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
北京京通水務有限公司 北京 101100
目前農田灌溉輸送水源的方式主要為渠道輸水。這種方式輸水快,可以避免陽光直射、避免水暴露在地表、降低水溫,從而減少蒸發。但是,一些因素會導致渠道輸送水源時發生滲漏。一些穴居動物在地下挖掘時會對渠道造成破壞,產生滲漏通道。在建造水利渠道時,如果建筑設備不合格、建筑技術不合理,工程質量便得不到保障,也會導致后期渠道發生滲漏,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做好渠道防滲工作[1]。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噴灌技術是目前節水灌溉技術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灌溉形式。噴灌技術指的是通過管道和內部壓力,來將水資源輸送到農田當中,并將水資源均勻的噴灑在農作物的表面,既保證了農作物可以受到均勻的灌溉,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水資源。一般來說,噴灌技術可以保證90%以上的農作物受到均勻的灌溉;相對于以往的漫灌技術,噴灌技術有效地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率,節水量可以達到50%左右,從根本上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噴灌技術還可以減少勞動成本的投入,由于其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保證農作物受到均勻灌溉,因此降低了種植者的勞動強度。
微灌技術是在滴灌溉技術的基礎上來進行調整的一種節水灌溉技術,包含了滲灌、滴灌、微噴灌等形式。相比較于其他節水灌溉技術來說,微灌技術可以直接將水資源輸送到農作物的根部,精準地控制用水量,進而形成局部灌溉,因此需水量更少,有效地實現了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此外,微灌技術還可以將肥料和水進行融合,一起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但由于在進行微灌技術之前,需要建立完善的輸配水管網來保證水資源合理分配,所以具有耗時長、灌溉周期短的弊端,無法適用于全部類型的農作物。從目前來看,微灌技術一般多用于經濟農作物和設施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來更好地提升農作物的經濟效益。
現階段,農民對農業節水灌溉雖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總體意識不強。農戶對作物灌水不注重長遠規劃,盲目采用傳統的漫灌、澆灌等方式,導致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大量浪費。此外,農業節水設備投資需求高,部分農民難以承擔;或者只顧當前水資源情況,不愿為節水農業生產進行長遠規劃[2]。
當前,各地區農業用水存在大量浪費和效率不高的問題。近些年來,雖然一些地區推廣了節水灌溉技術,但由于農民自身對水資源利用問題認識程度普遍不高,絕大部分地區的節水技術推廣存在困難,依然采取傳統粗放的農業灌水方式,從而導致水資源大量浪費。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現有農田水利設施逐漸老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近些年,農田水利設施更新速度緩慢,新增有效灌溉面積少。
一是在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要做的就是加強種植者對于節水灌溉的重視程度。由于種植者是整個農田水利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所以種植者的節水意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效果。例如: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時,采用節水灌溉技術中的噴微節能灌溉技術,可以更好地降低對于水資源的浪費,并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由于噴微節能灌溉技術可以使農田灌溉工作變得更加自動化和機械化,從而使種植者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快捷,進一步增強了種植者對于節水灌溉的重視程度,使其充分參與到農田水利建設當中去。二是在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時,種植者應該加強對輸水管的重視,利用高效、合理的節水灌溉技術,來進一步完善配水環節、提升配水效果,從而更好地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性[3]。
在一些山丘坡度較大的地區,農田水利設施落后,加之區域內土壤本身蓄水能力較弱,遭受強降雨時易發生水土流失,并且造成雨水大量浪費。應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資和保障,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增加可用水量,防止水土流失,從而減輕洪澇災害產生的減產和經濟損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可應用于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技術也越來越多。為適應農業結構變化的需要,不斷更新灌溉工程建設和管理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在節水灌溉方法方面,可以利用模糊理論、3S技術、生物技術、物聯網技術更好地對灌溉工程進行智能調度和全過程監控,不斷加強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工農業用水都有著嚴格的法律規范約束。所有的農民在進行灌溉過程之中,必須要遵從法律法規。地方單位也可以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定,例如從改革灌溉水價入手,從而加強農業灌溉的管理。
綜上所述,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應用節水灌溉技術,不光可以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還能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應不斷增強宣傳工作的力度,提升人們對節水灌溉的重視程度;還要采取科學的節水灌溉技術,將節水環節與配水環節相結合,并且加強對節水系統的維護工作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