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兵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英語寫作是一種英語輸出性技能,是聽、說、讀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對學生而言更具有挑戰性。學生輸出語言,不僅需要一定的單詞、語法知識,還要有謀篇布局的能力,能用外語思維表情達意。[1]詞塊兼具語法與意義,有穩定性和生成性,對寫作篇章的架構有很大幫助。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識別詞塊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語篇中獲得詞塊,并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學生寫作中語法錯誤大都是詞塊導致的,因此師生必須認真對待詞塊教學。
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英語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寫作是書面交流,因此,應重視寫作教學研究。傳統的寫作教學以教師的講為主,忽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應用,導致學生寫作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在寫作中常出問題。比如,詞匯搭配錯誤、單詞拼寫錯誤、不能快速準確提取需要的詞匯等,導致寫作水平難以提高。此外,語境對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語境不同,使用的詞匯也不同,根據語境選擇詞匯,可避免發生詞匯錯誤。
語篇是書面交流中一系列連續的句子或語段,不受語法的約束,在語境下能夠表達特定的語義。語篇錯誤在學生英語寫作中經常出現,如文章意思銜接不自然、緊密不清晰,讀起來不通順,進而影響表達的效果。[2]
英漢語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不同,中式英語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中隨處可見,如詞匯層面、句子層面及語篇層面的錯誤。學習者習慣按照漢語的語序進行英語寫作,用漢語語法規則遣詞造句,而不考慮英語語法規則。
教師指導學生寫作,首先要選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使他們感興趣的題目。課前學生可利用網絡查找資料,獲得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了解篇章結構,養成好的習慣。合作學習是目前課標所倡導的一種學習形式,學生相互交流中,可以獲得寫作靈感,使寫作思路更清晰。在開展寫作討論時教師要注意明確討論的時間、方式及討論內容,從而保證討論有意義和有效果。
1.培養學生識別詞塊的能力
人們在進行語言交流時,喜歡把自己的想法以詞塊的形式輸出,這是因為詞塊更方便人們記憶。[3]128在學生寫作前期,教師要激起學生腦海中的詞塊知識,來幫助他們更好地識別和運用詞塊。比如:以“My Favorite Teacher”為題的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先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老師是誰,有什么性格特征,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詞塊,如:be responsible for...、be patient of...、be strict with...等。學生積累的詞塊數量有限,教師可以借機幫助積累擴展。比如:not only...、but also...、help...with...、all in all。
2.廣泛閱讀,學習詞塊
首先,課內閱讀時讓學生畫出文中的詞塊,并進行分類,教師講解詞塊的含義、反義、近義等。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已有的詞塊知識進行聯想、歸納。例如:put on(穿上)、Put on your coat(穿上你的大衣)、Put on your hat(戴上你的帽子)等。Put on的近義詞塊:wear、in。與put有關的短語:put down(鎮壓)、put aside(儲存)、put away(儲存)等。
課堂練習主要是幫助學生由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把詞塊存儲在大腦中。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們學習語言的過程是由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的過程,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僅能存儲7個單詞左右的長度,相當于7個詞。但是,大多數的英語句子都超過7個單詞長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信息結成詞塊記憶,不僅節省時間,還能提高長時記憶的存儲數量。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時,先畫出文中的詞塊,然后讓學生閱讀,喚醒學生的詞塊意識;在閱讀練習中,讓學生養成畫出詞塊的習慣,并結合語境加以記憶。通過詞塊選擇、詞塊翻譯、詞塊填空、英漢互譯等練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詞塊知識,以便日后的寫作時根據需要自如地提取、應用詞塊。
此外,中國語言學習者受母語的影響深遠。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必須使學習者認識到不僅英語和漢語存在差異,而且中介語和目的語之間也存在差異。[4]學習者在語言輸出過程中更關注意思的表達,而忽略語言的形式。詞塊結構因英漢語不同而存在差異,只有幫助學生認識到差異,才能更好地識別、記憶應用詞塊。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在大腦中積累大量的詞塊。但是只積累不鞏固還是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輸出詞塊的機會。以下是以“My Favorite Teacher”為主題的寫作教學個案。
1.準備階段
學生討論教師所給的作文題,各抒己見,用比較簡單的詞語和句子列出寫作的要點,要求盡量多列詞塊,因為詞塊不但可以促進語篇組成部分的銜接,還為寫作提供框架模式,使學生的書面表達更流暢。
(1)頭腦風暴。教師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堂想出更多與主題相關的詞塊,比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the other hand、One of the most popular...”。
(2)列提綱。提綱是寫作構思、謀篇布局的重要一環。學生寫作之前列提綱,可以使整篇文章的條理更加清晰。在限定范圍內寫作,更有利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不跑題。
2.作文初稿
一系列寫作準備后,學生有了基本的思路,并且積累了一定量的詞塊,可以寫作文了,初步驗證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實用性了。
3.作文修改
學生按提綱用寫作準備階段積累、掌握的詞塊寫作后,同學之間先互評,以相互借鑒和學習。互評之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閱,評閱重點關注使用詞塊的數量、類型及準確性,為學生補充一些與主題有關的詞塊,并為這些詞塊分類,分析其可否用于篇章結構、表達觀點立場,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如何用,并要求學生進行二次修改。
4.作文評價
學生完成二次修改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詳細講解,詞塊應用好的范文在全班展示,同學之間相互參考和借鑒。以上環節可以鞏固詞塊,增強學生詞塊意識,提升寫作信心和水平。
學習者語言的流利度并不是語法規則決定的,而取決于大腦中詞塊數量的多少。詞塊具有語法、意義及語境的特征,以固定和半固定的形式存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整塊形式提取,極大地減少了大腦對語言煩瑣的編碼,思考時間也相應減少,語言輸出的流利性大大增強。詞塊教學法可以使學生腦海中存儲大量的預制語塊,在日常交際中直接提取,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內容的組織上,這不僅提高了語言流利性,還確保了準確性,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大幅度提高。
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更多關注的是英漢翻譯,而忽略文章的整體框架和邏輯性。其實,在英語的語言中存在著一些固定、半固定,可靈活搭配的短語和句子,可以為語篇搭建框架。這些語篇框架能夠幫助學生列出寫作提綱,使寫作內容層次更加分明,結構完整。尤其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詞塊學習和積累,學習者的腦海中就會自動形成短語和句子框架,包括開頭結尾直接套用的句型,文章主體部分表達觀點的語句銜接詞等。
1.培養學習者的文化意識,避免語用錯誤
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文化包含語言,語言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與載體。學習語言,還要關注其背后的文化。學生對詞塊的學習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3]64語言初學者在剛接觸英語的時候,以為英漢語序是相同的,這是不了解母語和目的語導致的。比如,漢語中去商店買東西,店員會問“你想要買什么?”,翻譯成英文是“Can I help you”,而不是“What would you like to buy”。同理“Can't wait to do sth”不能翻譯成“不能等待做某事”。
2.增強語感和語境意識,促進語言吸收
語感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快速、直接地理解、表達。如果語感差,僅能理解只言片語,難以把握要領。而語感又是通過對語言的整體感知獲取的。詞塊學習強調對語言整體的輸入、輸出,簡化信息,有助于語感的培養。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使詞塊更好地實現其語用功能,促進語言的吸收。
作為英語寫作教學的主導者,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了教授學生識別詞塊的方法,進行大量的積累鞏固練習,還要有側重地提高學生對詞匯的敏感度。將詞塊理論應用到每一章節中,詳細講解詞塊的意義和作用,使學生寫作的全過程貫穿著詞塊理念,接受詞塊理論,提升寫作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詞塊。學生寫作中的語法錯誤大都與詞塊有關;因此教師應該強化詞塊練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詞塊的能力。除了輸入和輸出,評價對英語寫作也很重要,當學生在寫作中出現錯誤時,最好的方法不是教師直接指出錯誤并改正,而是給予反饋、評價信息。
學生受母語思維影響,常將漢語的習慣用于英語寫作中,使寫作成了漢譯英。通過詞塊教學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圍繞著寫作主題,引導學生對詞塊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以更好地進行寫作。
詞塊教學法是一種應用價值非常高的英語教學方法,將其用到寫作教學中,能夠使書面表達流利提高篇章構建能力,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感。總而言之,詞塊教學法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是積極的,教師應將詞塊教學理論貫穿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