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濤,楊國智,李娟,趙云,趙蘭
(1.紅河職業技術學院云南紅河 661199;2.云南省紅河州農業學校 云南紅河 661199)
牛瘤胃臌氣,在民間中獸醫上稱“氣脹”,又叫“肚子脹”,此病是因患畜過量采食易于發酵的飼料,如開花前的苜蓿、露水草、帶霜水的青綠飼料、新鮮豌豆莖葉、馬鈴薯葉以及已霉變的青貯飼料,這些飼料在胃內迅速發酵,產生大量氣體,而機體對氣體的吸收與排出發生障礙,引起胃壁膨脹,氣體在瘤胃和網胃內迅速積聚,膈與胸腔臟器受到壓迫,引起呼吸極度困難,腹圍急劇膨大為特征的一種疾病。本病多發生于牛和綿羊,山羊少見。舍飼轉為放牧時易發,尤其是在牧草茂盛的夏季放牧時,可導致大群牛、羊同時發病[1]。
屏邊縣新華鄉農村某一養牛戶,家里養有本地水牛9 頭,其中有1 頭出現病癥,病牛年齡2 歲左右,出現病癥1d,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不吃料、肚子氣脹、腹痛不安、頻繁起臥、哞叫、不斷回頭顧腹、搖尾、有時用后肢踢腹的現象。
檢查病牛的腹部,發現其腹圍明顯增大,尤其以左肷部凸起較為明顯,叩診瘤胃緊張而有鼓音。病牛食欲廢絕、反芻和噯氣基本停止,瘤胃蠕動較弱,呼吸急促、困難,表現出頭頸伸直,前肢張開,張口伸舌,口中流出多量混有泡沫的口水,呼吸達60~70 次/min,體溫變化不明顯。病牛初期有少量稀軟的糞便排出,后期排糞停止。
經詢問畜主,病發的前一天給牛飼喂大量新鮮的豌豆藤,并且在牛舍內的料槽內還有少量剩余的新鮮豌豆藤。新鮮的豌豆藤為豆科類農作物,牛大量采食極易引起瘤胃臌氣。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的檢查診斷,即可確診為牛瘤胃臌氣病。
此病一旦確診就應當立即進行治療,否則容易發生急性瘤胃臌氣導致窒息死亡,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排氣減壓、制酵,除去瘤胃內的有害內容物和恢復前胃機能。
3.1.1 瘤胃穿刺排氣對于較嚴重的急性臌氣,在牛的左肷部三角窩中央剃毛,碘酊消毒,切開皮膚1~2cm,手持套管針對準對側肘頭方向刺入瘤胃,拔出針芯,并實施間斷性放氣,然后再拔出套管針,穿刺部位用碘酊充分消毒。
3.1.2 機械性壓迫排氣對于較輕的臌氣,可將患牛置立于斜坡上,使頭部位置高于后軀,用力按摩瘤胃或用涂有松節油的木棒(也可用椿樹枝),橫置于口內,兩端露出口角之外,以細繩系緊,并縛于兩側角基部,再趨趕著不斷地走動,讓其患畜不斷咀嚼而促進噯氣。
3.2.1 制酵緩瀉放氣只能緩解呼吸困難,防止窒息死亡,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需給予制酵緩瀉藥進行治療:①藥方一(土偏方):大蒜300~500g(剝皮后搗碎),草果300g(研細),酒精50mL,菜籽油500mL,水500mL,混合后一次性灌服。此方對于農村養殖戶易于配制,簡單適用,并且有較好的治療效果。②藥方二:魚石脂15g,松節油20~30mL,酒精30~50mL,加溫水600~1,000mL,混合后一次性灌服。
3.2.2 恢復前胃機能經過1~2d 排氣減壓、制酵緩瀉治療后,牛瘤胃臌氣癥狀基本可消除,此時應進行前胃機能的恢復和調理,可用大蒜酊40~100mL,大黃酊40~80mL,苦味酊50~100mL,橙皮酊30~60mL,姜酊20~50mL,灌服,1 次/d,連用3d。
在日常飼喂中,飼料是造成牛瘤胃臌氣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大量易發酵的新鮮肥嫩多汁豆科牧草或青草飼料為主,如新鮮苜蓿、三葉草、豌豆藤、苕子、紫云英、豆科種子、作物的幼苗、沾有露水或雨水的青草等。因此,要隨時關注牛的采食情況,在飼喂豆類農作物和豆科類牧草時,一定要控制好其飼喂量,不可給牛過量采食,或者對其進行晾曬加工,并混合一定比例的干稻草或秸稈后再進行飼喂,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牛瘤胃臌氣。
牛胃部疾病的發生往往與飼養管理有關,要堅持“養重于防”的飼養原則,做到科學飼養,預防為主,多給予質量高、符合衛生要求標準的全價日糧,不飼喂發霉、腐敗的飼料,以及品質不良的青貯料;飼喂要有規律,做到定時定量,不能突然改變;加強圈舍衛生消毒,保持通風,盡量避免各種應激因素對牛的影響;使役要合理,舍養牛每天應到運動場作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2]。
治療康復后的牛要加強護理和觀察,可進行隔離飼養,一般治療后3d 內要嚴格控制飼料的攝入量,避免采食過多和過飽,杜絕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同時要防止與其它牛打架或摔傷,保證充足的休息,以防止瘤胃臌氣復發[3]。
在牛的日常飼養中,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藥,如麥芽、木香、山楂、厚樸、陳皮等,以調理牛的消化功能和胃功能,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牛瘤胃臌氣或其他胃部疾病的發生。
牛的瘤胃臌氣在農村養牛業中時有發生,特別是對于一些偏遠的山區農村,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又缺少專業的獸醫工作人員,往往很多病牛都是因為醫治不及時而導致死亡,給廣大農村養牛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筆者通過本次牛病的診治經歷有幾點體會:①要結合牛的喂料情況,準確地進行疾病診斷;②要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③養殖戶應該加強自我學習,掌握一定的科學飼養管理知識,做到平時預防,減少各種牛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損失;④牛瘤胃臌氣雖然發病率高,但診斷治療容易掌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幫助農戶治療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把該病簡單的診斷、治療方法和科學飼養管理知識,對養殖戶進行宣傳和培訓,這樣才能給農民帶來更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