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玲俊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東街道辦事處
通過實際調查發現,柔性管理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人性化程度比較高,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當中應用柔性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員工對單位的熱愛,而且管理人員和員工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親密,在單位內部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柔性管理將重心放在了員工主體地位當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來對員工不同時期的心理和行為規律進行充分分析,員工在這種模式當中可以進行積極且主動的學習,嚴格按照單位規章制度來開展各項基本工作,員工自覺地遵守紀律,在日常工作當中可以充分發揮出其自我價值。另外,不需要依賴權利是柔性管理最重要的特點,事業單位應用這種管理模式可以達到良好效果。
隨著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開發的不斷深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建設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要建設服務型事業單位,更好地提高人力資源效率,就必須對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必須適應時代的步伐,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改變傳統的剛性和硬性管理,堅持人本主義原則,更加專注于柔性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講,柔性管理就是要在尊重和理解人的基礎上,以管理的柔性化來激發個體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充分發揮事業單位每個員工的自我價值和潛能,不斷提高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
當前,許多事業單位仍然采用強制手段來處理管理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經常動用權力來管理,并采取行政措施來執行和落實,這種方式嚴重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而柔性管理基于則是對人類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研究,采用非強制性方法,以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用人性化的溝通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有意識行為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點是采取以人為本的方法,利用柔性管理的方式,以個性化管理滿足員工的高層次需求,營造良好的心理、文化和精神氛圍,并增強內在的高層次管理水平。柔性管理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模式,本質上是一種以員工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強調了人們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通常情況下,柔性管理不依靠權力的影響,而是依靠員工的心理過程,依靠員工從內心深處激發的主動性、內在潛力和創造精神。這種轉換過程需要時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尊重和滿足員工需求是精神層面的客觀需要,鼓勵事業單位員工在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它的最大特點是它不依靠發布命令和強制手段等外部力量,而是依靠民主管理來從內心深處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從而使員工真正感到舒適,從而全身心致力于事業單位的建設。
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增強事業單位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從實際作用看,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潤滑劑,是事業單位傳統管理工作的改進和提升,只有積極探索柔性管理的規律,科學地掌握發揮內在動力方法,才能保證更好地組織落實,并提高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工作的整體水平。
榜樣的作用是無形的,因此我們應該在組織管理中做好自身,起到表率作用。良好的形象和實際的行動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引導。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表率作用能夠大大提高管理的威信力,同時管理者還可以樹立良好的形象。通常來講,員工接受管理時,不僅要傾聽管理者所說的話,而且還會觀察管理者的行為。因此,作為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自覺樹立良好形象,樹立行為榜樣,做到嚴格自律,不斷提升自己。否則,就不可能做好柔性管理。
事業單位員工認知、行為和環境發生變化時,管理人員應該及時采取精神激勵措施來滿足引導員工,以柔性管理的方式,對員工進行協調和疏導,幫助制定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努力實現個人和組織需求的和諧統一。比如說,當工作、住房和其他需求與可能的滿足感發生沖突時,必須引導他們積極關注自己的合理需求,并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幫助解決這些需求;當出現故障或處于困境中時,經理必須及時表現出一種關心、熱情和理解的態度,以貼心的電話、坦率的談話甚至是親密的手勢,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激勵員工消除心理壓力,擺脫困境,及時轉變積極因素,是行為的動力,達到理想的激勵效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事業單位面臨的形勢和要求發生了新的變化,員工的思想出現了新的特征。從目前來看,事業單位員工思想開放,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追求民主平等,并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希望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力,不喜歡鎮壓和克制,不愿接受簡單粗魯的管理等。盡管個體管理者在教育和管理事業單位時很謙虛,但多數方法還是比較簡單,并且習慣于傳統方式處理問題。在某些事業單位中,民主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民主渠道也沒有得到暢通。因此要求事業單位管理者適應形勢需要,加深民主意識,搞好民主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部門要繼承和發揚黨組織優良傳統,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民主管理的特點和規律,建立與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民主管理機制,通過柔性管理,實現民主公平,激發員工積極性。
柔性管理既不是由組織規定的,也不是由上級所指派的,而是由管理者自身素質和管理方式決定的。柔性管理并不是強制性管理,而是基于管理者自身素養,也取決于其對管理的認識。具有優秀素質和道德品質的管理者可以使人們尊重和擁護,能夠讓廣大員工信服,更可以使員工跟隨共同干事創業。對此,管理人員要有長遠的目光、開闊的胸襟、豐富的管理知識與才能,且要提高在事業單位廣大干部員工中的威信力和信任感。同時,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員工,并與下屬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這會使下屬感到親切,從而產生更大的認同感和影響力,以便更加合理應用柔性管理。
從我們實際管理經驗來看,法律法規具有規范和約束性,尤其是法律法規能夠為員工履行職責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護。因此增強法律法規的約束力是實施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增強對法制的認識,正確處理規制約束功能與激勵功能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規制激勵功能的積極指導和調控作用。同時,要教育指導員工使用法律法規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整個工作和生活過程中貫徹執行規章制度,使員工始終處于嚴格的規章制度之下,并且每個人都受到有效監控。
科學把握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則,重點是要以人為本,實行個性化管理,正確把握員工的心理,通過激勵和引導,真正把握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并以柔性管理的方式,最終達到管理目的,增強科學管理效果。
無論是傳統行政管理還是柔性管理,所有管理工作都必須以人為本,把員工作為管理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始終重視把人的本位放在首位,通過做好人的工作管理事業單位。同時,要正確認識和掌握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特別關注事業單位每個員工的思想,增強管理的針對性。
法律法規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無論事業單位采用哪種管理方法,都必須以條例和法規為基礎,并且必須以法律法規為準則,柔性管理也是如此。在管理中,應將規章制度視為員工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貫穿于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以便員工養成習慣,依法依規服從管理,并將其轉化為行為。
管理對象的個性化要求管理方法的多樣性,柔性管理的用途是分析因人而異的特定問題,并采取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同時,管理對象決定了管理方法,由于管理效果受管理對象的許多因素影響,因此我們運用柔性管理最大的作用不僅可以分析和掌握員工的特征,還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效果,避免搞管理方法上的一刀切。
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對事業單位的職能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創新性的發展。因此柔性管理必須以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為基礎,并且必須得到認可。新形勢我們必須對柔性管理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主要是把握靈活管理標準,確保管理的實施不與法律法規相抵觸,使實施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作為事業單位,我們在管理方法上應該進行積極的探索,尤其是在柔性管理方面,要強化人本思想,抓好方法應用,從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