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山東濰坊 262200)
隨著養雞規?;l展,雞群疫病發生情況越來越嚴重,在提高飼養管理,提高雞群體質和免疫力的同時,還需要逐步完善生物安全體系,根據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管理者的監督下進行科學的免疫接種。目前養雞生產中常用的接種方法是滴鼻點眼、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管理者需要根據雞群日齡和疫苗種類來合理選擇接種途徑和方法。并且要求免疫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要點進行正規化的接種,確保免疫接種效果。
滴鼻點眼免疫適合不同日齡的雞群,一般預防呼吸道類疾病的活疫苗都使用這種免疫方法,尤其是雛雞的基礎免疫采取滴鼻點眼方法免疫效果更確實,并且對今后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本方法也有缺點,就是費工費力、增加勞動成本,如果免疫操作不規范,致使雞只個體之間產生的差異較大。
根據雞群數量,做好所用人員、疫苗、材料等的準備工作,參加免疫接種的人員需要經過技術培訓和學習,正確掌握操作要領和各個細節。并遵守防疫制度,使用專用疫苗箱領取和保存疫苗,避免疫苗效價受到影響。準備好專門疫苗稀釋液、滴瓶等。尤其是滴瓶必須嚴格消毒和計量校對后方可使用。必須將有劑量誤差的滴瓶淘汰掉,否則會造成免疫劑量不準確,而引起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最后將校準的滴瓶放入開水中進行高溫消毒,一般用開水蒸煮15min 即可[1]。
首先計算稀釋液的使用數量,然后將疫苗放入稀釋液中開啟瓶蓋進行稀釋,用稀釋液反復沖洗疫苗瓶2~3 次,保證所有的疫苗能夠完全溶解。最后將稀釋好的疫苗分給各個免疫接種人員,每個人分配的疫苗量以能夠在半個小時內使用完畢為宜,分配給一個人太多稀釋好的疫苗,引起疫苗效價降低而影響免疫接種效果。將剩余的疫苗放置在專用疫苗箱內儲存,整個免疫過程中疫苗一直保存在含有冰塊的疫苗箱內,嚴禁受熱或受到光照而發生失效現象。
滴鼻時將雞只頭部保持在水平位置且雞嘴閉合起來,滴瓶垂直向下,在距離鼻孔1cm 的位置將疫苗溶液滴入鼻孔中,等待雞只完全吸入疫苗后才能將雞只輕輕放下,切忌疫苗沒有吸收就將雞只扔向一邊,這樣會致使疫苗溢出來,降低免疫接種劑量和效果。如果一側鼻孔堵塞,可以更換另一個鼻孔進行免疫[2]。
點眼免疫時,先將雞只頭部固定在水平位置,右手握緊滴瓶在距離眼睛1cm 的位置將疫苗溶液滴入雞只眼睛內,然后等雞只輕輕閉上眼睛將疫苗充分吸收后才放下來,避免疫苗被眼睛擠出來。檢查雞只是否免疫成功的標準是,看看雞只舌頭是否有著色劑的顏色,一般滴鼻點眼的疫苗稀釋液呈藍色,如果雞只舌頭呈藍色,說明免疫接種成功了。
滴鼻點眼免疫過程中,必須對雞只輕拿輕放,不僅可以減輕對雞只造成的傷害,還可以確保雞只將疫苗溶液完全吸收,保持每只雞接種疫苗劑量一致均衡,避免雞只甩頭或放雞過快,將疫苗溶液甩鼻孔或眼睛,對于發生這種現象的雞只,必須及時補充免疫,否則會大大降低疫苗免疫效果,甚至這樣的雞只會成為疾病傳染源。
通常包括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兩種情況,這種方法可以促使雞只盡快產生免疫力,并且能夠保證每只雞獲取均勻一致的疫苗劑量。適用于所有日齡的雞群,疫苗產生抗體維持時間長。但是本方法操作時對雞群產生的應激較大,因為注射部位不準確,能夠引起雞只發生淤血和腫瘤情況,嚴重影響雞只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而且注射免疫需要人工抓雞,費時費力,增加生產成本[2]。
注射免疫一般使用的是油苗,在接種前一天需要從冰箱中拿出來,逐漸恢復到室溫,尤其在冬季必須進行預溫,否則疫苗溫度過低給雞群帶來的免疫應激就會很嚴重。然后認真觀察疫苗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批號、包裝、有無沉淀和異物等,一旦發現失效或沉淀等情況,必須剔除不能使用。在使用前進行充分搖晃,并且接種過程中每經過20min 搖晃一次,避免疫苗沉淀引起免疫接種劑量不均勻。
首先將注射器拆開,膠管和膠墊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用酒精浸泡消毒,注射器和針頭蒸煮30min 高溫消毒。新注射器和針頭也要消毒處理,根據雞群日齡選用相應的型號的針頭接種,一般雛雞選用7 號針頭接種,育成和產蛋雞群使用8 號或9 號針頭接種。并且注射器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準,以免接種劑量發生誤差。準備足夠的針頭,一般每免疫100 只雞要求更換一個針頭,可以避免交叉感染[2]。
皮下注射一般有胸部皮下注射和頸部皮下注射兩種情況,胸部皮下注射時需要將雞只平行放置固定好,用手指將羽毛扒開,針頭呈10~30 度角,從距離胸骨3cm 的部位將疫苗注射進去。保證進針角度、深度和部位應正確,疫苗注射后在皮下能夠形成白色片狀物,注射疫苗后在拔出針頭時需要用手壓住針頭處,幫助疫苗逐漸擴散開來,同時防止疫苗冒出來,而影響免疫接種效果。嚴禁進針太深將疫苗注入肌肉或腹腔內。
頸部皮下注射時,左手將頸部皮膚提起來,右手將雞頭壓低,針頭從頸部后1/3 處進入注射。接種部位一定遠離雞只頭部且與頸部平行,并且將疫苗注入皮膚與肌肉之間的游離層,切忌注入肌肉、神經、血管或骨頭上面,引起雞只頭部腫脹、神經癥狀、嚴重出血或死亡現象。
肌肉注射時,首先抓雞人員將雞只翅膀和雙腿抓牢,胸部朝上固定好雞只,使用短針頭從胸骨外側1/3 處,針頭呈30 度角將疫苗注射進去。進針時如果部位太往前,容易將疫苗注入嗉囊內,太往后又容易傷害肝臟或骨膜,甚至將疫苗注入腹腔內。要求進針深度在0.5~1cm 為宜,尤其是雛雞胸部注射時更需要注意進針深度、角度和部位。疫苗注射后,用手輕輕壓住針頭,避免將疫苗帶出體外。
蛋雞在整個生長周期需要多次注射免疫,大部分都在開產前進行,但是部分疫苗需要在產蛋期進行免疫或補充免疫,如果操作不當會嚴重影響雞群產蛋率,因為蛋雞在抓取過程中發生掙扎,會致使成熟卵泡掉入腹腔中,不僅引起腹膜炎和產蛋率下降,甚至還能夠引起死亡現象。建議產蛋期免疫接種時選擇在晚上進行,將光照關閉,接種人員佩戴頭燈進行操作,這樣雞群相對比較安靜,減少掙扎次數,也便于人員抓取和接種。接種免疫時需要避開酷暑或嚴寒天氣,否則會給雞群帶來更大的應激反應,進而降低免疫效果。為了減少免疫接種造成的應激,在接種前3d 需要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VC,有利于緩解應激反應。另外免疫時間最好在雞群采食完飼料3h 后進行,這樣對雞群產生的應激也相對小一些[3]。
總之,為了提高接種免疫效果,必須按照接種疫苗操作要點來實施,同時管理者必須認真檢查和督促,有利于保證接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接種結束后,將沒有用完的疫苗、疫苗瓶進行焚燒,防止病毒進行傳播和蔓延。對使用過的疫苗滴瓶/注射器、針頭等器具需要用生理鹽水清洗后,再用水蒸煮15min,等待干燥后備用。將所有參加免疫人員的衣服集中起來清洗消毒,最后認真填寫免疫報告,為今后生產管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