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換換
(山東省壽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濰坊 262700)
羊疾病是羊類飼養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對羊類的健康安全具有較大威脅。為了應對羊疾病,需要對羊疾病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了解其危害、形成原因、常見癥狀、解決方法。
疾病作為畜牧業生產中的常見問題,會對牲畜的健康、經濟效益產生極大危害。甚至會產生對人類有傳染性的病菌,引發疫病流行,對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了有效了解羊疾病帶來的危害,研究者必須對這些危害進行全面、深刻的了解。
羊歸屬哺乳綱,性情膽怯,壽命在10~15 年。羊的身體健康在畜牧養殖中至關重要。若得病,會引發免疫力下降、四肢乏力、進食少、不發情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羊消瘦、脫毛、繁殖率下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羊疾病會對羊的經濟效益產生不良影響。羊是重要的經濟型家畜,可以產出羊毛、羊奶、羊肉等畜產品。而羊疾病會導致羊消瘦、脫毛、不孕不育等癥狀,造成經濟損失。如果羊得的是傳染性疾病,還會在羊群中擴散細菌、病毒,使其他羊只染上同樣的疾病,導致經濟損失的進一步擴大,給養殖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羊疾病還會傳染給人類,導致疫病流行。病羊身上帶有多種病菌,其中部分病菌可以傳染給人類。因人口具有流動性,感染者在人群中會通過唾液、空氣等將病菌傳染給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再將病菌傳染給下一級接觸者,導致病菌在人體中大量傳播,形成流行性疾病。諸如最常見的口蹄疫,在非洲、歐洲、南美洲都有傳播,可通過分泌物,空氣飛沫等傳染給人類,導致人發熱,手足部潰瘍、水皰,雖然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痊愈,但仍有致死病例出現。因此,羊疾病的管控及防治,將是畜牧業從業人員及動物研究者需要攻堅的重大課題。
在生產實踐中,羊類經常會感染各種類型的疾病,常見的有普通病、寄生蟲病、傳染病三種。
普通病指一些常見的羊類疾病,常以飼喂、運輸不當,圈養、放養、生產時發生的意外為主。常見的病癥有脹氣病、低血鈣癥、抽搐、中毒等。其形成原因廣而雜,諸如毛厚的羊在羊圈中圈養,會導致羊過熱,引發熱射病;在進食過程中攝入過量重金屬會引起中毒,閹割過程中不當會引發膽結石。因此,需要養殖戶注意平時的放養習慣,對羊可能發生的生理狀況有較為全面的把控。
羊寄生蟲病指的是因外來寄生蟲寄生于羊體內,吸取羊的養分,破壞羊的器官結構,使羊產生一系列生理不適,導致感染,甚至死亡。常見的羊細頸囊尾蚴病、捻轉胃蟲病、前后吸盤蟲病等。寄生蟲活動范圍廣泛,以肺部、胃部為主。寄生蟲病會給羊類帶來各種癥狀,貧血、傷口化膿、嘔吐等都在范圍之內。以急性片形吸蟲病為例,吸蟲寄生于羊肝臟內,可使其肝臟腫大、發黑、出血,威脅羊的身體健康,間接導致羊類繼發性感染其他病菌死亡。因此,需要加大對羊寄生蟲的防治。
傳染性疾病指羊類感染病菌而患疾病,以接觸發病為主要形成原因,寄生蟲并發癥為次要形成原因。傳染病包含許多種類,包括破傷風、羔羊痢疾、炭疽、黑腿病等。因病菌種類不同,易感年齡段有差異,威脅程度不同。以腸血毒癥為例,它對青年羊群危害最大,常見于飼料豐富時期,會導致羊類腎臟體積異常,紅腫,小腸呈現不穩定的乳酪樣且容易破裂。心肌出血,體溫無法升高,導致羊類痙攣、昏迷致死。
傳染性疾病會在羊類廣泛傳播。病菌在羊體內大量繁殖,因病毒遺傳物質結構的特殊性,甚至可能發生變異,進化出更強的感染性、兼容性,對抗體產生強大的反制力,對羊類產生更大的威脅,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因此,飼養者必須加強傳染性疾病的防范。
羊疾病作為畜牧業生產中的常見問題,其形成原因具有多樣性。其中以個體因素與外部因素為主。
羊的個體存在不同年齡段的差異,相同年齡段個體之間也存在身體機能的差異。不同種類的羊在不同的致病因素中存在不同的易感群類,相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體機能也存在易感群類的差異。諸如腸血毒癥,主要危害的是青年羊;羔羊痢疾,則以年齡較小的羊為易感。因此,養殖工作人員需要積極學習,了解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個體之間的病癥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外部因素指外部飼養要素對羊感染疾病幾率的影響。其中以飼料和養殖場所為主。
1)飼料因素包含了飼料檢疫不合格、存放環境不衛生、喂食條件不好燈三個因素,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飼料檢疫不合格會使羊染上不知名的病菌而患病。飼料存放環境不衛生會使羊感染寄生蟲。喂食條件不好則容易使羊因進食污染物而中毒。
2)養殖場所因素是指羊類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的環境所潛在的致病因素。羊類常接觸的環境有羊圈、放養草區,運輸過程中還包含交通工具。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注意事項,如不遵守注意事項,則會讓羊患病。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羊會因低血鈣癥死亡。羊群如果飼養密度過大或不定期剪毛,會使羊患熱射病。剪毛時處理不當,則會引起破傷風。可見,養殖場所的日常監護是防止羊生病的重要一環。
為了讓羊更好地生長,提升羊的經濟效益,需要針對羊的各種常見病癥及其影響因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飼養戶在購買羊時,應注意羊的檢疫情況。羊只可能來自不同地域,可能會攜帶不同的病菌,如不嚴格把控檢疫標準,則會使病羊成為漏網之魚,使疫病在羊群中傳播,影響整個羊群的生命健康。飼養戶購買時應查驗檢疫合格證書,對羊的采購進行嚴格把關,精挑細選,運輸時要對運輸工具進行多次消毒,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疫病的交叉感染,以及在運至目的地時需要進行二次檢疫,再運至隔離羊圈中進行飼養。只要在各個環節中保證羊群符合衛生標準,就不會出現疫病的傳播。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需要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癥狀,進行全面的分析,建立全套的防控方案。
首先是對羊的養殖環境進行消毒。羊的活動范圍廣泛,需要對每個地點在可控范圍內進行嚴格的把關,減少羊因接觸病菌而患病的可能性。
其次是需要進行科學的飼養。羊類以草為主要食物,需要對羊的飼料進行處理,即選取新鮮、美味、適合羊食用的飼料草。同時,要分次、適量投喂、不得一次過量、容易讓羊進食過多而引發疾病。
最后還要對羊進行定期檢查。以上處理方案在實際執行中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誤差,所以需要對羊進行定期檢查,由此檢測出羊患的病癥,進而發現日常監控方案的漏洞所在,進行及時的修改。
如果羊真的突發疾病,需要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案。
1)腹瀉羊腹瀉是常見疾病,可以采取禁食1d,控制飲水的方法,逐漸增加飼料至恢復。若為傳染性腹瀉,需要利用消炎藥救治。若為中毒性腹瀉,則應以解毒為主,可取楊樹花、楊樹葉、楊樹皮、蒲公英、馬齒莧混合熬制,讓羊服用,達到解毒的效果。
2)母羊乳房炎需要擠出變質乳汁,處理外傷,以蒲公英和通草煎煮內服。肌內注射魚腥草10mL,卡那霉素1.5 萬IU/kg·bw,地塞米松5mL,青霉素3 萬IU/kg·bw,2 次/d,連續注射4d。
羊疾病是畜牧業生產常見情況,其預防是羊類養殖的重要話題,需要深刻了解羊疾病的危害,知曉羊的常見病癥,清楚飼養過程中可能致病的因素,對羊疾病進行全面的、嚴格的預防,以保證羊的生命健康,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