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勝 中鐵六局集團物資工貿有限公司
鐵路資源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鐵路工程作為鐵路的生產和加工項目,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國的鐵路工程發展狀況目前不容樂觀,了解當前鐵路的發展,會發現我國鐵路收益越來越高,但是真正變成錢的沒有多少收益,究其根本是因為物資管控越來越不到位,為了修建鐵路所要付出的成本不斷變多,想要解決這種狀況需要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未來交通道具的使用量占比逐漸上升,公路鐵路已經開始替代原有的交通網絡向交通一體化逐步轉型。從當前全世界的鐵路消費結構圖來看。鐵路的修建數量增長速度比較快,占比比較高。根據預測,至2025年,世界及中國交通結構中,鐵路占比將上升,人們通過鐵路出行比將逐步增長。新型出行方式仍然沒有撼動傳統交通業的主導地位,但是對于交通體統的擠壓效應將會逐步呈現。
國家對于固定資產的投資開始下滑,消費能力逐漸下降。需求峰值提前的到來。中國經濟增速換擋以及疫情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鐵路需求沒法再創新高。根據預測,至2025年,中國交通出行消費量將下降。全國將會出現鐵路系統飽和。十四五期間,中國鐵路修建數量緩慢下降。這對于鐵路企業將會造成沉重打擊,有可能導致鐵路交通企業開始解體。
運輸鋼鐵建材木材這四大企業是鐵路交通的重大需求企業,然而由于近些年來新型產業不斷發展,導致這些企業對于鐵路的需求量逐年下降,再加上國家對于環境的保護,使得這些企業不斷進行轉型,為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對于環境有害的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一定會逐年降低,這些企業的冰川期可能會提前到來,改革開放時期的高爐林立將會逐漸消失。
如此看來,未來鐵路企業依舊會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這種主導地位將會逐漸消失,甚至最后會被其他企業取代,所以鐵路企業要加緊做好企業轉型,迎接未來對于企業的沖擊。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企業依舊要進行原有的企業項目建設,并且要學會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建設的項目不能再和以前一樣,要做出新型轉變,并且降低成本。目前大多數的鐵路施工企業能夠做好基本的成本控制,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想要搞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其關鍵就是在于物資的集中采購管理。
想要做好施工成本的管控分析,首先,要知道企業施工過程中的成本分哪幾方面。人工費和材料費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想要做好成本管控,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項目工程成本中人工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直接人工費、輔助工工資和管理人員工資。人工費的管理重點:一是按照勞動定額配備施工管理人員,項目定員定崗,減少冗余人員;二是提高工效,由于人工費用的上漲,定額批復的人工單價遠低于實際工資單價,只有通過提高全員生產效率才能彌補工資單價提高造成的人工費超支。
作為鐵路工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個費用項目,個人認為加強材料管理和控制是我們整個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對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控制材料的采購成本
對于施工過程中要用到的材料,要進行實地考察,確保材料的質量,同時,將所需要的材料進行多家對比購買,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材料,購買的材料不能立即使用,抽樣調查,保證材料的規格符合使用標準,降低施工風險。
2.控制工程產生的邊角料
在施工前對工程可能會產生邊角料的地方進行分析,通過計算將邊角料的損耗降低到最低,同時對于施工可能會產生的環境污染也要考慮到分析中,對于產生浪費的地方,設計師要進行合理的設計盡量節省材料,保證鐵路修建的效果。
優化組織結構,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對于鐵路施工企業而言,組織措施的實施就是從施工成本控制組織結構上著手,鐵路施工企業的組織。應該以負責制為主。配合控制組織管理機制,要知道,施工成本的控制不應該只屬于專業人員,而是全企業上下一心所要對待的。施工企業各級人員應當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成本控制這一問題。激發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做到事事都有人負責。每一個指標是否達標,都有人負責監管到位,這樣就可以實行一個全面的控制網絡。充分優化組織的結構。
1.傳統的鐵路企業存在生產成本控制深度廣度不夠,措施不得力
鐵路企業進行的項目工作屬于地下開采業。成本構成非常復雜與其他。同類型的產品相比具有特殊性。我國的鐵路企業成本核算采用的是以鐵路為核心的制造成本法。這種方法的成本計算是通過倒推法來進行的。根據以往的歷史數據為依據,再進行個人的主觀判定。這樣的計算方法缺少控制力度,缺少生產事前的預測和事中突發事件的協調性,容易造成預算超支或者預算不足。這些都是造成企業預算控制不能成功的原因。
2.鐵路企業生產過程中,鐵路的修建是鐵路企業生產成本的決定因素
鐵路修建與其他工業生產不同。鐵路修建的修建地區是制約鐵路企業生產成本的第一要素。如果地下土層易開采意容易修建建鐵路。那么,采用合理、先進的開采設計,將會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想反而言之,如果。修建鐵路的土層,土質比較堅硬。再加上凍土的存在。沒有使用合理的開采設計,那么將會使生產成本無限翻倍。在相同的鐵路修建技術條件下,同時決定煤炭企業當前和今后生產成本的。就是鐵路的生命期。不同的修建設計,修建方法以及鐵路修建材料的使用,這些都是影響一個鐵路企業施工成本的因素
3.現有市場情況,使得鐵路企業常常處于找飯吃的狀態中,忙于搞投標
投標時標價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收益的好壞,這是一種非常激烈的競爭,但是由于建筑市場的非常不規范,再加上僧多粥少,導致各投標企業的狀況和目的表里不一。我的施工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招標,把價格越壓越低。這時計算投標價格就會顯得非常重要,合理的計算投標價格可以使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迫不得已壓低標價中標,這就需要完整的企業內部定額和成本核算資料,把損失降到最低,投標會發生發生多種附加費用這。是利益比不可避免的開支,因此提高中標率,節約投標開支也是降低企業施工成本的一項內容。企業需要有專門的投標機構。 投標機構里的人員需要有對于企業的愛心以及責任心,不能有標就投,而是要搜集情報進行分析研究,對于想要投標的工程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夠進行投標,同時,對于投標費用的產生要進行與標價相關聯的總額控制。規范開支范圍和數額落實到投標負責人。為了考核投標費用開支應該區分中標和未中標項目,并按照費用性質進行核算。
鐵路企業施工項目。對于環境的污染是最大的。如何處理好這一筆開支也成了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在施工過程中。應該盡量運用新型技術進行開采,使之對于環境的破壞和對于周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這就需要設立專門的施工過程環境保護組織。需要他們找出適合本次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人員。還有關鍵的施工技術。
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二位,這導致我國的工業發展也非常迅速,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是我國在鐵路行業的核心技術始終缺乏,導致了鐵路行業發展極度緩慢。鐵路經濟只能依賴第二產業的低水平加工工業。近些年來,鐵路企業行情不斷向上蓬勃發展。但這并不是中國鐵路企業的春天來臨,因為國家越來越注重環境的保護,鐵路資源的重心逐漸偏移。新型出行對于鐵路資源的沖擊已經出現,在未來,新型出行必將會取代鐵路成為中國的第一大交通業。 因此,需要企業抓緊完成轉型,以期在未來徹底改變企業項目成本管控難的局面。
21世紀是一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大量的高科技技術不斷誕生。這些技術對于鐵路企業施工有非常大的作用。企業原有技術相比這些新的技術,弊端暴露無遺,施工周期長,花費大,施工不確定性,這些都是無法使用舊技術解決的,善于接受和引進新的施工技術。對于企業有百利而無一害。首先就是領先于其他鐵路企業,更加容易招到標,在施工之前就將成本降低了。
中國鐵路行業作為一個高收益行業。炙手可熱,但是對于鐵路企業而言,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伴隨著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收益背后的成本,成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是現在許多鐵路企業不注重成本,只注重產出,不注重投入或者投入產品的質量,忽視了產品成本的控制,這對于鐵路企業而言,如何在高收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升利用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企業就可以進行突破,重新煥發生機。鐵路企業想要在這幾十年內。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無疑是艱難的,但是這條道路一旦找到,他對于整個鐵路行業的意義將是無與倫比的,所有鐵路行業將會因此蓬勃發展,并且推動中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