感染肺炎支原體之后,大多會表現出隱性發病癥狀,不會表現出特征性的臨床癥狀,但是體內臟器官會出現壞死病灶。部分患病豬會出現輕微的咳嗽癥狀,一旦養殖管理不當或者受到應激因素刺激,會使得整個豬群的病情加重,由隱性型轉變成急性型,死亡率進一步升高[2]。肺炎支原體侵染豬群之后會造成身體抵抗能力顯著下降,很容易給多種病原侵染提供條件。當受到病毒或細菌侵染,造成混合感染之后,患病豬的體溫會顯著升高到42℃,經常表現為呼吸不順暢,并且發病過程逐漸縮短,采食量逐漸下降,在體表皮膚會出現發紺現象,病情加重之后會出現劇烈的咳嗽,頭部不斷的搖動,想要將呼吸道的內容物甩出,極易造成死亡或者導致生長停止,淘汰率升高。
結合臨床表現,嚴格的病理解剖,能夠為該種疾病的確診提供詳實的支撐。支原體肺炎主要會造成病死豬的肺臟和肺門淋巴結兩側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現象,病變組織大多呈現半透明狀,顏色呈現灰暗色或者灰紅色,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比較明顯。病變壞死病灶組織顏色暗沉,內部蓄積有大量黏稠的液體,肺門顯著腫大,葉色呈現暗灰色濕潤,將其切開之后能夠看到切面外翻。繼發感染其他傳染性疾病之后,心臟、肺臟等臟器組織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充血和肝臟病變。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采集患病豬的新鮮血液,進行全血凝集試驗,來確定是否感染了支原體。通過進一步的病理診斷,還能夠發現氣管支氣管黏膜都存在嚴重的充血現象,肺部高度水腫,肺門淋巴結顯著腫大,顏色呈現灰白色,切面流出大量的汁液[3]。脾臟和胃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腫脹和卡他性炎癥病變。經過嚴格的實驗室診斷,并非為流行性感冒,而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的傳染性疾病。
臨床上單一的肺炎支原體引發的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是很容易和多種細菌病毒混合感染,表現出復雜的臨床癥狀,使得養殖場的死亡率和淘汰率進一步升高。所以在對肺炎支原體進行嚴格的臨床診治、病理解剖和實驗室診斷的基礎上,還應該對容易繼發感染的傳染性疾病進行有效的診斷,明確具體的致病原,并結合病原種類不同篩選出敏感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另外養殖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還應該定期采集豬群的新鮮血液進行檢測,逐漸淘汰豬群當中的隱性感染豬。當發生傳染性疾病之后,應該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的封鎖隔離,嚴禁養殖場的人員車輛和豬群隨意流動。在養殖管理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自繁自養的管理原則,不能夠從發生過該類傳染性疾病的地區引進種豬,更不能夠將不同年齡的豬、不同來源的豬混群養殖。最為重要的是應該制定嚴格的衛生清理制度,堅持定期衛生消毒,殺滅病原。最為重要的是應該加強養殖管理,注重做好圈舍蚊蟲、鼠害的消滅工作,控制好豬舍溫度濕度,強化通風換氣,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定期對豬群進行疫苗免疫接種,注重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此外,還應該做到科學搭配飼料,增加飼料當中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添加量。
綜上所述,豬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威脅較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每年因為該類傳染性疾病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 億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該類傳染性疾病屬于一種危害較強的傳染性疾病,不僅會對豬群的健康生長造成巨大影響,而且還會面臨著較大社會壓力。因此,就需要養殖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充分掌握該種疾病的流行特點和簡便的診斷方法。日常養殖管理期間,應該以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降低發病率為目標,運用疫苗注射、藥物防治、提高飼料品質等諸多綜合手段,對疾病進行針對性防控,確保生豬養殖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