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規劃總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72
將BIM 技術應用于建筑電氣設計中,能夠促使相關設計工作者對設計內容進行可視化的處理,在設計師能夠全方位分析設計空間的情況,從而根據相關設計要求促使設計能夠以形象和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除此之外,相關設計者還可以及時針對設計中存在的不足等設計問題來進行相應調整和改進,科學布設電氣設備和線路,能夠合理應用當前已有的空間資源來高效率完成建筑電氣設計提出的設計要求和目標。
在進行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不論是業主、設計還是施工等其他相關參與方而言,其中都存在一定的協調和需要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內容。在進行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因設計師之間的專業不同,產生溝通方面的問題,出現各專業之間碰撞問題[1]。但通過運用BIM 技術本身具有的協調性應用優勢就能夠很好的改善上述問題,換句話說,通過運用BIM 建筑信息模型能夠在正式開展建筑施工作業前協調各專業之間可能存在的碰撞問題,并聲稱相應的協調數據信息,幫助各單位根據數據信息來解決問題。
若獲取到的數據信息準確性低,就會導致最終的優化結果不夠合理,而通過BIM 建筑信息模型所提供的各項數據信息,其中主要有幾何、物理、規則等等信息,同時還可以為設計提供建筑物發生變化后實際存在的各項數據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復雜性,這也就使得相關參與工作人們依靠自身能力無法切實掌握相關信息,這就需要通過BIM 技術的應用優勢為其提供技術性的幫助。
在進行建筑信息模型建立時需要用到大量族,因此這就需要BIM 針對建筑電氣設計需求建立相應的電氣族庫,并對當前電氣工程專業在進行實際操作時的規范標準和章程進行全面掌握,以此為基礎來分析上游和下游的數據要求,進而敲定其中所用的電氣族庫的基本屬性[2]。如果需要構建電氣族庫,應要求電氣設計者明確其中各項數據信息、族庫特征、參數以及具體情況,然后根據開展電氣設計的流程進行,從根本上確保最終設計出來的建筑電氣設計方案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在正式進行建筑電氣平面設計前,相關設計者經常將RevitMEP 和BIM 技術兩者結合起來開展設計工作,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進一步優化建筑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照明、動力配電、防雷接地保護裝置等一些重要系統的設計,以此促使整個建筑電氣設計方案中的設備布置更加科學[3]。除以上之外,RevitMEP 和BIM 技術兩者結合起來使用,還可幫助設計者更充分的利用電氣族庫,通過將電氣族相關數據參數信息傳輸至RevitMEP 中,能夠在最快時間內設計相應的建筑電氣平面設計方案,減少設計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提升電氣數據信息的準確率,為之后的施工作業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就以往傳統模式下的建筑電氣設計工作而言,因其中所運用的各項電氣設計工具不能其實根據專業工作人員的工作實際來實現協調處理,這種情況下也就使得在進行實際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參與建筑電氣設計的工作者根據自身專業來進行圖紙設計工作,沒有將其他專業對圖紙設計方面的要求考慮其中,這就導致最終設計出來的設計與工程實際需求兩者存在不符情況,產生并管線穿梁或打架等情況發生,基于此,這就需要借助BIM 技術的特有的協調功能來構建專業設計平臺,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建筑電氣設計工作效率,同時解決各專業在設計過程中產生的碰撞問題。
對于碰撞方面所產生的問題而言,在進行實際檢查時,應該提前進行土建以及安裝的專業模型,然后再借助BIM 系統來對其開展其中是否存在碰撞問題進行檢查,并出具相應的檢查報告,相關設計部門就會根據該報告來優化設計模型。將完成優化處理后的BIM 模型為基礎來展示專業之間存在的布線、交叉等情況,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將機電安裝全過程綜合起來進行布置,以此保證所有管線在布置上的精準性,減少因盲目開展施工作業產生的不利風險,對提升整個工程施工效率而言具有積極性意義。
就當前大部分設計院工作能力來看,還沒有達成完成交付純模型這一目標,還是需要出具相應二維圖紙,以此來完成建筑電氣模型設計,同時在對模型進行可視化展示、專業協調以及設計優化之后,還需要將相應的模型以圖形的方式發布出來,自動生成相應圖紙目錄以及電氣設備明細表,同時根據工程實際明確電氣設備和橋架、管線和系統之間存在的關聯性,以上都在很大程度上為之后的施工作業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雖然當前我國BIM 技術的應用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相關企業應該加大對BIM 技術的應用和研發力度,不斷強化自身的BIM 技術應用水平,相比較于以往傳統模式下的建筑電氣設計方法而言,BIM 技術的特點主要在于通過圖像并對其進行不斷完善,能夠直觀看到整個建筑電氣設計的細節部分,具有很好的應用意義,但其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相關人員加大研究,旨在進一步強化我國建筑電氣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