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李旗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山西臨汾 041000
激勵的最終目的,主要是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動起來,充分激發其內在工作熱情與創造性,推動單位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要想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必須重視激勵機制的運用,讓每個職工都保持著較強的工作熱情,在激勵中既滿足了職工的發展愿望,也推動事業單位工作的進行,讓整個單位內部充滿生機與活力。
事業單位實行激勵機制,可以增強職工的行為動機,最大限度激發職工的熱情,能夠盡快轉變個人行為方式,為單位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激勵機制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能夠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指導控制作用,促使職工在要求規定下開展工作,避免出現不良行為。在激勵機制下,將崗位職責和工作范圍確定下來,職工都為了完成任務與目標努力奮斗。第二,有利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在激勵機制作用下,每個職工對工作充滿了動力,也能展現個人特長,單位領導結合職工素質與能力的情況,將職工安排到合理崗位,保證單位工作的高效開展。第三,事業單位將激勵機制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可以讓職工需求得到滿足,也有力約束了職工的行為,促使職工為了既定任務與目標認真工作,滿足事業單位制定的工作標準與要求。
薪酬體系也是激勵機制中的一部分,有利于增強事業單位內部活力,促進改革速度的加快。分析事業單位激勵機制作用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學的薪酬制度,在人力制度與體制改革過程中,需要轉變“大鍋飯”薪酬分配模式,采取競爭的方式,結合績效考核結果確定薪酬分配制度。事業單位改制中要全面考慮自身運行特點和具體狀況,不斷對薪酬分配制度進行完善,才能讓薪酬計劃更加科學合理。事業單位需要全面掌握職工的需求情況,充分認識到人才對促進各項工作高效開展的意義,要形成按勞分配的理念,將薪酬的價值體現出來[1]。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也要關注職位分析工作,將各部門權限與職責作出正確劃分,防止在實際工作中發生推諉扯皮的現象,不利于單位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事業單位要結合具體崗位要求,將職位考核標準確定下來,保證薪酬和福利方案的有效實際,發揮對職工的激勵作用。
事業單位要考慮到內部情況,不斷豐富薪酬機制內容,這項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管理好每個職工。在具體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事業單位在實施激勵機制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情感、物質和工作等因素,避免發生單一化的情況,發揮出多種激勵方式的作用,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在這種模式下,事業單位激勵機制才能得到優化,職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得到有效激發,真正將崗位工作做到位。事業單位應該先運用物質激勵的方式,通過獎金、工資等發揮出對職工的激勵效果,同時也要完善精神激勵體系,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確保每個職工獲得充足的動力,為單位發展作出貢獻。事業單位要以工作激勵為核心,為職工參與單位決策提供更多機會,促使職工認同感與成就感逐步提升,并逐步增強自身綜合能力,為單位發展帶來更大價值。
事業單位要實行激勵機制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公平性與合理性,并將制定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事業單位要將績效考核制度與激勵機制結合起來,促使職工在單位內部實現良性競爭,最大限度體現出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事業單位要想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就應該及時收集與全面掌握激勵機制方面的信息,真正掌握每個職工需求情況,有針對性調整與優化激勵機制[2]。此外,事業單位也要不斷拓寬人才聘用信息渠道,保證其公開性,為職工創造平等的工作環境,促使他們發揮自身才能,能夠在崗位上更加積極與主動。為確保所有職工的實際利益,還需要事業單位關注他們的需求,引導職工加強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提高團隊協作能力,相互之間也更加信任,才能讓單位人力資源更加穩固,職工在相互學習與進步中有力推動了單位的發展。
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工作崗位有著穩定性很強的特點,容易讓職工在崗位上產生懈怠、消極的情緒,也限制了事業單位的長遠穩定發展[3]。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事業單位要從職工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入手,結合職工的年齡、特長等信息,幫助他們對個人職業規劃進行完善。通常先為職工確定崗位目標,能夠順利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與任務。接著在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督促職工在工作中提高責任心,保持強烈的事業感。同時也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者從各項工作需求出發,對崗位結構進行優化與調整,讓職工有更多晉升的空間,真正做到人盡其才,這樣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也才能提升。
總之,事業單位要結合發展目標與工作需求制定激勵機制,靈活運用群體激勵與個人激勵等方法,遵循“穩定性”、“持續性”等原則,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與科學化水平,最大限度挖掘人才的作用。事業單位還要在實行激勵機制中不斷改進與調整,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導,促進職工創造性與積極性得到真正發揮,逐步實現個人工作績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