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豐北 徐州醫科大學 體育部
興趣主要是指個體探索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相關心理學家認為有興趣的工作更容易獲得更大的成果。而沒有興趣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忽視興趣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一味的且單方面的實施教學活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不利于課程的有序實施。因此,現代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在明確教學改革要求下,立足全局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并針對新的規劃教學內容,使籃球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體會運動樂趣,并掌握籃球的技能。
興趣作為促進學習行為產生的主要動能,興趣感召下學生學習更為高效。特別是對于籃球這門身體參與的體育運動,只有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到樂趣,才能真正的投入其中,通過系統化的練習實現自身籃球技能的持續性提升。因此,籃球教學需要以改善學生身體狀況為根本,著重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同感,利用更加靈活且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情,使學生形成終身運動的習慣。然而,受到我國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體育運動教學實施的目標為強化學生身體機能,并以獲得更高的學科成績為目標,落實規劃好的教學計劃。這種相對固定的教學方法,不但面向學生群體范圍過小,無法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需要,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還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陷入到被動學習的狀態中,不能認識到籃球運動的價值。鑒于這種教學現狀,根據新時期下體育教育改革的要求,構建全新的籃球教學模式,可緩解這種教學活動和學習需求間的矛盾,實現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培養出更多高素養的籃球運動人才。
籃球教學理念直接對運動實施效果產生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是決定著課程開展的質量。然而,當前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仍存在籃球教師思想認知落后,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認知存在偏差等問題。在課程實踐中以培養學生素養和籃球技能為主,教學流程為示范性的演示運球、上籃、投籃等技術動作,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練習,在學生獲得一定的運動基礎后,就安排學生展開對抗和競賽。這種集體性的教學模式,對于部分籃球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在自身學習基礎不夠扎實,各方面技能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就展開競賽和對抗,會加重學生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籃球運動興趣,對籃球教學的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現階段,籃球教學改革的全面啟動后,雖然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前籃球教學現狀,但是在課程考核評價方面,還未根據具體的教學發展趨勢,作出具體的改變。造成教學考核體系不適應教學工作,存在著體系內容不完善,創新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為以項目考核為主,且考核的重點集中在運動技能上,忽視對教學過程的考察。所產生的考核結果,只能反映出學生在專業技能上發展的情況,不能體現出學生的學生的學習態度,無法反映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難以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興趣。這種考核評價方法輻射范圍較為狹窄,落實考核活動的態度不夠嚴謹,不但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還難以發揮考核反作用于教學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對籃球教學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利于籃球的推廣和普及。
在籃球教學中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籃球興趣,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因為在以往的籃球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多數以技術分解為主,引導學生模仿自己的技術動作來完成知識傳授任務。此種教學方法雖具有一定的直觀性與實踐性優勢,但如果教師所展示的技術動作不夠規范,或存在不足之處,則很容易將不規范的技術動作要點傳授給學生,而增加學生后期學習難度,甚至會降低學生籃球興趣。所以,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籃球專業教師首先應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設施來輔助完成籃球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籃球技能的相關視頻,借助視頻快進、后退、暫停、重復播放等功能,為學生詳細講解籃球技能要點。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籃球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完成籃球技能學習任務。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從NBA比賽中截取一段典型的比賽錄像,利用多媒體與學生一起觀看和欣賞。并利用多媒體的輔助動畫效果將錄像中的籃球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引導學生一邊觀看比賽錄像一邊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以便于高質量完成籃球教學任務。其次,還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些國內外精彩籃球比賽,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利用籃球教材講述不同國家籃球運動的發展歷史,讓學生知道籃球運動是怎樣發展而成的,深刻了解籃球運動中蘊含的體育精神,有利于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體育精神與素養。
法國知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明確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是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激發學生籃球興趣,應積極采用籃球比賽教學法,適當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學活動當中,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欲望,促使他們主動去創造成功的條件,成為推動其參與學習的驅動力。同時,在籃球比賽活動中還可激發學生進取精神與團隊協作意識。因為大多數學生通常會為了獲得比賽勝利而全力以赴,在小組合作學習下全身心投入到比賽中,通過雙方斗智斗勇、你來我往,來提高自身籃球技能與戰術水平,并享受籃球競技帶來的快樂,從而促使學生真正愛上籃球運動。基于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專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個體差異情況,將其科學劃分為籃球競技小組,在人員安排上要注意參賽雙方實力均衡,保證籃球比賽活動的公平公正。然后,設置激勵與獎懲機制,對于獲勝的一方可給予實質性獎勵,而失敗的一方則應加強訓練,針對性安排后期訓練任務等,來提高學生求勝欲望與參與積極性。另外,為了保證男生女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可采取男生書球隊下場,女生贏球隊下場的方式進行比賽,既有利于激發男學生求勝欲望,也可滿足女學生好靜不好動、身體素質及體能等方面的需要,以此來形成公平競爭機制。
傳統且單一的籃球教學模式是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欲望的。所以,本專業教師應針對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趣味十足的游戲活動這一性格特點,改變單調枯燥、一成不變的籃球練習方法,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情況與心理特點,積極采用游戲是教學模式,適當增加一些課堂小游戲。將枯燥的籃球訓練活動轉變為趣味十足的游戲活動,來培養學生籃球運動興趣與堅強的意志力,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采用“運球互指”與“運傳搶”兩種游戲方式展開教學。首先,運球互指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在籃球場中規劃出固定場地,由三人站在場地中間,每人一球,在場地內運球,運球的同時拍擊別人的球。如果將他人的球拍掉或逼出場外,將視為獲勝,反之自己的球被拍掉或運球停止、運球失誤等則視為失敗,需要離開場地由其他同學補進,繼續游戲。其次,運傳搶游戲的開展,指的是在籃球場內規劃出一進去,將班級學生按個體差異情況科學化分為兩隊,每隊人數限制在4~6人左右,男女人數均等。每隊只許一名接球隊員站在禁區內,其余任何人不得進入,由對立面球員通過運球和傳球的方式組織進攻,設法將本隊球傳給禁區內的接球員。接球員接到球后該隊獲得一分,到達規定時間后獲得分數越高者方為勝利。通過采取此類游戲式教學模式,既能夠培養學生籃球興趣,充分調動其參與籃球教學的主觀能動性與自覺性,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還可促使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與學習興趣,主動接受益智、健身教育,為自己今后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籃球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專業技能較強的技術型人才,而實現這一目標除實施教學改革計劃,更需要學生配合教學工作,以較強的教學積極性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然而,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籃球教學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評價考核方式難以為教學活動提供參考等問題。為此,需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引入游戲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并改善學生對籃球刻板的印象,從運動中獲得成就感,感受到籃球帶來的快樂,逐步形成正確的運動思想,促進籃球教學成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