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華欣
(平度市崔家集動物衛生與產品質量監督站山東青島 266727)
在保育豬斷奶初期階段,由于仔豬從母乳喂養轉變為飼料喂養,非常容易受到飼料應激和環境應激。這個階段的仔豬會出現咬架,造成仔豬損傷死亡,嚴重影響其生長性能的發展。因此需要工作人員格外關注,出現咬架要及時阻止,防止出現傷亡。由于這一階段的豬生長發育迅速,因此必須要合理利用這一段時間,要合理控制其采食量和飼料營養程度,確保做到飼料的合理搭配以及疾病預防等措施。確保仔豬保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達到提高保育豬的生長性能,增加保育豬在國際中的競爭能力,為豬生產商提供更多優質的資源。
飼料是豬生產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飼料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豬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生產上出現飼料品質較差、變質、出現霉菌毒素飼喂保育豬后,會造成保育豬的生長發育受損、免疫力下降、生長性能下降及患病率增高等現象,對保育豬的生產危害巨大。由于保育豬從斷奶階段過渡到飼料飼喂,還不能完全適應飼料,有害的飼料更是會影響保育豬的生長發育,導致其器官和功能的發育不健全。為了有效減少飼料的浪費,飼料形態選擇顆粒料為宜。根據孔麗娟[1]等研究報告表明:飼料型態與保育豬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飼料飼喂過程中,飼料粒徑為2.4mm 顆粒最佳。除了控制飼料形態以外,還要保證飼料的新鮮,合理限制飼喂,不能在飼料料槽中一次性投喂大量飼料,否則很容易造成飼料結塊發霉,造成大量浪費,引起仔豬發生疾病。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少量勤添,既能夠讓仔豬減少發病,同時也能夠減少浪費。飼料要優先采購優質的飼料原料進行加工,并做好飼料的保管工作,確定通風衛生。在飼喂前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飼喂健康的飼料。
由于保育豬剛經歷過斷奶階段,其營養來源和方式發生變化,因此在飼料中要確保足夠的營養供給,在日糧中營養物質要全面并且合理配比,這樣可以保證保育豬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發育。由于保育豬在這一階段生長發育迅速,因此要合理控制飼料的營養,確保營養的供應。適宜的營養,能夠增加保育豬的存活率,從而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其次,在飼料中要注意蛋白質和礦物質的供應,保育豬生長發育階段中,對于這兩種物質的需求較大。對于10kg 以下的仔豬,應將最初能量供給穩定在14.57MJ/kg 以上,超過10kg 后,飼料營養水平應該穩定在13.61MJ/kg 以上[2]。
在保育豬生長階段,由于其機體免疫尚未發育完全,對于水的需求較大,但對水中的病原以及細菌抵抗能力較弱,因此,要提供充足、干凈衛生的飲水,確保其對飼料合理的消化吸收。在提供飲水時,要考慮到保育豬的腸道發育不健全,盡量的提供溫水,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溫度不宜過低,防止仔豬飲用冷水造成腹瀉等現象發生。在供水時,還可以在水中適量添加抗生素、維生素等,起到增加仔豬免疫力的作用,增加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良好的養殖環境對保育豬的健康具有關鍵的作用,定時清理和打掃豬舍環境,對豬舍進行有效消毒,能夠減少病原和細菌的滋生,降低保育豬疾病的發生。為確保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減少,豬舍內需要做好通風管理工作。
保育豬由于各項生理機能和器官發育不是十分完善,對于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不能做出及時的應對,耐受能力較差,寒冷季節注意保育豬欄舍的保溫,炎熱夏季注意通過通風或者水簾等途徑降溫,保障保育豬舍溫度在26~28℃為宜[3],避免出現傷寒,降低保育豬的免疫能力,引起疾病的擴散。在斷奶前一段時間,配合飼料飼喂,起到循序漸進的作用。不可以一次性直接斷奶換料,會造成重大應激,逐漸讓仔豬適應飼料,維持原有豬舍的飼養管理模式,漸漸過渡,讓仔豬適應,盡量減少應激的發生。
合理的分群飼養管理,在豬舍內要根據仔豬的體重合理分群,并盡可能地將同一窩斷奶仔豬分在同一圈舍內飼養,能夠有效降低其咬架等不良行為的發生,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仔豬采食、排泄和睡臥進行調教,強化飼養管理,便于畜牧生產效率的提高。在經過約5~7d 調教后,仔豬就能夠有效地形成良好的采食睡臥排泄等行為習慣。在仔豬轉舍的3d 內,要做好豬群的觀察工作,包括其采食、飲水和排泄情況等,確保仔豬適應新環境,正常生長,盡快進入育肥期。
由于仔豬一般是在21~28d 斷奶,其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因此需要轉移到保育舍中統一進行飼養管理。在飼養管理過程中,由于豬是群居動物,非常容易造成爭斗,需要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看護,防止造成仔豬死亡,降低畜牧生產化效率。合理的養殖密度能夠有效減少豬群咬架、爭斗等現象發生。豬舍內的飼養密度過大,容易造成仔豬出現扎堆,底部仔豬出現死亡,嚴重影響保育豬的生長發育。在一個圈舍內,15~20 頭最為適宜[4]。
在保育豬生產中,對于疾病的主要原則以預防為主,防治相結合。因此,對豬群首要做的事情就是進行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做好接種工作,能夠有效的減少保育豬疾病的發生。保育豬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疾病難以避免,一經發現需要及時的進行隔離,最大程度的減少疾病的擴散。根據賈少鵬等[5]研究表明,在保育豬發育階段出現疾病,需要建立免疫檔案,及時記錄,根據疾病的特征來進行免疫接種,能夠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繼發性感染。
在豬生產過程中,保育豬是其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過程中,由于營養、飼養和防疫不當,導致保育豬的生產性能降低。為了提高畜牧生產效率,本文主要從保育豬的飼料管理、飼養管理及免疫接種等幾個方面進行綜述,希望對養豬工作者提供幫助和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