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躍
(遼寧省北鎮市動物衛生服務中心遼寧錦州 121300)
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發展和我國現代化養殖業的規模逐漸擴大,養殖種類越來越多,這就決定了相關養殖戶需要結合市場的需要,加強對養殖羊市場分析,同時,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學習相關的養殖技術,防止羊只發生疫病,尤其是羊口瘡病最為突出,需要不斷研究羊口瘡病,并加大防治措施。羊口瘡病作為一種常見的羊疫病,每到春夏時節就會在羊群中廣泛傳播。經過調查發現,山羊與綿羊更容易患上羊口瘡病,不僅如此,年齡越小的羊群由于抵抗力較差,因此更容易患上羊口瘡病。經過調查發現,一旦羔羊接觸到了該病的病毒,那么就必然會被感染,然而成年羊并不容易感染羊口瘡病。值得注意的是,羊口瘡病的病毒十分頑固,如果沒有一次性根除,那么羊群每年都會受到該種疾病的困擾[1-3]。
很多養殖戶由于對羊口瘡病的臨床癥狀不太了解,從而導致羊群大面積感染該疾病,這無疑為養殖戶增加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實際上,羊口瘡病的臨床癥狀十分明顯,具體為:在羊的口唇以及鼻孔等部位會有膿皰、潰瘍等。值得注意的是,羊口瘡病有兩種情況,其最終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4]。如果這種疾病向良性發展,那么最終羊口唇等部位的膿包將慢慢結痂直至掉落;但是如果該種疫病向惡性發展,那么患病部位的膿包將逐漸擴散,最終引發更嚴重的癥狀。
在羊口瘡病的患病初期,養殖戶可以先對羊群進行初步診斷,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①如果患病羊最初的感染部位為口唇,那么口唇部位最初只是小紅斑點,之后逐漸變為膿皰;②如果患病羊最初的感染部位為羊蹄,那么就會在羊蹄部位出現膿皰,最終成為潰瘍,這時患病羊的走路將出現困難,最終只能臥地不起。
除了對患病羊的外部進行診斷以外,還可以通過血清來進行判斷。這就需要先采集患病羊體內的血清,最終通過ELISA 試驗來確定患病羊體內是否具有口瘡病毒。
診斷人員還可以選擇患病羊身上的病變組織來進行組培,最終將組培的樣品置于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如果顯微鏡下的病毒形態與口瘡病毒無異,那么就可以確定患病羊為口瘡病毒感染。
如果患病羊已經死亡,那么就可以通過病理解剖的方式來進行確診和研究。首先可以觀察患病羊的面部是否有膿包或者潰爛,其次對患病羊進行解剖,觀察體內的心臟、氣管等組織有沒有出現其他病變。
眾所周知,羊口瘡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疫病。因此,為了防止引種的羊群中帶有口瘡病病毒,進而對養殖場內的羊群造成影響,就需要對引種進來的羊進行檢疫,不僅如此,對于剛引入的羊需要進行隔離飼養,觀察其是否會有疫病[5]。值得注意的是,養殖戶盡量不要去疫區進行引種,防止引種羊群中存在殘留的口瘡病病毒。
每年春夏時節就是羊口瘡病的高發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養殖戶應當積極對羊群進行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活疫苗接種,防止羊群感染該病毒。
養殖戶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也需要定期對羊群的生活環境進行消毒、整理,防止病毒的滋生。不僅如此,還需要經常對羊舍進行通風,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為羊群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如果養殖戶在飼養的過程中發現患病羊為口瘡病毒感染,那么為了防止口瘡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就需要立即對患病羊進行隔離處理。不僅如此,還需要對羊舍內進行全面的殺菌消毒,防止健康羊群接觸到口瘡病毒。除此之外,養殖戶還需要對患病羊接觸過的飼料進行焚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時間需要對患病羊進行仔細觀察,并及時聯系防疫站進行治療和處理。
綜上所述,羊口瘡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羊疫病,養殖戶一旦發現羊群中有羊患有口瘡病,就需要立馬對其進行隔離處理。由于該病毒通過接觸就可以傳播,而且防止羊群中其他健康的羊遭受感染,養殖戶就需要對羊舍進行全方位消毒,并且將患病羊接觸過的任何物品進行處理。不僅如此,養殖戶對于患病羊應當進行實時觀察,為其提供充足的飼料和水。值得注意的是,該疾病還可以傳染給人,因此養殖戶在對患病羊進行照顧時應當加強個人防護工作[3]。因此,本文基于羊口瘡病的臨床癥狀、羊口瘡病的診斷、防治羊口瘡病為研究主線,展開對羊口瘡病的診斷與防治對策分析,旨在為相關養殖業提供一定的養殖技巧,防止養殖戶發生大面積羊口瘡病,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不利于養殖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對羊口瘡病的防范。由此看來,羊口瘡病作為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羊疫病,產生的死亡率極高,疾病的傳播速度較快,甚至其傳染性較強,同時,患這種疾病的羊只,容易產生嚴重的發育不良,影響羊只的生長和發育,僅從表面上來看,這種疾病不太可能造成多大的損失,并不會產生多大的嚴重后果,但這種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容易導致大面積傳染,而且羊口瘡病周期性較長,對人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需要相關養殖戶加強衛生清潔護理和疾病防范,養殖戶在日常對羊群的飼養過程中應當格外注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