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標
(廣東省普寧市梅塘鎮遠光小學 廣東 普寧 515342)
核心素養教學理念是圍繞學生終身學習來制定的,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學生必須要具備數學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等等[1]。小學數學教學階段作為對學生展開數學教學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能力形成的基礎階段,在該階段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只要在小學階段教師開好了頭,朝著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對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將會有很大幫助。
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思考問題,知道怎樣去分析問題和尋找問題的突破口,而且在中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更加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2]。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培養學生形成最基本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愛動腦愛思考的好習慣。本階段教師圍繞數形結合方法展開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再認識”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個圓形的物體,隨后將這個圓形的物體均等的分成若干份,再將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涂上顏色,讓學生思考怎樣表示這些涂色的部分。最后讓學生結合所畫的圖像,通過書本查找概念來學習分數的概念。在講授:“確定位置(一)”這節課時,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給出一幅位置方位圖,然后讓學生分辨圖中某些地點的位置。實際上教師可以轉變一種教學方式,首先給出位置名稱然后再讓學生畫圖,這種逆向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很有幫助。比如朝著北偏西35°走了60米,學生首先會思考北偏西是哪個方向,其次還會思考用1厘米代表10米,那么60米就是6厘米,這樣一來通過學生的思考一幅位置地圖就構建起來了,這幅圖是通過了學生的思考和想象構建起來的,融入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素養在其中。
數形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通過畫圖和思考來突破對數學問題的學習,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畫圖的過程和作品,從而了解學生是否在學習中投入了思維,所以數形結合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運算能力非常關鍵,運算能力的提高也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大教學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總是認為學生的運算能力差是因為學生計算不仔細,學生計算練習做的少,所以很多教師會布置大量的數學運算練習讓學生去完成,導致學生對運算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低[3]。實際上影響運算素養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興趣、細心程度等等。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教師可以設計數學游戲來培養學生的運算素養。
例如在講授:《摘蘋果》這節課時,本節課是小學一年級數學的重點課程,對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必須要具備能夠獨立自主的通過列豎式的形式,解決100以內的加法運算題,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件中插入了一個“酷跑小游戲”。游戲界面上有一個游戲人物,游戲人物頭上有一道:100以內的加法算式,要求學生計算出這道題的答案,如果計算正確,游戲人物將會向前跑一定的距離,并且很快出現下一題,如果計算錯誤,游戲系統將會提示計算錯誤之外,游戲人物也不會向前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打開兩個游戲界面,讓兩位學生分別控制一個游戲人物,比一比在規定的時間內,哪一位學生所控制的游戲人物跑的最遠,那么這位學生的運算能力更強。
游戲對小學生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會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心態。所以教師可以將有關數學運算的知識和問題引入游戲中,讓學生之間通過游戲競爭的形式提高運算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要學習最為基礎的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一般都是涉及周長、面積和體積的求解,因為不同的圖形會有不同的求解公式,所以很多時候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都是通過套公式的方式來解決,不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本階段教師利用手工制作策略,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素養。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這節課時,本堂課學生要掌握長方體的概念和面積求解方法。教師可以開展手工制作教學活動,將學生分為兩人一小組,為每一小組學生準備一些彩紙、剪刀、膠水和刻度尺。隨后按照教師的要求裁剪出不同的長方體,對于剛剛接觸長方體的學生來說,需要通過空間想象并結合理論概念,才能裁剪出一個符合要求的長方體,引導學生從理論遷移到實踐,對發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有重要意義。在學習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模型的長、寬、高的長度,直觀化模型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素養非常有意義。
空間想象素養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重要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制作出幾何模型,并結合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無論是制作模型還是突破問題的過程中,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素養都非常有幫助。
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應該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活動,針對學生的各方面數學素養展開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為終身學習發展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