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斌
東營市筑博建筑咨詢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091
近些年來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軌跡越來越多,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也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在相關的建筑設計活動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建筑行業的發展中應用綠色設計的理念能夠提升其整體的建設水平并促進其進一步發展。再者綠色建筑還能夠幫助居住者生活在更加健康的環境中,因此這一方面內容進行研究是極為必要的。
人類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對待自然的態度出現過幾次大的變化,在最初的原始階段,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得食物,衣物,住處,因此依賴于大自然并順應大自然的諸多變化。而到了科技時代,人類想要征服大自然,使大自然成為自身的助益,所以有了許多濫砍濫伐的現象。而到了近些年,人類從大自然的諸多反饋中明白了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存的,于是人類開始保護大自然,理解大自然。而將綠色設計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中也正是人類對于大自然與人類協調關系的一種探索,是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創新方式。
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之所以能夠成為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主流,是因為這種理念是絕對先進的,是行業發展的一種未來趨勢。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代表了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降低能耗,節約能源為目標,對于能源愈漸緊張的全社會來說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再者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也代表了將各種建筑生產中可能排放到外界環境中的污染物盡可能減少,對于與建筑物息息相關的人類來說,其身心健康將得到更大的保護。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對于提升整個社會的環境質量以及經濟效益有著極大的幫助,對于建筑產業本身的升級創新也能提供寄到的助益,因此,支持該理念并不斷對其進行發揚是絕對正確的做法。
不得不說當今社會各國對于綠色環保理念都是極為重視的,因此與之相關的綠色建筑設計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在對其進行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因為各國環境問題的差異,其具體運用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說英國的環境問題不叫突出,在較早時期就出現過“霧都”的問題,因此英國國民綠色建筑設計方面的思想覺醒得是比較早的,且更加提倡全面參與,通過低成本綠色建筑來對其相關設計進行推行。與英國情況相似的還有日本,日本是典型的島國國家,其自身在土地資源上是比較缺乏的,而存在于土地中的各種能源對其來說就更稀缺了。因此為了幫助自身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科技的研發上,并將這些科技成果應用在了綠色建筑設計方面,在節能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美國方面則是由其政府牽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不同的地域制定不同的節能減排標準來對這一思想進行落實,其在綠色建筑設計方面則更加側重于同股喲密閉隔絕的方式來幫助建筑物實現節能的目標。
我國雖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人口數量也比較多,因此若是從人均資源的角度來看,我國的資源也是相對匱乏的。再者我國本身經濟發展得就比較晚,很多行業到現今為止仍然采用的是粗放的管理及發展方式,所以在節能減排以及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方面還是存在很大不足的。在建筑行業中,因為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各種建筑物瘋狂增加,這一過程中對于建筑資源的利用率也是比較低的,因此必須盡快加速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其中的應用。
建筑工程是一個相對負責且規模較大的項目,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過程中,必須從其全局上來進行考慮,從多個方面,多角度地對其進行考量。既要考慮到建筑工程的節能效果,也要考慮到是實際使用性能,不能本末倒置。比如說在考慮其節能型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沒有做到全面規劃,使用了太多的幕墻,反而浪費了能源并帶來了光污染,這顯然是不符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
我國幅員遼闊的同時其地理環境也是比較復雜的,再者在氣候,地形,環境等方面呈現出比較復雜的多樣性。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借鑒,也不能過于套用模板,還應該對建筑物的地域性進行充分考量。比如說我國北方的氣候比較干燥,寒冷,在進行建筑物節能設計時就可以將窗戶設計得小一些,通過協調窗戶與建筑物體積之間的比例來達到節能的目的。但南方溫度較高,氣候濕潤,是需要多多通風的,因此這一方式在南方顯然是不適用的。
在發展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過程中,需要在重視能源節約的同時開發更多的無污染的新型能源來幫助更好地達成節能減排的目的。比如說當前就有一些建筑物在設計中利用了已經相對成熟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能夠為建筑物提供不少的能源。再者還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圍布置更多的綠色植被,通過自然的方式來調節居住環境,減少空調的使用,也是間接節約能源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在踐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新技術開發與利用,比如說更加高效的建筑設備,更加環保的建筑材料等,幫助建筑工程整體更加綠色環保。
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在建筑工程中應用時并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應該與多個方面相關聯,要考慮到建筑施工的材料,建筑能源的使用,以及整體建筑物的呈現等。因此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物的綠色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其有更加全局性的考慮,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實際的建筑物使用以及具體所在位置,為其選擇更加合適的節能減排方案。再者設計人員還需要注意在建筑物設計中應用新型的無污染能源以及其他節能科技,不斷提升所設計建筑物的“綠色”等級,推動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工程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