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煦
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北京 100010
林業是支持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而林業發展過程中,對于森林資源的依賴性很強。但是森林資源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病蟲害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對林業發展帶來新的要求。因為森林病蟲害的持續變異和發展,進行防治存在一定難題。因此林業部門需要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和原因進行詳細分析,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提高病蟲害防治成效,以此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部門更重視林業產業的發展,忽視了森林資源管理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大部分林業企業更重視森林資源的開發,忽視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或者采取的保護機制不到位,成效不高;相關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機制,導致工作開展不順利。再加上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不足,無法分工明確地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整體性不足,導致某類病蟲害在這個地區得到控制,但在另一個地區形成流行。另外就是,大部分森林的面積都很大,而防治意識又不足,無法做到區域性協同防治,所以導致病蟲害很難被掐滅,而是暫時性控制,再次遇到良好條件又會卷土重來[1]。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長期處于水平較低的階段,政府也就相應的減少對森林建設的投入,這導致政府對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投入的資金遠不能滿足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所需。由于森林病蟲害會不斷變異進化,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防治森林病蟲害,需要不斷進行研發,創新病蟲害防治技術。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去研發病蟲害防治技術,導致最終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雖然目前防治森林病蟲害技術的主要理論比較落后,沒有創新性,涉及的范圍也比較狹窄,無法滿足現階段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建設的需求,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由于森林病蟲害呈多樣性發展,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2]。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以省域為單位,以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宣傳彰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營造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氛圍。引導相關工作人員主動積極地投入到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結合病蟲害防治,加快造林綠化,使森林的總體質量得到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新時期的林業發展目標為導向,充分意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艱巨性,廣泛宣傳,促進業內乃至全社會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視。近年來興起的螞蟻森林計劃,通過發動社會力量投入森林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建立病蟲害防治計劃,使普通民眾意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促進全社會的力量投入到病蟲害防治,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森林管理質量[3]。
現階段,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依然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大多數病蟲害防治工作需要人工來完成。例如在進行森林病蟲害藥物防控工作過程中,需要防治人員全面掌握化學藥物的具體使用方法和使用方式,確保藥物劑量達標,濃度合理,應用范圍恰當。這就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要定期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在森林病蟲害防控過程中,整個病蟲害防治工作小組在上課之前均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嚴格選拔,保障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過關,能勝任和處理林間的極端和突發問題。此外應定期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開展評估和績效考核,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賞罰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控過程中,應領會國家提出的關于林業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便對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防治方案作出周期性的調整,進一步優化防治效果。
在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防治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采用單一的手段進行防治,還要針對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結合森林生態系統的現狀,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特別是我國的生態環境物種多樣性豐富,植物種類繁多,因此病蟲害也具有多樣性,采取單一的防治手段很難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技術要從思想和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創新改革。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主要在于防,因此要首先做好防護工作,減少或避免植物受到損害,降低森林病蟲害爆發時對森林生態系統的不良影響[4]。
一方面是增加對人員和設備使用的投入,增加設備設施采購資金,提高林業人員的福利待遇水平,同時聘請專業的林業技術人員開展這項工作。另一方面是增加科研投入,鼓勵科研院所、企業等進行先進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發,研究出更有效的技術,比如生物靶向藥物的研究;加強森林資源的建設,特別是對人工單純林,要增加植物種類,從本身的生態系統方面加強病蟲害的預防。
森林病蟲害是影響森林質量以及林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需要做好防治。地方政府和林業企業要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引發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減少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