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艷
(吉林省集安市麻線鄉畜牧獸醫站吉林通化 134200)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結構改革與發展,養羊業得到了蓬勃有序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羊產業中遺傳育種、疫病防控、品種改良等技術不斷成熟,以及人們消費需求的遞增,羊產業已成為農業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目前,羊群傳染病像羊痘、口蹄疫等雖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寄生蟲病又成為危害養羊業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獸醫臨床中發現,羊球蟲在部分地區、省市流行日趨嚴重,嚴重阻礙了養羊業發展。文獻研究表明[1],感染羊的球蟲種類有很多,羊球蟲主要寄生于腸上皮細胞,當寄生數量較多時可造成羊只機體出現損傷和營養吸收障礙,導致羊群生長發育受阻,膘情較差,影響羊的經濟性能指標。然而,養殖戶對于球蟲病的了解不夠全面以及不重視,在生產中常常忽視本病的危害。為此,正確認識羊球蟲病的流行特點、治療手段和科學防治方法在畜牧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
羊球蟲病是由艾美爾屬球蟲引起的一種原蟲病,一般呈圓形或卵圓形,大小為8~25μm×15~50μm,孢子化后的卵囊內有4個孢子,每個孢子囊內有2 個子孢子,均寄生在羊的腸道上皮細胞內。羊球蟲的發育分為羊體內和體外2 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當羊吞入卵囊后,通過消化道進入腸道內,卵囊破裂后在腸上皮細胞中進行裂體生殖。分裂后的子體進入新的上皮細胞,再經過若干代而形成卵囊,卵囊落入腸道,隨糞便排出體外。第二個階段是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潮濕溫暖環境中,經4d 后形成4 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中又含2 個子孢子,便形成子卵囊。當羊食入帶有卵囊的飼料后,球蟲又開始新進行另一個生活史的循環。如此循環往復,擴大了感染范圍,導致該病的流行。
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綿羊、山羊對球蟲均有易感性。文獻表明[2],山羊的感染率高于綿羊,1 歲以下的感染率高于1 歲以上的。傳播途徑為消化道,帶病羊和帶蟲宿主為主要的傳染源。流行季節多為春、夏、秋三季,因冬季氣溫低,不利于卵囊發育,故很少發生感染。在獸醫臨床中,幼齡羔羊一旦感染球蟲,在較短時間內就會表現出臨床癥狀,嚴重的會造成死亡。成年羊感染球蟲后,因機體免疫系統較為完善,抗病能力較強,通常不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但當球蟲寄生數量較多時會表現出一定的臨床癥狀,成為養殖場潛在的危害。患病羊和健康羊的直接接觸會導致病原的直接傳播,帶蟲宿主體內的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后污染周圍環境,健康羊通過飲水、飲食等將感染性卵囊食入體內造成感染。
在獸醫臨床中,羊球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亞急性型。最急性型的患病羊通常在發病24h 內死亡,患病羊會表現為精神萎靡,采食欲望下降,飲水欲望增加,可視黏膜蒼白,出現嚴重腹瀉。急性型在羔羊群體中較為常見,患病羊先是出現腹瀉癥狀,排出黃色、粥樣稀便,隨后糞便逐漸變稀呈現番茄紅色并排出一些腸道內容物。慢性型的患病羊主要表現為食欲、飲欲下降,出現慢性的腹瀉癥狀,糞便中夾雜很多黏液和血塊。
羊球蟲病的病變主要發生在小腸,通過解剖可見,感染球蟲病致死的羔羊腸壁發生肉眼可見的水腫,腸道可見明顯的充血、出血,腸黏膜上呈有淡白色圓形結節和壞死灶,腸黏膜脫落,其他器官均未見明顯病變。
對于羊球蟲病的診斷,一般采用飽和鹽水漂浮法。取約10g 新鮮被檢糞樣放入研缽中,加60mL 水拌勻后,用60 目篩對糞便進行過濾,過濾后的糞樣放入到離心管中,離心機設置為3,000r/min,離心3min,倒掉上清液,加飽和鹽水,用吊環蘸取液膜于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觀察。
目前,有多種藥物治療羊球蟲病,如氨丙啉、磺胺類藥物、托曲珠利以及莫能菌素、鹽霉素等抗生素。如果羊只感染球蟲,可采取以下治療方法:莫能菌素,在飼料中添加0.002%~0.003%比例混飼,連續使用7d;磺胺間甲氧嘧啶,按體重使用0.2g/kg·bw,添加在飲水中或飼料中給藥,連續使用7d[3]。
如今,越來越多的試驗證實使用中草藥對羊球蟲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如常山堿、苦參素、大蒜素、菊花內酯都對球蟲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在臨床獸醫中可選用常山、苦參、野菊花、丁香葉、蛹蟲、鴨膽子、青蒿、敗醬草、黃柏、馬齒莧等進行組方。
在生產中要想減少羊球蟲病的發生,就要注重對羊群的科學管理。圈舍內要根據天氣情況和羊群的生理階段情況適時掌握圈舍內的溫度、濕度,保證通風良好和適宜的光照強度。定期對糞便進行清理和清掃,對圈舍內定期開展消毒工作。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對于引進的羊群要進行隔離觀察和糞便檢測,確保在沒有患病的情況下才能合群飼養,對于已經確診發病的羊要及時隔離,避免大范圍的傳播。
根據羊群的不同生長階段,要給予羊群營養全面的飼料。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等要進行合理配比,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益生菌、微生態制劑或中草藥,以調節羊群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球蟲病的發生。
迄今為止,疫苗免疫接種是減少羊群發病的有效措施,要按照免疫程序對羊群進行羊痘、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的疫苗注射。對該地區、該養殖場的寄生蟲進行感染情況調查,篩選出優勢蟲種選擇針對性較強的藥物開展預防性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