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李秀麗 張莉莉 尹麗麗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專業學位是為滿足社會特定專業領域的需要而設置的一種學位類型,其目標是培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而學位論文質量是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也直接關系到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在學位論文質量管理方面,管理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招生、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盲審”及答辯評審等學位論文的過程管理上。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通知強調加強研究生培養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會計專業碩士(以下簡稱MPAcc)為例,分析會計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建立會計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過程化管理體系,以期初步形成會計專業碩士學科點學位論文質量過程化管理機制。
會計專業碩士從2009年招生以來,主要面向會計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培養時間為2—4年,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方式,培養理念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方式及培養時間比較靈活,因而受到社會普遍歡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然而,隨著招生規模不斷加大,研究生群體素質也在下降,相當數量研究生讀研的目的主要為了回避本科生就業難的困境,做學位論文也只是為了能夠正常畢業,導致研究生對學位論文的能力培養的認識不清。通過對近幾年會計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雙盲”外審結果、畢業論文的答辯成績及畢業論文抽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出如下幾個對研究生論文質量有影響的主要因素:
(一)生源質量。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PAcc的招生數分別為43人和40人,因招生規模較大,在招生范圍上不局限于本科會計專業,也不局限于全日制本科學歷,制約了研究生的生源質量。
(二)開題環節。從外審結果看,主要存在論文選題缺乏科學性,沒有理論性以及實用價值有限。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開題報告審核不嚴,一方面是研究生數量多,審核工作量較大,另一方面開題審核制度不完善,目前主要以導師審核為主,學院審核及研究生工作上級管理部門審核存在走過場現象。
(三)論文規范性。從外審及抽查結果看,主要存在論文內容語言表述不清、專業用語及書寫格式不規范,論文結構層次不清晰、結構合理性不足以及邏輯性經不起推敲等問題。主要原因是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精力投入不夠,科學嚴謹性意識不強,從而導致論文質量不高。
(四)論文創新性。從外審、答辯評審及抽查結果看,在論文中較少應用新理論和新方法,很難發現研究課題的創新點,研究結論缺乏新意。主要原因是研究生的生源質量不高導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足,加上導師科研工作壓力較大分散了導師的精力,從而對研究生的指導有限導致。
(五)碩士學位論文整體質量。從外審、答辯評審及抽查結果看,近幾年MPAcc畢業論文整體質量不高,整體分數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原因是MPAcc的學制是2年,最長期限是4年,目前研究生招生數取決于當年研究生畢業人數的制約,大多數情況下要求研究生盡可能在2年內畢業,因此用于課題研究的時間有限,導致研究生投入到畢業論文的時間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加上目前指導教師指導研究生的數量年均6個,教師資源數量不足導致難以達到高質量的培養要求。
(六)導師指導研究生。目前,高校的高學歷高級職稱教師流失嚴重,加上導師教學科研壓力較大,導致對研究生指導所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研究生論文創新性缺乏,整體質量不佳就不足為奇了。
(七)研究生自身價值觀。研究生讀研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專業素質以能勝任高標準的職業要求,然而,大多數的研究生讀研目的“短視”現象普遍存在,只滿足于能找到工作,對自身專業素養要求不高,對課題研究認識不清,甚至有很多研究生認為做課題研究是給導師“打工”,忽視對自身專業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論文質量難以保證。
(一)嚴把生源質量關
首先,擴大招生宣傳。培養學院在研究生報考前通過制作招生宣傳短片,在學校及學院的公眾號、優酷、嗶哩嗶哩、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平臺上發布,鼓勵優秀畢業生報考;其次,制定吸引優質生源的政策,比如學費減免、獎學金傾斜制度等;再有,加強復試環節的考核難度,破除唯“數量論”的理念,把控生源質量。
(二)制定符合高質量研究生教育培養要求的學位論文管理制度
1.建立論文過程化管理的“導師-學院-研究生院(處)”的三級質量監控機制
在開題環節,一方面導師通過組織導師研究團隊以研究生組會的形式,在選題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應用性方面展開充分研討,做好研究生選題工作;另一方面研究生培養學院組織開題報告的專家評審,確保在開題環節做到杜絕選題無創新性、無理論性及無實用性等現象。對開題報告中的共性問題,培養學院負責查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對沒達到開題報告要求的退回修改,在限定時間內申請二次開題。
中期檢查環節,實行由導師和培養學院逐級檢查制度。培養學院制定中期檢查標準并組織實施,一方面由導師檢查學位論文工作進度情況及論文主要研究內容的完成質量;學院除了對以上內容進行復查,還要針對導師學位論文的指導情況進行評估;研究生院(處)對中期檢查結果要進行抽查。檢查形式主要采取研究生文字材料匯報形式,對通過導師中期檢查合格的研究生,再組織中期檢查專家小組對匯報內容進行評審,最后由中期檢查工作小組匯總檢查結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導師和培養學院要高度重視,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跟蹤問題解決情況;對于個別導師對研究指導不充分的情況,及時加以預警,限期改正,否則取消導師下年度的招生資格。
學位論文評審環節,實施“五審制”。包括導師審閱把好論文質量第一關、學院研究生督導組審閱把好論文質量第二關、研究生院(處)論文查重“機審”把好論文學術道德關、校外專家“盲審”把好學位論文整體質量關和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審核五個環節評審機制。通過五個環節層層把關,打消研究生“蒙混”過關的念頭,強化研究生論文質量意識,從評審制度上保證學位論文質量。在導師審閱和研究生督導組審閱環節由培養學院制定詳細的學位論文質量標準,并組織實施。針對“機審”未通過的論文直接延期到下一年度。“盲審”專家由兩位校外專家和一位校內專家組成,如果有兩位專家給出不及格分數的論文直接延期到下一年度,有一位專家給出不及格分數的采取二次送盲審,此次仍選擇兩位外校專家,若再出現不及格則延期到下一年度。學位答辯委員會審核采取研究生答辯的形式,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做答辯評審委員會主席并主持答辯會,針對論文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論文,限期整改后再次評審。
2.優化學位論文評審指標體系,建立反饋機制
在學科點自組織的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校內預審、機審、校外專家“盲審”以及學位論文答辯各環節,建立明確的量化評價指標,避免主觀因素干擾,失去論文評審公平性,達到科學評估論文質量的目的。學位論文質量量化評審指標體系的完善與優化要符合不斷提高的學位論文規范的要求,使論文評審做到高標準要求,從根本上杜絕學位論文質量的可靠性。同時,通過反饋機制,監督論文質量有問題的論文能夠及時得到糾正。通過各環節評審指標量化來規范學們論文質量過程化管理,達到最終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的目的。
3.強化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及導師職責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在“導師遴選工作實施細則”基礎上,嚴格按照“導師管理辦法”審核導師招生資格,確保導師具備指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指導能力。建立導師是學位論文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制度,規定導師能夠指導的研究生數量不超過5人。導師要從自身做起,引導研究生塑造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同時,也要指導研究生科學嚴謹地高質量完成學位論文,把好學位論文質量審核第一關。
本文對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在生源質量難以保證的前提下,研究生自身價值觀扭曲,同時,高校人力流失導致導師隊伍實力不強,加上導師投入研究生培養的時間和精力不足,致使學位論文整體質量不高,具體表現在選題的理論性和實用性不強、創新性和規范性不足等現象。因此,強化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過程化管理非常必要且可行,充分發揮導師指導作用以及培養學院和研究生院(處)的兩級管理職能部門的監管力量,從制度上保證研究生端正論文工作的態度,從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時也達到了提高學位論文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