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才 瑞安市飛云中學
學校體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一方面是基于青少年通過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來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另一方面是教會學生如何安全地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在安全的課堂中養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習慣。2009年12月我接到校教務處的一個文本《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試行、初中)》結合教學,針對其中“教學實施”中的第20條提出“要仔細檢點教材中的危險因素,并認真預想在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景,預想安全對策,備好安全保護方法,教給學生并組織學生的相互安全保護,課中隨時提醒和監督學生要注意安全,杜絕危險行為出現。”筆者結合自身15年從事初中體育的教學經驗,就初中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內容作“危險因素”的匯總和“預想危險情景”作了初步探索,也是自己的一點認識體會。
初中體育教材涉及的內容較多,從項目來看主要有田徑類的跑(快速跑、耐久跑、障礙跑、越野跑等)、跳躍類(跳高、急行跳遠、立定三級跳遠、三級蛙跳立定三級跳遠等)、投擲類(鉛球、實心球、標槍、鐵餅等)、體操類(雙杠、單杠、滾翻、支撐跳躍等)、球類(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另外還有鄉土體育、武術等。針對一些常用的教材,我們體育教師必須仔細檢查、盤點教材本身在學生學習中可能會存在的危險因素,盡量從教材的本身構成、運動生物力學、技術環節、技術細節、學生參與體育練習的紀律、習慣等方面加以考慮。本人根據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作了重點項目檢點,匯總如下表1:
表1是筆者對初中體育涉及的主要教材和可能涉及的教材作了匯總,從存在的危險因素和造成危險的原因兩個方面作了分析,為體育教師在應用教材提供了依據,但內容肯定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僅供參考。
危險情景預想是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必須重點考慮的,特別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涉及許多內容,安全是第一位的,一般危險性較小的項目教師在設計時只要準備活動做充分,專門性準備活動做好就可以了;而對于危險性較高的教材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危險因素,在設計時要根據學生情況(課堂紀律、素質技能水平)、場地情況(大小、平整度)、可能的偶發事件等作思考。例如:《實心球投擲》一課,由于實心球項目是我縣中考內容之一,又是《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項目之一,教師上課選擇較多。但由于實心球是有2千克的重物,在投擲中具有潛在危險性。如《實心球投擲》教學中設計實心球上手前拋“危險性預想”。針對教學進行設計:首先準備活動,包括完成慢跑600米、準備活動操五節和實心球操四節;其次是列隊,學生分兩列橫隊,相對投擲;然后要做好預想危險因素分析:例如,學生在面對投過來的實心球不用腳底而用腳背或腳內側造成撞傷、還有學生在投擲過程中會不會遇到球脫手而砸傷自己或旁邊的同學的情況,再有就是冒然跑出去撿球不慎被投擲而來的球砸傷,在整個教學和設計中一定要考慮進去,避免人員受傷也能同時教會學生。
“預想安全對策,備好安全保護方法”是根據前面所提出的“并認真預想在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景”而采用的對策與方法。前面提出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危險因素”,而在設計中一方面要避開這些“危險因素”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實施等,對于可能出現的偶發事件也要想好對策。如《實心球投擲》設計“安全對策與方法”教學中。首先要教師要想好安全對策與方法,其中包括列隊人數站距設計、投擲的距離設計、投擲統一要求設計以及教學中的偶發事件的處理。目的是在設計距離和統一組織口令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投擲最大遠度以及學生在投擲前后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統一口令對避免“亂場”起到了規范的作用。
這一點所涉及的內容是“保護和幫助”,在體育教學中被采用,但很少引起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一般在體操項目中被采用,即保護與幫助。保護和幫助是體育練習時必不可少的,對學生的保護與幫助教育不僅僅是針對練習時的安全,也是對學生在體育練習時的一種技能、方法(如保護和幫助的方法、時機、站位等)和意識的培養。通過保護與幫助,目的是讓學生自覺養成關注自己和他人安全的習慣。如作為我縣中考項目之一的引體向上,在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保護與幫助的提示和要求。如單杠 “引體向上”練習教學。引體向上是一個以手臂力量和爆發力為主和具有一定協調用力完成的動作。在教學中,有些同學往往一個都做不起,這時就需要同學的幫助,在向上到了一定位置需要幫助一點力量時我們可安排一位學生在其臀部往上稍用力托,使其能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動作,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另外,在杠上下來的時候,會造成重心不穩,個子矮小學生上杠和下杠都需要幫助,以保護他們的安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進行保護與幫助,養成安全意識和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課中隨時提醒和監督學生要注意安全”這一點非常重要,學生在活動中由于受年齡特征的影響,好奇心較強,活動中也容易忘記自我保護,因此在課堂練習時教師必須在適宜的時間加以提醒,同時對于不按照要求進行練習、不進行保護幫助的個人或小組要及時監督并加以批評和懲罰,只有在提醒和監督中,學生才會逐漸養成關注他人和自己安全的習慣和意識。如我縣的中考體育項目之一的“推鉛球”教學,是一個危險性較大的項目,我們體育教師也非常害怕這一教材的教學,然作為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又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田徑項目,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安全有效地教好這項技術。在實踐教學中做好在推鉛球課中隨時提醒和監督學生注意安全。
眾所周知,學生的安全高于一切。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我們的體育教師對一些存在危險性的體育教材如體操(滾翻、單雙杠、支撐跳躍)、投擲(鉛球、實心球、標槍)采取“逃避”的方法。然而,我們會發現這些項目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學校也在教學,一些大型的國際賽事,如國際田聯黃金大獎賽、田徑世錦賽、亞運會、奧運會等都有體操、鉛球、標槍等項目。學習這些項目其實學的是一種競爭精神,懂得的是一個技術原理。跑、跳、投、滾翻、平衡是人活動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從體育教學的本身而言,競技類項目我們必須教給學生,這是我們的義務,更是一份責任。危險性教材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簡單、危險性低的教材你不認真設計、安全組織,也會變成危險教材;而一些危險性較高的教材,如果你精心設計,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提出應急預案,認真組織,科學安排也是非常安全的,關鍵是一個態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