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存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營河水利管理處
石羊河(西營河)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東經101°22'~104°04',北緯37°07'~39°27'之間,石羊河水系由多條河流組成,包括大靖河、黃羊河、金塔河、東大河等。這些河流發源于祁連山,出山后呈倒立扇形向北逐漸匯集,至武威市涼州區北海藏河和金塔河交匯處松濤寺斷面起,始稱石羊河,然后過紅崖山流入下游民勤盆地,然后匯入尾閭青土湖,沒于沙漠。
石羊河(西營河)流域屬大陸性溫帶干旱氣候,氣候特點為多風、寒冷、干燥。據武威氣象站觀測資料顯示,年平均氣溫為7.7℃,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二月份,為-29.5℃,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七月份,為38.5℃。多年平均降雨量158.4mm,蒸發量2021.0mm,最大凍土深度142cm。石羊河(西營河)流域從整體上來看,具有干旱少雨的特征,夏季溫度高,較為炎熱,冬季溫度低,干燥寒冷。
西營河流域武威市主要用水戶集中在出山口以下,出山口以上用水對象主要為涼州區西營鎮五溝村居民生產生活,現狀人口1198人,農業灌溉面積440畝。出山口以下取用水主要集中在涼州區的西營灌區、永昌灌區范圍內。
2.1.1 水資源開發利用
(1)農業灌溉
西營河水利管理處將水量分配到干渠、支渠分水口,農民用水戶協會自主管理斗口以下的田間配水。水源以西營河地表徑流為主,地下水補充進行:灌區工業、生活用水水源為西營河地表水,河水經西營水庫調蓄后,流經10.0km的天然河道至西營總干渠道。
(2)非農業用水
西營河非農業用水戶主要由從西營河渠首水源地取水的西營水廠、洪祥水廠供給。西營水廠供水范圍涉及西營鎮、永豐鎮、松樹鎮、懷安鎮、康寧鎮、五和鎮、豐樂鎮和金太陽工業園區;洪祥水廠供水范圍涉及洪祥鎮、雙城鎮和永昌鎮張義村。
(3)西營河專用輸水渠調水
根據《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要求,對于石羊河流域西營河專用輸水渠工程,確定為水資源配置保障工程,根據渠道設計要求,將其引水流量設置為22m2/s。工程等級為I等大(2)型,起點位于西營灌區渠首,終點位于石羊河民勤縣蔡旗斷面,渠道總長50.3km。
(4)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涼州區分灌區分水源水資源使用權配置方案,主要依據的是政府批復的方案,即《石羊河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及2005-2006年度水量調度實施計劃》,與此同時結合水權改革實踐要求,逐年制定方案,涼州區分灌區分水源水資源使用權配置方案,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指導灌區進行水資源優化配置。
2.1.2 飲用水源地保護
西營河現有水源地一處,即西營河渠首水源地。該水源地位于西營鎮二溝村四組,為西營水廠和洪祥水廠取水水源。水源地已經設置了相應的隔離防護網、界樁、警示牌、宣傳牌,目前正在實施重要水源涵養區保護建設項目。武威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在水廠取水口上游100m附近處設置監測斷面,每季度采樣監測一次,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進行評價,現狀水源地水質類別為III類。
2.1.3 節水水平:
工業節水水平:年區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30m2/萬元,未超過《武威市縣級行政區2015年2020年2030年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確定的2015年用水指標。
鄉鎮生活節水水平:石羊河(西營河)流域內農村群眾生活用水主要依靠農村安全飲水項目供水,目前,按照“廁所革命”規劃,農村正在大力推進水廁。
農業灌溉節水水平:截至2016年底,西營灌區已經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8萬畝,與此同時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數也隨之提高,目前的已經提高到0.58,達到了《武威市縣級行政2015年2020年2030年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確定的202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指標要求。
2.1.4 水功能區劃及水域納污容量
由于《甘肅省黃河流域(片)重要江河湖區納污能力核定和分階段限制排污總量控制方案》僅在石羊河干流的石羊河涼州、民勤開發利用區限制排污總量。西營河肅南、涼州農業用水區內目前尚無相關水域納污容量及限制排污總量指標。
2.1.5 入河排污口現狀
目前西營河及石羊河干流河道沿線排污口已經在環保督察中全部封堵。
2.1.6 河道治理現狀
針對石羊河(西營河)運行多年、堤防工程不完善、建設標準低等防洪薄弱環節,近年來,武威市積極探索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洪體系,極大地提高了全流域防災減災能力,綜合防洪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由于河庫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保護范圍不明確,部分水利工程與村組耕地地界不清,權屬不明,涉河建設項目審批不規范、監管不到位,現狀西間上游岸邊建有農家樂(已整改關閉)、度假村(正在整改),部分河段岸邊建有養殖場,侵占河道,涼州區西營河沒有相關的水域岸線利用規劃作為指導,河道目前沒有航運、水上運動、旅游開發等活動。
2.3.1 農業種植及畜禽養殖面源污染防治
雖然多年來農牧部門鼓勵和引導農戶進行有機農業種植,并積極開發緩釋肥等新型肥料,推動促進化肥和農藥的高效安全施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加強。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及監管措施,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依舊不容忽視。
2.3.2 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由于農戶居住分散,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實施難度大,投資額度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僅部分新社區有污水收集管網,原有入河排污口封堵后,污水通過從化糞池拉運至武威供排水集團污水處理廠處理。
2.3.3 工業企業生產污水處理現狀
目前園區正在興建污水處理廠,規劃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園區外企業規模較小,工業類型以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生產廢水較少,企業自行預處理后大部分回用或者由附近農戶拉運灌溉,剩余部分由企業外運至城區集中污水處理廠解決。
全市環境衛生狀況顯著改善,垃圾入河現象顯著減少,流域內現狀無黑臭水體及劣V類水體分布。西營河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處,為西營河渠首水源地,現狀已布設監測點,由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每月進行水質檢測。據2016年監測結果,水質為四類,達標率100%。
石羊河(西營河)產流區地處高寒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帶,植被較好,水土流失較輕。渠道以下由于上游修建了西營水庫,成為季節性河流,有洪為河流,無洪便為干河灘。
3.1.1 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
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強化地方各級政府責任。編制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石羊河(西營河)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及流域各鄉鎮用水效率控制指標,加強用水需求管理,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切實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3.1.2 核定河道納污能力,落實年度入河限制排污總量
核定石羊河(西營河)納污能力,編制河段年度限制排污總量方案。全面排查西營河入河排污口,制定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堅持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落實污染物達標排放要求,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嚴格排污口審批,切實監管入河排污口,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
3.1.3 強化節水型社會建設
加快實施農業、工業和城鄉節水改造,推進節水型單位、學校、企業、灌區等節水型社會載體建設,加強節水主題宣傳活動,推進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工作,堅決遏制用水浪費。農業:按照《甘肅省“十三五”高效節水灌溉實施方案》、《涼州區水利“十三五”規劃》等相關規劃,積極爭取水利項目支持,全面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創建節水型灌區;工業:重點開展化工、食品等高耗水工業行業節水技術改造,推動工業水循環利用。
3.1.4 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建設
按照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技術要求,封閉圍欄,完善防護設施和警示標志;制定水源地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設施建設及公路?;愤\輸管理;宣傳指導保護區內村民科學耕種、合理施肥,并定期進行查看;保護區內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外運。
根據岸線保護與利用要求,落實規劃岸線分區管理要求,強化岸線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開展水域岸線登記和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劃定河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全面開展河道劃線登記、河道管理范圍劃定、水利工程劃界工作,對已經劃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推廣規?;B殖場處理技術,建立糞便污水貯存、處理、無害化處理等配套設施。
3.3.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措施
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主要通過接入鄉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建設農村一體化污水處理站和建設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以鄉鎮行政區域為單元,實行農村污水處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延伸。
3.3.2 農村生活垃圾整治措施
在西營河沿河相關鄉鎮,尤其水庫以上區域,要建設配套收集、清運等基礎設施,配備專門環衛人員、車輛負責收集、轉運河道岸邊垃圾。近村鎮、企業等河庫關鍵地段建設防護設施,設置警示教育牌,禁止堆放垃圾,設置監控設施,監督河道生活垃圾隨意堆棄現象。
3.3.3 恢復河庫水域
采取西營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進行系統修復及治理,清除淤積量208萬m3,清淤面積0.90km2,為當地工農業用水提供供水保障,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保障防洪安全。
3.4.1 河流健康評估
河流健康評估就是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評估結果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河庫管理和保護。在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每年做一個河流健康評估報告,查看河流管理中還存在哪些問題,以更好地為管理者提供服務。
3.4.2 水源涵養區保護建設
采取生態移民搬遷、大力實施生態工程建設、進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著力構建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區生態安全體系等綜合治理措施。
3.5.1 強化河流系統治理
加大重點地區保護力度,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的治理。加大水源涵養區、生態敏感區等水生態保護力度,制定此類重點地區水生態保護方案。加大重點治理區生態保護綜合治理以及生態修復力度,落實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嚴格控制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認真組織實施國家批準的流域綜合規劃、流域防洪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岸線利用管理規劃。
3.5.2 建立健全河流管理保護制度
依據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完善涉河建設項目管理、水域和岸線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域占用補償和岸線有償使用等制度體系,做到西營河管理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5.3 加大河流管理保護執法監管力度
建立河長信息、河庫狀況、河庫管護績效數據庫,構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運轉高效的管理平臺。建立政府主導、水利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執法合力,相關職能部門和流域范圍內的鄉鎮部門積極聯動,信息共享,嚴厲打擊流域內一切環境違法行為。
綜上所述,在河流管理過程中,應基于河流生態現狀,根據相關規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河流區域的生態管理,加強沿岸生態環境保護,切實解決河流生態發展過程中的一切問題,從而促進我國河流生態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