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選 河北工程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從古至今,對教師師德師風的研究一直不曾中斷,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辯證地繼承前人對師德師風的研究,創新性地探索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實施路徑已經成為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變革,學生思想觀念也隨之變化,在這樣背景下,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師德師風的建設就是保持正確引領學生思想方向的關鍵工作。因此,切實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建設一只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過硬的高校教師隊伍就成為高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其內涵十分豐富,但是最主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指對高校教師的個人品行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操守的相關規范。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和初高中階段的老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啟蒙和奠基的作用,然而高校教師更多地承擔著塑造學生成型的作用,可以說高校教師的使命和責任相對更大。因此在高校中的教師隊伍中,教師的師德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同樣有著深刻影響。近些年來,高校愈加重視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在相關管理層面上也根據情況出臺了一些政策,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是,新形勢、新變化的影響,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依然面臨著諸多困境。
高校中的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是專業背景卻有很大差異。并不是所有教師都系統地接受過思想政治的相關理論教育。這就造成一些老師本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相關思想政治的知識不夠豐富,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導致政治導致政治信仰迷茫和理想觀念模糊。這些教師本身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各項政策了解的不夠充分和透徹,也不會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活學活用,也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分析和理解現實中的不良現象,更嚴重的情況是,一些高校教師可能會把自己的一些錯誤的認知帶進課堂,從而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一些長時間教授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工作的教師,由于負擔較重、壓力較大、重復性工作較多,極容易在情感上出現倦怠。當教師的個人情緒無法進行有效的疏導和緩解,特別是在教師遇到一些待遇問題或工作遇到瓶頸時,一些教師的內心可能會出現不符合教師職業情感的認知,導致心理失衡等問題的出現。還有一些教師,因工作需要,由原先的專業轉入思想教育的方向后缺乏專業歸屬感,不能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失去了研究和探索的興趣,從而在日常工作中出現教師職業淡化的表現,例如缺少激情,精神抑郁,心理疲憊等。
教師不僅在學習上要對學生進行教授和指導,同時在生活上也要積極引導學生。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與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能否注意做到為人師表,是教師師風師德的一個重要表現。然而,在高校中依然存在一些教師不能夠明確達到為人師表的要求,沒有以一個高校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突出表現在對自己要求較低,不注意個人形象,舉止不雅、語言粗俗、儀表不整等等,有的甚至隨意中斷教學走出教室外接打電話,在課堂上無所顧忌地吸煙等。
綜上所述,造成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構成的。客觀上講,可以歸根于學校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的一些負面影響等等。從主觀上來說,主要是教師的個人素養和業務能力還有待提高。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只有教師自身和高校兩個層面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才能使高校老師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
堅定地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一個人正確的道路,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只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夠在職業道路上走的更遠。高校教師要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強化思想,在實際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始終以教師的職業信念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自身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在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同時,時刻關注時事,與時俱進,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當今世界。
道德底線是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一道紅線,由其是在與學生相處時要帶給學生正面積極的引導,傳播正能量。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專業方面不斷開拓創新,能以積極和熱愛的狀態去對待自己的學生和課堂,做到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育人。教師也要起到榜樣引領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時,首先做到對自己嚴格要求,才能為學生做好正確的示范。
對于肩負管理教師責任的高校而言,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是師德師風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是要將師德師風的培訓納入到教師培訓系統當中中,在具體培訓過程中,兼顧教師的業務能力和道德素養。要重視教師的崗前培訓,不但明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要為其樹立師德師風奠定基礎。二是要將培訓理論落到實處。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良好的師德師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培訓理論生動鮮活的展現和運用的實際的教學和工作當中。三是要不斷創新培訓的形式和載體,如利用課上、課下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系統與專題相結合等培訓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計使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更好的效果。
制度保障是高校師德師風的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一是在選拔思政相關課程的教師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準入機制。把師德師風的考察作為招聘相關教師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當前部分學校招聘思政教師時,更多的以教師的科能力為參考,而忽略了教師的個人品德方面的考察,沒有把教師的職業道德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為此,高校在進行招聘時,應把好質量關,綜合考慮其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提升道德水平的所占比重。二是進一步加大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引導和監督力度,樹立起有學識、有理想、守底線的師德師風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形成對教師師德師風的有效監督,并創新監督方式、拓寬監督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列出教師行為清單,逐步規范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機制住準則。三是將師德師風的考評融入在教師考核制度體系中,采取師德師風的一票否決制,認真聽取學生的評價和意見,制定科學合理的動態考核評價指標。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的良好建設是保持正確引領學生思想方向的關鍵工作。探究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路徑,培養建設一只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過硬的高校教師隊伍就成為高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師風師德建設有序展開、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