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瑩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應急指揮服務中心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2100
應急預案的設計與規劃,是為了能夠在突發公共事件的顯露之初就進行有效的應對與管理,從而顯著降低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與破壞力。而由于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視程度不高,很容易造成應急預案的設計不合理、不科學,難以在實際管理與操作過程中,實現應急預案的作用與成效。而且,沒有進行相應的應急演練,也就不能及時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當突發事件出現后,規劃好的應急預案難以妥善控制住突發事件的破壞程度與范圍,很易造成較大損失;此外,政府也沒有辦法來驗證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使得安全防范能力與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與保障。
應急管理部門的設立,不僅要具備防范風險事故的責任,還需要做好統籌規劃各方資源配置的工作與任務。而正是因為應急管理部門施行責任管理制度,使得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較為繁雜,且肩負的責任、使命以及壓力也較大,部分應急管理工作人員不注重技術與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還用傳統式的管理觀念來應對工作,只注重突發公共事件的管理與控制,卻忽視了突發公共事件預防的重要性與意義,使得預防措施執行不到位,不能落到細處、實處。此外,缺乏獨立支配的應急救援團隊,當突發公共事件出現時,不能及時進行緊急救援與現場管理,并且缺乏對公共防范意識的培養,不能聯合群眾共同預防與應對緊急事件,使得協同聯動能力不足,解決突發事件的速度較慢、成效不佳[1]。
要不斷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能力以及重視性,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準備工作,以有效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幾率。首先,要加強應急演練與規劃,在多次的應急演練中,不斷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作出相應的演練調整與改進,以保障設計出的應急預案在實際操作時更具有高效性與科學性,并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提升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與管控成效。其次,要搭建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信息平臺,要將每次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數據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出相應的規律與特征,并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數據信息分析模型,用以進行風險的預測與警示。此外,要加強人員隊伍的建設,要不斷提升應急隊伍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加強應急知識的學習與應急管理實踐經驗的積累,使得應急隊伍能在突發事件中井然有序的開展救援或者管控工作。要對應急隊伍進行系統性的培訓與管理,不僅僅要對基層應急人員進行全方面的培訓,還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指導與思想教育,要提高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與領導才能,要讓領導干部將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措施精準落實,保障應急管理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與此同時,要不斷完善應急設備管理體系,加強應急管理設備的更新換代,保障檢測、救援等應急設備的先進性、精確性,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并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只有全面地提高公眾的突發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識,加強社會各類群體的參與度,才能有效調動起社會的各種有效資源來共同應對突發事件,以保障人民的安全與財產安全。一方面,要搭建相應的參與平臺,引導各類群體參與到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中,要一改傳統的僅政府部門負責與執行的應急管理模式,將其轉變成由政府部門主導、各類社會群體協同貫徹的應急管理模式,通過擴大管控的范圍、增加貫徹落實的深度,從而達到有效提升應急管理的能力與效率的目的。因此,政府要加強宣傳力度,加強對社會各類群體的深度合作與協調配合,不斷明確責任的劃分與管理,以保障政府部門與社會各界組織能夠在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中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出各自的作用,以保障國家內部環境的安全與穩定,為國家的長久發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與意義,要對應急管理工作中的優秀人才予以表彰,以肯定優秀人才的行為與精神,并通過樹立典范,來進一步引導基層人員主動參與到應急管理工作中,為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注入新動力[2]。
不僅要對突發事件的發生之前進行預防、對發生過程進行管控,還要對應急事后進行妥善的處理與重建,以保障人們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事后重建機制,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區域進行災后重建,要合理調動社會的各項資源,加快災區的規劃與重建,以保障人們的根本需求得到相應的滿足,不僅要注重對群眾的物質支援,更要注重對群眾的精神關懷。其次,要加強重建部分責任的劃分,要設立相應的績效辦法,將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事后管理的成效與工資薪酬相結合,以提高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與積極性,并能保障應急事后管理的質量水平,如若工作人員在重建時出現工作上的重大失誤,還要對其進行相應責任的追究[3]。
公共事件的爆發是一件難以預測與規避的事情,所以,各級政府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不斷落實相應的應急管理措施,并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加強應急管理的規劃與部署,要通過合理的宣傳方式調動起公眾的參與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要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應用與落實,以降低突發公共事件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