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結合高校培養方案,高等教育使命神圣,任務艱巨。目前,高校以“專業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加強推動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積極探索并實踐應用型人才的發展方向,實施貫徹到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這是此類高校人才培養落實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為了滿足企業集團對財經人才的大量需要、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財務專業人才培養屬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需同時掌握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律和理財等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在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相結合,但是我院財務管理專業與企業的合作相對較少,各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產教融合的處于比較淺層次的合作學生,高校是人才輸出器,在財務人員的供需不平的現實情況下,在學校專業落實實踐教學,深度產教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學校的對外輸出才能是和社會需求能無縫銜接的“成品”型人才。
財務機器人可以準確高效的開展財務核算工作,對會計人員崗位的需要造成了重大的沖擊。“德勤財務機器人”于2017年5月首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此類專業型機器人具備獨立完成錄入、合并和匯總的基礎性工作,同時完成監督管理工作.再后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提出,“安永智能機器人”的推出,預示著智能發展對財務人員的就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財務機器人替代財務人員完成大量的工作。它實現了財務工作的信息化、自動化,有效的降低了核算的錯誤率,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其次,對比人工成本來說,財務機器人需要的近視購置成本和維修維護成本,從長遠來看,機器人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在完成核算工作時,智能化能夠更加的準確地執行自身設定的工作流程,增強財務工作流程的規范性。財務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外包業務變革和向業務流程捆綁的質的變革,RPA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流程分析及機器人匹配、供應商選擇及簽約、實施支持等。RPA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應用,大大的減少了人為從事基于公式化、批量化的需求,對傳統財務人員也是巨大的挑戰。新挑戰就是新變革,因此需要財務人員及時轉型。加強新知識理論和技能的學習,以此來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那么作為人才輸出器,人才培養應該與時俱進。
通過對開設財務管理相關專業的其他高校調研發現,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偏于理論并難度較大,弱化了實際操作能力與實踐應用的重要性。但是,應用型高校培養學生應注重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結合,培養出一批綜合能力較強的全能型人才。同時調研發現,在理論課程的設計上,難度較大,課程枯燥無味,學生反映該課程的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出現跟不上節奏,學習比較被動的情況,老師也反映這樣的課程設計在教學上也是很大的挑戰。很難培養出具備完善知識體系,同時也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高校結合相關專業性,針對財務類專業開設了綜合技能實訓課,該課程要求學生模擬財務相關的流程,通過動手實踐對財務工作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同時加強鞏固課堂理論知識。但是實踐課程的設定比重較低,實踐過程中能夠提供的基本資料有限,不太具備實踐課的有效性;同時實踐課程簡化了整個的工作流程,對工作后實際意義不大。
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而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大本營,所以各高校受此影響,開始注重實踐應用技能的教學,眾多高校已經紛紛開始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專業老師需從大一開始對學生進行專業認知的引導,財務專業的專業課程可以從大一起開設,以至于教學過程相對連貫。任課老師可以在初學階段就融入一些基礎的手工賬務處理模擬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樹立對專業形象的認知以及增強主動求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針對大二大三的同學提供專業競賽的平臺,例如崗位模擬、知識競答,財稅技能比賽等活動,加強學生對自我專業的認同感,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培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互促進。對于大四即將畢業的同學,為他們選擇較好的實習崗位,以至于可以讓他們在實習期間學到更多實際工作中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之后工作中的困難。夯實的理論課堂充分結合實踐課堂,讓學生在真實形象的工作狀態中成長。
“產教城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就是加強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試行高校與企業進行聯合招生,聯合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要求,能夠與企業無縫銜接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此類專業理論知識要夯實基礎,保障教學質量,財務類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必修課課和專業選修課程安排,需要考慮課程之間的知識遞進性和合理性,包括不同學科之間多視角、多層次、多方面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財務管理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有所欠缺,但是項目組所在學院加強了對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各個專業均與其相關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先后與大管家科技公司,與斌鑫、保利、華僑城、融匯、財信等物業管理龍頭企業、合川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華地王朝、文悅酒店、深圳四季君瀾、新玖商業發展公司、香爐山度假山莊、麗笙酒店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并已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合作,這也是其他專業為之努力的方向。本項目研究的產教城融合是“將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融合,將學習任務轉化為工作任務”的教學方法相結合,與城市建設需要相結合,校企合作為在經管類學科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提供了真實的工作任務和具體的最好途徑,有助于后續教學項目設計、成果展示等教學環節的實施,保證教學活動科學高效開展。
人才培養的最終落腳點是企業人才計劃,因此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應在學校和企業兩方面共同制定,互相配合將企業對人才的綜合需求動態的反映在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結合實際需求,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能力要求及課程設置,促使人才培養目標更符合社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進一步促進學生就業。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市場大環境的要求,學生自身能力更加的綜合,高校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高校和企業合作更緊密深入,在這樣的前提下,“雙師型”教師是專業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應該抓住學校“雙千雙師”項目機會,鼓勵更多教師到會計師事務所或工商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考取會計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教師自身的社會實踐經歷。若教師自身企業工作經歷欠缺,實訓經驗欠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企業實務脫節,對于教學方面,主要還是理論講授,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設高水平綜合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是必要舉措,企業需求和教學過程深度融合,達到高效育人的效果。高效有意識安排教學過程,設計崗位輪換制度,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為專業教師提供與產業生產緊密聯系的平臺,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更好的引導學生吸收所學專業知識,學以致用。
同時,加強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學習實踐,提前進入企業式模式,參與企業相關工作,與企業深度合作,使教學與社會生產緊密結合,根據實際需求,不斷調整專業課程設計。此外,建立健全的雙師型教師培養、評價體系,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學校試圖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去接觸財務工作適應財務相關崗位,真正通過實踐讓學生展現理論的應用。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同步規劃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的目標,積極拓展產教融合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響應我校推進教師質量提升計劃,落實“產教城”融合發展行動、教師專業發展和信息技術素養提升行動,促進內涵發展與產教融合,暑期組織開展的中青年教師社會實踐活動。更多的專業教育教學人員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開展深度產教融合,實現教育教學改革。
當今世界是高科技的時代,是信息時代,是科學技術代替生產力創造財富的時代。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教學改革成為了一大趨勢,高校在此次變革中應將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定在教育教學質量,著重構建“課程、師資、基地、制度”四個核心要素為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的提出是一種新形式的探索和突破,讓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脫穎而出,促進學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