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龍翔 閻麗姝
1.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2.青島能源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公共空間是住宅小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上能夠體現出住宅小區的建筑特點,帶給人們良好的居住體驗。在實際使用上,可以為人們創造多元化的精神交流空間和娛樂活動空間,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滿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和行為需求,有效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和精神愉悅度[1]。正因如此,不少消費者在購房時,都會將住宅的公共空間設計作為重要的購房條件。另外,在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的當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空間內,達成住宅宜居性和經濟性的平衡也是住宅公共空間設計的最終目的。設計師通過合理的住宅公共空間設計,能夠實現對住宅建筑布局的合理優化,在滿足人們住房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放松的公共空間,提高人們居住的生活質量。
連廊式住宅建筑之所以是目前公共空間利用率最高的住宅形式,在進行廊道空間設計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雙廊式設計,在保護居民隱私的同時,也能夠達到交往的需求。通過內廊的設計,再配合入戶門廳,就可以達到功能的基本需求,并且隱私性也可以得到保護。對于外廊來說,還可以考慮到增添運動場所,并且還可以提供一個相互交往的空間[2]。
入戶空間設計根據其不同戶型的面積與尺寸限制,在設計方面有不同的布置方案與功能變化,其主要根據家庭成員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功能需要進行創新設計。
智能門鎖是未來家居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智能門鎖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其區別于傳統門鎖的最大優勢在于除了機械鑰匙開鎖外,還可通過指紋、磁卡與密碼開鎖,其基本功能是為了保障居住的安全與開啟門鎖的方便。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智能鎖還添加了智能報警鎖功能。通過信息的互動還可以讓智能門鎖的安全感得以展現,同時解決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與使用場景中的功能需求[3]。入戶空間的功能分析,需充分考慮不同家庭的收納習慣,入戶柜的設計規劃中,也有多種規劃方式,如按類別劃分、按物品使用頻率劃分、按存取方式劃分。定制家具在入戶空間中必須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將需要收納的物品進行詳細劃分,例如常用鞋與換季鞋、家用拖鞋與外出穿的鞋、掛衣區與儲物區的劃分等等。針對不同居住者的需要進行收納劃分是值得深入研究,好的收納劃分不僅能夠節約儲存空間,還能方便出入戶時鞋、物品的拿取等方面。智能入戶鏡能滿足語音新聞播報、音視頻播放等功能需求,具備豐富的多媒體資源,能夠在用戶出門前傳達天氣、日期、交通等信息;同時支持Zig‐Bee/藍牙/WIFI3網互通,實現與智能設備之間的雙向通信和組網,支持燈光、窗簾、音樂等控制。在入戶空間中,給消費者帶來智能空間的控制體驗[4]。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住宅小區采用的都是高層建筑形式,為保障居住者的安全,部分開發商會將住宅建筑的屋頂封閉起來,交于物業管理,只許物業管理人員及房屋維修人員出入,這樣做雖然方便了物業管理,但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部分物業疏于管理,導致屋頂的禁止形同擺設,部分居民或孩子會偷溜到屋頂玩耍,進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基于此,應加強對屋頂活動空間的設計,如在住宅屋頂設置屋頂花園,通過合理的綠植布景,為居民營造出一個可供休憩的休閑場所。同時,屋頂花園在設計上要注意視野的開闊性和空間性,并在屋頂的邊緣區域設置欄桿、警示牌及警報裝置。
小區園林景觀的豐富程度直觀體現了小區居住環境的優劣。人們在選購住宅時,往往會被設計精良且風景優美的園林景觀所吸引。由此可以看出,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目的是為住戶帶來良好的視覺感受和生活享受。因此,小區園林景觀在設計上,除了要注重實用性外,更要注重景觀的優美性。小區園林景觀作為小區公共空間建設的一部分,在設計上要與小區的整體規劃風格相一致,不能為盲目追求所謂的美感,而忽視小區園林景觀與小區整體規劃的相適應性。在設計上,應選用與當地氣候相符,或獨具當地特色的綠植,作為園林景觀首選綠植進行栽種。根據南北氣候區的不同,綠植的選配要因地制宜。南方氣候溫暖,土壤性質偏酸,可以種植喜溫、潮濕的植物,如四季桂花、高山榕、黃花夾竹桃、勒杜鵑等;北方氣候干燥,土壤性質偏弱堿性,可以種植耐旱喜陽的植物,如雪松、地錦、玉蘭、芍藥、海棠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綠植的成活率,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園林景觀中展現當地的地理環境特色,增加地域特色,優化小區的住宅環境。
例如,在水景景觀方面,根據水流速度、流量、落差變化等營造出不同水景。在水流緩慢,淺水的區域設計可以開展水槍戰、攔水筑壩等合作型親子互動的空間;在水面變窄、水流湍急區域設置水磨、水車、水臼等傳統水利設施,增加空間環境的趣味性。在景觀小品方面,可采用“司馬光砸缸”“龜兔賽跑”等寓言故事或名人事跡等進行設計,實現寓教于樂的親子互動,起到教育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總之,住宅公共區域作為人們活動和聯系的重要區域,滿足了交流和休閑時對公共空間的要求。隨著城市土地的日趨緊張,留給人們的公共空間也越來越少。人們對具有文化特色和優美景觀的住宅公共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設計人員必須合理規劃和設計城市住宅公共區域,才能在充分體現現代城市建設規劃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基礎上,推動現代城市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