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習近平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一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可以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加速融合,幫助市場主體重構組織模式,實現跨界發展,打破時空限制,延伸產業鏈條,暢通國內外經濟循環。二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習近平指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盡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要全面推進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重點突破關鍵軟件,推動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升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習近平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要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聚焦戰略前沿和制高點領域,立足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增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完善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加速產品和服務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