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娟,區興文,黃鈺,韋麗寶,李崇斌 *
(1.廣西來賓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來賓 546100;2.廣西合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來賓 546500;3.來賓市興賓區良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廣西來賓 546118;4.廣西來賓市惠牧畜牧獸醫技術服務部廣西來賓 546100)
雞的呼吸系統由上、下呼吸道兩部分組成。鼻腔、咽喉、氣管組成上呼吸道,肺和9 個氣囊相連組成下呼吸道。雞群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表現有如咳嗽、噴嚏、啰音、呼吸困難、喘息、流鼻涕、流淚、眼瞼腫脹等癥狀。主要剖檢病理變化見有咽喉黏膜充血和出血、氣管環出血、肺充血和出血、氣囊混濁、增厚、發炎、內有泡沫樣或干酪樣物。引起家禽呼吸系統疾病的病原多,不同病原對不同組織和臟器的損害水平不一樣,不同的致病病原,其造成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病變也不一樣。現就對不同病原或因素引起雞呼吸系統疾病進行分類辨識診治如下: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臨床癥狀:病雞多咳嗽、甩鼻、張口喘息、呼嚕,發出“咯咯”的呼嚕喘鳴音,個別雞突然出現尖叫或者怪叫等;糞便呈黃色稀便加帶草綠色糞便或帶有草綠的黏液膿狀物質;慢性者有扭頸、歪脖、觀星狀等神經癥狀;嗉囊膨大積液體和氣體,倒提時口流酸臭的暗灰色黏液。剖檢癥狀:喉氣管出血、有黏液,腺胃乳頭尖部出血,十二指腸降段、卵黃蒂下方3~5cm 處以及兩盲腸所夾的回腸下方3~5cm 處淋巴濾泡,呈現棗核樣腫大、出血或壞死,以及盲腸扁桃體腫脹或出血等(尤其以上腸道三點,有棗核樣腫大、出血或壞死等即是新城疫)。防治措施:首次免疫在5~7日齡進行(新支二聯或新城疫Ⅳ系點眼或滴鼻),經過15~18d 后,進行二次免疫(新城疫Ⅳ系點眼或滴鼻,或新城疫Ⅰ系肌注)。發病后對假定健康雞群進行緊急免疫,用新城疫Ⅳ系2~3 倍量飲水或用新城疫Ⅰ系肌肉注射,發病初期或者輕癥,可選用采用:干擾素+清瘟解毒或雙黃連+卡巴匹林鈣+防繼發感染藥物(多西環素、替米考星等)+保肝藥(葡萄糖與VC)。
由禽流感病毒引起。臨床癥狀:雞群呼吸道癥狀表現不一,咳嗽、甩鼻、打噴嚏,多數雞會張口呼吸(而新城疫則多是張口伸頸喘息);少數雞會蹦高而死,肚皮朝上(而新城疫不會);冠髯呈紫黑色,眼瞼腫脹;腳趾鱗片出血;拉黃白色稀糞,并夾雜有翠綠色的糊狀糞便或夾有綠色或黑色老鼠糞樣的,中期出現橙色糞便。剖檢癥狀:支氣管有黃白色栓子(空心);肝臟有出血斑點;腺胃乳頭底部出血;胰腺邊緣出血(或有針尖大的灰白色或半透明膠凍樣壞死灶);盲腸扁桃體呈現出血(而新城疫一般會腫脹);另外小腸有黃豆大小且邊緣整齊的出血斑(俗稱流感斑);腎腫脹出血或花斑腎(新城疫一般不引起腎臟病變)。防治措施:第一次:7~10 日齡注射0.3~0.5mL;第二次35~40日齡注射0.5~0.8mL,用H5+H9+H7,主要保護育成雞免受流感強毒的侵害。第三次80~120 日齡注射0.5~0.8mL 免疫。第四次免疫選擇在產蛋高峰期過后(300 日齡后)。發病后或選用:杜仲提取物+扶正解毒散/左旋咪唑+柏麻口服液/氨茶堿+卡巴匹林鈣+多西環素/替米考星等(防繼發感染藥物),另外嚴重病例,用牛磺酸+葡萄糖+VC 進行保肝處理。
由傳染性支氣管炎引起。臨床癥狀:雞常突然出現呼吸道癥狀,發病急,傳染迅速,2~3d 即可波及全群,病雞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氣管啰音、伸頸張口喘息,極度困難,有的流淚、眼腫等。剖檢癥狀:呼吸道卡他性炎癥,鼻腔、氣管、支氣管和鼻竇中有漿液性、黏性或干酪樣分泌物,氣管下部及支氣管內有淡黃色干酪樣栓塞物,全是實心的,病情嚴重者深入到肺部。防治措施:雛雞在5~7日齡時進行新城疫-支氣管炎二聯疫苗的免疫。發病時用抑制病毒、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中藥制劑拌料配合防繼發感染的西藥制劑,如磷酸替米考星或多西環素+麻杏石甘散或甘草顆粒+杜仲提取物+卡巴匹林鈣,另外,晚上單獨給氨茶堿,擴張支氣管。
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臨床癥狀:最明顯的癥狀是傳播很快,病雞高度呼吸困難,努力向前上方伸頸張口呼吸,發出“吼吼”的怪叫聲,類似青蛙的叫聲,呈痙攣性咳嗽并咳出帶血的黏液或血塊;眼內流淚,眼內積有干酪樣物,眶下竇腫脹。剖檢癥狀:急性喉氣管炎病雞喉頭和氣管黏膜腫脹、充血、出血,嚴重者附著一層黃白色假膜,或糜爛、壞死,氣管內有多量的血樣黏液及血凝塊。慢性喉氣管炎病雞喉頭、氣管內有淡黃色干酪樣滲出物。防治措施:在21~35 日齡期間做好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的免疫接種疫苗;病群采用中西藥結合,早期采用清熱解毒、抑制病毒,化痰止咳,平喘,利咽消腫止痛,緩解癥狀,控制繼發感染,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多西環素/泰萬菌素/泰樂菌素+牛蟾顆粒/麻杏石甘或甘草顆粒等,對于張口呼吸喉頭有干酪樣物阻塞的,用鑷子將喉頭干酪樣物取出,滴入碘甘油2~3 滴/只。
由痘病毒引起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癥狀:黏膜型雞痘在口腔、咽喉、氣管黏膜長出痘斑,造成病雞伸頸張口,呼吸困難,發出類似“吼吼”怪叫聲。剖檢癥狀:黏膜型喉痘病變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氣管黏膜表面有固膜性炎,呈灰白色或黃白色小結節,稍突出于黏膜表面,以后小結節逐漸增大融合,形成一層黃白色干酪樣假膜,覆蓋在黏膜上面。防治措施:在發病季節前刺種雞痘疫苗。發病后采取抑制病毒復制,使用抗菌素控制繼發感染,配合清熱解毒、祛風透疹的中藥制劑,如清瘟敗毒散、金銀花提取物、扶正解毒散等,有較好療效,添加VA 和VD3或魚肝油有利于本病的恢復。對喉型雞痘,可用小鑷子將黏膜上的偽膜剝離取出,用0.1%高錳酸鉀水洗后于病灶處吹上少許喉炎凈散、碘甘油或冰硼散,以減少窒息死亡。
由毒支原體引起。臨床癥狀:雞群主要表現打噴嚏(不是咳嗽)和呼嚕聲,病程持久;病雞甩鼻、嗤嗤音、張口喘息比較多(嚴重時輕微呼嚕,很少出現咳嗽,不影響吃料),瞼部眼下的三角區先鼓起腫脹,嚴重的整個眼的周圍腫脹,呈淺紅色的浮腫,眼睛流淚、帶泡沫的分泌物增多,由黏性逐漸變為膿性分泌物,一側或兩側眶下竇及面部腫脹,竇內產生大量濃稠的干酪樣或黃白色漿液性滲出物。剖檢病變:腹腔內有一定量的泡沫,腸系膜上和氣囊內渾濁或有白色絮狀物質附著;鼻腔、喉、氣管、氣囊及眼部等有卡他性黏液性滲出物,鼻炎和眶下竇炎,鼻腔和眶下竇內有較多的灰白色或紅褐色黏液或黃白色奶油樣或干酪樣滲出物。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提供舍內合適的溫度、濕度及良好的通風至關重要。發病雞群可選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或泰萬菌素+多西環素+氨茶堿+麻杏石甘或牛蟾顆粒等進行治療。
由雞滑液囊支原體引起。臨床癥狀:表現輕度啰音或咳嗽,噴嚏,流鼻涕;生長停滯,消瘦,常腹瀉,同時跗關節腫脹,跛行,癱瘓。剖檢癥狀:溫和性氣管炎和氣囊炎、受侵害關節常見腱鞘炎、滑膜炎和骨關節炎。防治措施:在早期用廣譜抗菌藥(如替米考星、硫氰酸紅霉素粉、泰樂菌素、吉他霉素、氟喹諾酮類藥物、多西環素(中下部感染)、泰妙菌素(上部感染)等)進行預防,起到治療感染雞和防止繼續橫向傳播的作用。
由雞副嗜血桿菌引起。臨床癥狀:雞表現以咳嗽為主的呼吸道異常,主要是出現咳嗽的雞特多,晚上有部分有呼嚕音。流鼻涕,甩頭,打噴嚏,先是流稀薄水樣液體,后變成濃稠的黏液。一側或兩側顏面水腫,眼睛周圍浮腫,整個顏面形似盆地,眼睛結膜炎、眼瞼水腫。傳染快,病程長可達數月。剖檢癥狀:鼻腔有點狀出血,鼻甲骨腫脹有出血點,鼻腔和鼻竇內有多量黏液,病程長的可見眶下竇內有黃色干酪樣物質。防治措施:抗菌消炎,清熱通竅,化痰通鼻,敏感的抗菌藥物如:磺胺嘧啶、硫氰酸紅霉素、大觀霉素、多西環素、恩諾沙星、泰樂菌菌、磺胺間甲氧嘧啶、替米考星、鹽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觀霉素可溶性粉等。但本菌極易產生耐藥性,用藥時最好選用2~3 種敏感性、有效藥物聯合應用,保證用藥的劑量和療程充足,不得中途停藥,防止耐藥性。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臨床癥狀:急性型表現突然發病,迅速死亡,雞冠和肉髯發紺呈黑紫色,呼吸困難;慢性型表現主要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和慢性胃腸炎為主,鼻流黏液,喉頭積有分泌物而呼吸困難。剖檢癥狀:心冠脂肪有針尖大的出血點,肝臟病變較為特征,表現為腫大、質脆,表面有很多針頭帽或小米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壞死點,有時可見點狀出血。防治措施:定期進行禽出敗疫苗的免疫接種。發病雞群抗菌消炎,對癥治療,提高抗病力,多數抗生素如硫酸鏈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恩諾沙星、二甲氧芐啶、磺胺二甲嘧啶、復方磺胺甲噁唑等均敏感。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禽霍亂耐藥性較強,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最好進行藥敏試驗,用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才能收到滿意的療效,并且療程要夠,劑量要足,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要不然容易反復發病。
由曲霉菌引起。臨床癥狀:雛雞減食或不食、不愛走動、翅下垂、羽毛松亂、嗜睡,病雞頭頸伸直,張口呼吸,發出吵啞的水泡音。剖檢癥狀:肺、氣囊、胸腹腔內有小米粒至綠豆大小的霉菌結節。防治措施:做好飼料保存工作,倉庫注意通風換氣,防潮,保持舍內干燥,不用發霉變質飼料和墊料,勤換墊料,減少霉菌的生長。治療原則:抑殺霉菌、分解霉素毒素、排毒,修復胃腸黏膜、控制繼發感染,調節提高免疫力。霉菌性“氣囊炎”治療原則及方案:原則:抗流感藥物+敏感抗菌藥物+高效抗支原體藥物+控制霉菌藥物。如溫喉康(荊防敗毒散)+多西環素+替米考星+霉毒清/硫酸銅等。
由住白細胞原蟲引起。臨床癥狀:病雞雞冠髯貧血、蒼白;出現呼吸障礙,突然咯血、陣咳帶血,咳出或從嘴中流出帶血痰液,呼吸困難而死亡,病死雞有的口流鮮血。剖檢癥狀:血液稀薄,不易凝固,胸肌、腿肌有點狀芝麻狀大小出血、或片狀出血斑或白色雪斑配子體小結節,內臟器官廣泛出血,有黃白色或灰白色或紅色配子體小結節特征性病變。防治措施:清除雞舍周圍的雜草,除掉庫蠓的棲息場所,加強通風,防止庫蠓飛入雞舍;發病雞群選用殺滅體內原蟲藥物:包括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預混劑、復方磺胺喹噁啉、復方磺胺對甲氧嘧啶粉、復方磺胺甲噁唑、二甲氧芐啶、氯羥吡啶、馬度米星素或磺胺氯吡嗪鈉等。
由氨氣中毒引起。雞場飼養密度過大、飲水器漏水、墊料潮濕、雞舍通風不良、室內溫、濕度過高,都可造成空氣中氨氣濃度超過正常范圍,一般將20mg/kg 的氨氣濃度定為損傷界限。臨床癥狀:角膜炎結膜炎,羞明流淚,出現嚴重的呼吸癥狀,呼吸加快,伸頸深張口呼吸,甩頭,打呼嚕,呼吸麻痹,頭頸后仰或前伸,冠、肉髯發紺,流唾液泡沫,鼻腔內有黏液分泌物。剖檢癥狀:喉頭水腫、充血并有滲出物蓄積,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出血,蓄積有灰白色分泌物,流鼻涕并呈現灰白色分泌物;肺水腫、淤血,深紫色,有壞死,氣囊混濁。防治措施:雞舍的糞便和墊料應及時清除,加強通風換氣,為防止雞氨氣中毒,可用0.1%~0.2%過氧乙酸噴霧,降低氨氣濃度,發病雞群飲水中按0.03%濃度加入硫酸銅或飲服或灌服1%稀醋酸或1%硼酸水溶液洗眼,并供飲5%糖水,口服VC,并輔以免疫增強劑飲水。
由VA 缺乏引起。臨床癥狀:病雞趾爪卷縮,眼睛流出奶樣分泌物,夜盲癥、干眼病,鼻孔中流出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難,常張口呼吸,發出“咕嚕”音。剖檢癥狀:鼻腔、口腔、食道以致嗉囊的黏膜表面有大量白色小結節,結節融合成一層灰白色的偽膜覆蓋于黏膜表面,眼瞼腫脹、角膜軟化或穿孔,眼球凹陷、失明,結膜囊內蓄積干酪樣物。防治措施:發生雞VA 缺乏癥時,可在飼料中按5mL/kg 的劑量添加多維魚油或魚肝油或VA 和VD3粉,連用2周。對患有眼疾病雞同時必須用2%~3%硼酸溶液進行點眼治療。
由呼吸道毒疫苗免疫應激造成的呼吸道病。最典型的是經受嚴重疫苗接種反應的雞群發生呼吸道大腸桿菌病、支原體病,其致病機理與強毒呼吸道病毒與大腸桿菌、支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同。防治措施:在接種病毒性活疫苗的同時,適當配合使用某些抗生素對消除和抑制某些細菌如大腸桿菌、支原體等引起的疫苗接種反應會有一定效果。
惡劣的環境因素如寒冷、有害氣體刺激、缺氧、塵埃、干燥等有害因子對免疫機能和呼吸道黏膜形成損傷,或因供氧不足出現的心肺功能損傷,支原體或病毒侵入上呼吸道時,在環境有害因子作用下,會加速損傷。會使黏膜纖毛喪失對進入呼吸道病原體的清除能力,為毒菌進入肺部和氣囊形成感染創造條件。當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囊病病毒或雞毒支原體、滑液支原體在環境有害因子協同作用下,進入過氣囊,就會出現致病力極強的呼吸道疾病綜合征。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加強消毒,確保通風,保持環境清潔優良,加強疫苗免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