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岑溪市節能監察中心 廣西岑溪 543200
傳統對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期間,一般情況下,技術人員運用的是CAD方式對模具進行設計,在此期間,設計人員對其進行操作過程中,過于依賴自身的工作經驗,對于設計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無法準確發現操作期間是否存在隱患,這樣不僅不能提升工作效率,還會延長模型設計所需的時間,這對于模具的質量而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數字化技術在模具設計期間應用,能夠讓當前諸多先進的操作技術,逐一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UG/PROE軟件也是眾多操作技術的一種,這類軟件不僅幫助相關的工作人員,將以上的問題有效地解決,還將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1]。而且這類軟件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將所有的零件以及各項數據,進行統一的分析、儲存,還能根據不同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在大量的數據庫中選擇出最適合的模具,配備相應的組裝流程等工作,從而幫助員工快速對沖壓模具進行設計。
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傳統操作工藝都是在原有型面的基礎之上進行相應的加工,這種加工方式不僅不能將生產效率提升,還有極大的可能降低生產效率。而近幾年模具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為了滿足當前市場對模具的需求,就研發出高速加工技術,該技術不僅能夠在型面進行加工,還能在其結構面進行相應的加工,在此期間,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相關的數據參數,對其實現全面控制[2]。高速加工技術主要是運用小切深的、高進給的方式,對模具的表面進行相應的加工,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其表面的光滑程度,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相關的工作人員無須對產品進行過多的打磨與加工,就能夠得到完整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員工的工作量。除此之外,高速加工技術可以使用小型刀具,對模具進行細微的調整,降低了對刀具的消耗,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的成本。
由于一個項目本身并不只是生產一件模具,最少會達到十幾,甚至是上百個,如若單單依靠相關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管理,不僅不能提升工作效率,還有很大的可能增加員工的工作量,而且模具的質量也無法保證。合理使用數字化技術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平臺,幫助相關的工作人員對所有模具實現統一管理。包括對項目訂單的設計、生產期間的調度工作等,技術人員都可以通過該管理平臺對其進行統一地管理,從而實現對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做到有效的監督,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企業對所有的信息數據進行管理過程中,企業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PDM/CAPP軟件的方式,對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期間的所有數據,實現統一地管理。技術人員利用數字化技術的方式,將不同規格的沖壓模具進行統一地管理,在此期間,建立一個BOM結構數據庫,將所有模具都儲存在統一的數據庫中,并通過網絡的形式,幫助相關的技術人員隨時能夠查詢相關的信息數據以及模具設計圖紙等,以此來保障所有的信息數據的安全性[3]。
企業的技術人員合理利用數字化技術,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還能讓沖壓模具的設計方案更加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實際對項目實施管理之前,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事先建設數據庫,并通過數據庫對沖壓模具的設計與制造提供相應的加工參數的支持,而員工可以通過數據庫,對整個項目進行相應的管理與分析。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在生產制造之前,就對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理念等進行優化,以此來幫助員工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使沖壓模具的設計精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模具質量得到可靠保障,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隨之提高。以計算機為載體的模擬仿真技術,能夠使沖壓模具的設計制造過程得以簡化,設計出來的模具結構更加合理,模具制造成本隨之顯著降低,有助于促進沖壓生產效益的提升。CAD技術的應用,使模具設計的差錯率有所降低,設計精度、產品質量都得到提升,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效果得以顯現。
數字化技術在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是對傳統方式的改進和突破,隨著各種先進數字化技術的融入,模具加工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三維數控加工技術的應用,能夠使模具的加工精度得到提升,從而使模具的本體與設計模型達到高度一致,由此使得模具的加工準確性得到顯著提升,加工中一些不必要的過程得以簡化,工作量隨之減少,加工效率大幅度提升。
沖壓模具設計是為后續制造提供可靠依據,在設計合理的情況下,裝配成為影響模具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以往的沖壓模具裝配損壞率相對較高,而應用數字化技術后,由于各方面精度的提升,裝配損壞率大幅度降低,報廢模具的數量顯著減少,這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為確保沖壓模具的精度和質量達到規定要求,并且縮短設計制造周期,提高作業效率,應合理應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未來,相關人員要加大對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力度,加快開發新技術,從而為沖壓模具的設計與制造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