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良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是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體育課程體系是否完善、高效直接影響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此,嘗試將舞龍舞獅運用到體育課堂的實踐中,讓舞龍舞獅可以在體育課堂得到綻放。作為傳統體育項目,舞龍舞獅運動的特色鮮明,對大學生感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顯著效果。
舞龍舞獅作為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該運動的歷史悠久。伴隨著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改革,傳統體育項目逐漸走入到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中。以舞龍舞獅為例,其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上的實踐效果如何,還需要具體分析。
在職業院校的體育課堂上舞龍舞獅課程是新內容,圍繞舞龍舞獅的課程體系并未生成,在這種情況下導致舞龍舞獅的實施效果受到影響。缺少課程體系的支撐,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之上采取的教學內容是以同質化的內容為主,缺少創新性和針對性,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較為枯燥,缺少實踐活動來提供支持。從這一點看,舞龍舞獅的課程體系不完善問題擺在眼前[1]。
舞龍舞獅對于場地方面有一定的要求,當前職業院校由于對舞龍舞獅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并未安排專業場地開展舞龍舞獅的教學,場地的隨意性也導致學生對舞龍舞獅的認知出現問題。除此之外,師資資源是保證舞龍舞獅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綻放的根本,教師對舞龍舞獅的理解情況如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從實際情況看,場地、師資資源儲備不足的問題擺在眼前[2]。
舞龍舞獅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上的綻放有其顯著價值,一方面豐富職業院校體育課堂內容,另一方面有利于舞龍舞獅運動的傳承和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課堂內容可選項目較多,學生可以根據喜好去選擇不同的體育選修課程,但由于學校在體育課程創新上做的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無法被新穎的體育課程吸引,導致體育鍛煉和參與熱情下降,導致職業院校體育課堂內容的有效性不足。而舞龍舞獅運動的融入,打開了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的創新發展新局面。作為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舞龍舞獅擁有悠久歷史,群眾基礎廣泛,活動中充分展現出運動本身的力與美和古代人的智慧,該運動集健身、觀賞和競技功能于一體。總之,作為全新的體育項目類型,舞龍舞獅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上的運用豐富了職業院校體育課堂內容,為學生帶來新的選擇[3]。
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舞龍舞獅項目則是其中之一,體現著民族精神,深受人們的熱愛和歡迎。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舞龍舞獅的傳承和發展面臨困難,為了充分展現出舞龍舞獅項目的價值,利用高職院校這一平臺,傳承和發展舞龍舞獅運動項目,為舞龍舞獅運動的長遠發展服務。只有學生充分了解舞龍舞獅運動,并對舞龍舞獅運動文化價值有更充分的了解,才能夠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人,參與到舞龍舞獅運動的傳承與實踐中,為舞龍舞獅運動的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舞龍舞獅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的綻放,前提則是要職業院校以及體育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充分肯定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并進一步完善舞龍舞獅課程體系,推進校本課程的建設與生成,通過資源保障最終為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的成長服務[4]。
思想觀念的轉變決定行動力,在高職院校推廣舞龍舞獅運動,前提則是要高職院校和體育教師充分肯定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并為其提供支持。
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充分意識到當前體育課堂實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對職業院校內的體育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調查,得出調查結論。舞龍舞獅項目引入高職院校體育課堂,豐富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內容。高職院校要針對該運動提高重視程度,并為其提供政策、資源上的傾斜,在思想層面肯定舞龍舞獅運動,勢必為職業院校舞龍舞獅課程的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不斷接觸舞龍舞獅運動項目。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負責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將關注焦點聚焦于此,則需要不斷去接觸和探索新的體育運動項目,以此來為高職院校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舞龍舞獅運動的特殊性,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舞龍舞獅運動的歷史背景,并對學校現有的場地條件、基礎資源儲備、舞龍舞獅文化氛圍等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并論證舞龍舞獅進校園是否可行。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執行者,對舞龍舞獅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則能夠圍繞舞龍舞獅運動形成教學方案,不斷開發有利于舞龍舞獅運動實施的基礎環境,最終讓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呈現[5]。
在高職院校的發展實踐中,學生的職業技能始終是關注的焦點,忽略對高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提高對舞龍舞獅運動的關注度,則勢必會激活學生的身心健康素養,讓學生的成長環境得到進一步的革新與優化,并充分意識到民族傳統體育的獨特魅力,讓舞龍舞獅運動可以在校園環境中得到推廣和傳承。
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可供學生選擇的項目有限,導致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枯燥的模式也很難實現自我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高職院校積極開發優質的體育課程資源,以此來供學生進行選擇。
首先,做好前期資源整合,論證舞龍舞獅課程開發可行性。學校提供開放性的課程開發環境,激活體育教師的課程開發積極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開發舞龍舞獅課程服務。教師要整合教學資源,包括理論資料、實踐資料等等,編寫舞龍舞獅課堂方案,用以開展教學實踐。在教學方案形成之后,結合資源儲備的基本情況,形成完善、系統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框架。
其次,著手編制舞龍舞獅教材。舞龍舞獅課程的開發和實踐需要舞龍舞獅教材的支撐,高職院校要整合師資力量,著手進行舞龍舞獅教材的開發。在教材編寫的過程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根據現有資源的儲備情況做好內容的調整。如舞龍舞獅教材的生成,要建立理論框架和基礎方案,包括舞龍舞獅的背景介紹、舞龍舞獅的理論和舞龍舞獅的實踐技巧等。教材作為學生認識舞龍舞獅的主要渠道,教材內容是否完善、具體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反復論證舞龍舞獅校本教材是否有效,確保舞龍舞獅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得到推動[6]。
最后,開展舞龍舞獅課程實踐。在舞龍舞獅的校本課程實踐中,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為確保學生在參與舞龍舞獅實踐前能夠得到充分熱身,可以結合舞龍舞獅的動作特點和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通過“走梅花樁”的方式進行熱身實踐,將舞龍舞獅的基本動作作為熱身環節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得到充分熱身的基礎之上,也可以強化對舞龍舞獅運動的正確認識。在完成前期的熱身活動之后,進入到舞龍舞獅的實踐教學階段。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對舞龍舞獅運動本身較為陌生,在舞龍舞獅內容的呈現上,依靠舞龍舞獅校本教材展開,同樣還需要根據教學重點對內容進行重新安排,如設計教學短視頻資源,讓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渠道獲得短視頻學習資源,自主進行舞龍舞獅的學習活動,整個過程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讓舞龍舞獅的教學環境得到更新。在教學方法上,由于舞龍舞獅對于學生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視頻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掌握舞龍舞獅運動的精華,以服裝道具的提供,讓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體驗;最后,對學生的活動過程給予高度的肯定,讓舞龍舞獅運動的魅力彰顯出來。從校本課程的實施全過程看,重點是以學生的體驗為主,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空間的進一步優化,讓舞龍舞獅得到滲透。
高職院校舞龍舞獅在體育課堂綻放,需要優質的師資隊伍和完善的資源保障。在高質量師資隊伍的建設上,高職院校采取“走出去,引進來”戰略。走出去目的是讓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多渠道實現自主學習,接觸舞龍舞獅運動,并能夠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挖掘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和魅力,做好內容的開發,使得舞龍舞獅教學環境得到改善。引進來指的是引進舞龍舞獅的專業教師,彌補當前高職院校舞龍舞獅師資隊伍質量偏低的情況,增強高職院校學生舞龍舞獅運動體驗。除此之外,還可以嘗試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高職院校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包括舞龍舞獅道具、服裝的采購等等,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舞龍舞獅運動的濃郁氛圍,獲得良好的體育學習體驗。
舞龍舞獅運動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綻放,還需要積極營造舞龍舞獅的氛圍環境,讓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凸顯出來。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宣傳渠道,如校園板報、廣播等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賬號等等發布有關于舞龍舞獅運動的相關視頻、資訊等等,讓學生可以接觸到舞龍舞獅運動內容,通過碎片化的學習對舞龍舞獅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為舞龍舞獅課堂的構建提供堅實保障;學校可以嘗試開發舞龍舞獅運動,如以校內班級為單位的舞龍舞獅活動,又或者是校際的舞龍舞獅活動等等,為廣大高職院校學生提供舞龍舞獅的運動空間,使得舞龍舞獅運動得以有序展開,在實踐體驗中培養運動樂趣,感知舞龍舞獅運動的獨特魅力,成為舞龍舞獅運動的傳承人,為民族傳統體育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實踐中發現傳統體育所處位置較為“尷尬”,表現為圍繞傳統民族體育的課程并未建立,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感興趣程度不足。舞龍舞獅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精華,為了讓舞龍舞獅在職業院校的體育課堂得到綻放,嘗試搭建舞龍舞獅的推廣方案,通過轉變思想觀念,肯定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搭建舞龍舞獅運動的校本課程方案,最終讓高職院校學生對舞龍舞獅運動有正確認知,積極參與其中并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