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敏
(貴州省赤水市官渡鎮幼兒園 貴州 赤水 564706)
幼兒教師是屬于教師職業之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教師,面對的學生屬于學齡前的幼兒,所以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指在幼兒教育和教育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綜合品質。本文就專業知識水平、專業業務能力以及專業教學情感對赤水市石堡鄉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素養問題進行研究。
1.1 知識理論欠缺、理論與實踐應用脫節。我園大部分都為入園不到五年的新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還不夠充足,將教育知識理論轉化為實踐教育應用上有些脫節。有時會采用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內容灌輸式傳授給幼兒,忽略了對幼兒現階段身心等方面的關注與激勵。此外,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存在著較為單一的現象,幼兒的接受能力普遍較低,導致幼兒對新知識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學科,由于幼兒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的欠缺,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2 業務能力有所欠缺。經調查研究發現,我園幼兒教師的業務能力,尤其是教學操作能力普遍不高,在實際的教學中未能運用好科學專業的教學手段,導致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有時會出現不符的現象。有時完全參照課本理論實施教學,忽視了幼兒現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
1.3 情感能力不足。我園幼兒教師在情感方面缺乏完整客觀的認識,有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自身教學情感表達會對幼兒產生怎樣的影響。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將幼兒的健康、安全問題放在幼兒教學的第一位,忽視了情感方面的交流。
1.4 其他。我園還存在其他幾方面的不足:一是內部管理需要進一步科學化、人文化和精細化,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的落實不到位;二是教師專業水平及思想政治方面有待提高,園內教職工11人,五年以上教師僅1人,在專業引領上欠缺,面臨非常具體和必須的保育教育傳幫帶工作,干部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三是幼兒園文化建設需要加強,核心教育思想不明確,團隊精神沒有形成;四是幼兒園課程體系建設比較困難。
2.1 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
2.1.1 提高幼兒教師的思想認識。通過每周的教職工例會,每月的黨員大會,業務培訓會,教職工大會等,對幼兒教師的思想進行洗禮,引導他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觀。促進教師形成你追我趕的教學氛圍,形成甘于清貧樂于奉獻的情懷,形成不斷進取超越自我的上進心。園所還要積極引導青年教師與老教師、優秀教師開展“師徒結對”“青藍工程”等幫扶成長活動。讓他們有標準、有榜樣,從而促進他們逐步成長。
2.1.2 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跟崗培訓活動,通過走出去拓展視野,增長見識,鍛煉能力,增長才干,逐步使他們在專業能力,生活閱歷,社會經歷等方面有更多的體會與認識,從而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資源素材和積淀。
2.1.3 園所要在園長的帶領下,完善教師成長體制機制,讓每一位教師有清晰的成長規劃,有可落地實施的措施方案,有助力成長的評價監督機制。使教師能積極成長,有序成長,有效成長。
2.2 開展專業化培養
2.2.1 精選適合我園教師的培訓課程內容。因我園教師總體入職時間不長,外出培訓機會不多,專業知識缺乏等現狀,可開展以下內容的培訓:我國發達地區幼兒教學方法的學習,幼兒繪本教學技能的學習,幼兒園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學習,幼兒教學常規的學習,保育員專業知識的學習等。培訓課程的遴選與優化也是有效培訓的重要因素。
2.2.2 探索多元學習模式,探究有效學習方式。在傳統理論講座的培訓基礎上,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依據培訓內容和專題的差異,可以采用課堂實況觀摩研討、案例分析、教學成果展示等多種參與學習的方式,激起教師的興趣和積極性,提升培訓的高效性。
2.3 真情與幼兒交流。我園教師要注意和幼兒之間的感情交流,建立和幼兒平等、和諧、互動的良好師生溝通渠道。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理解幼兒的心情,成為幼兒的伙伴,傾聽幼兒的心聲,使幼兒感受到尊重的快樂;其次還要用溫順的目光、微笑、點頭、撫摩等動作給幼兒安慰、鼓勵和全力幫助。當幼兒教師以真誠的心去溝通,幼兒將會感受到這種溫情,這也將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加深了師生間的了解。溝通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使幼兒有被重視感和接納感,感受到自己為教師所關心喜愛,從而得到一種安全的愉快的情緒體驗。
2.4 結合地域性文化及地域性土木材料開展適應性特色課程。我園教師可結合赤水市石堡鄉的地域性文化特點以及地域性的土木材料,針對幼兒開展適應性的特色課程。根據本園園情、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特點、鄉鎮幼兒發展特色與不足,從實際出發,利用家長及本土資源環境教育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通過不斷自我審視、教師教研問卷、家長評價、幼兒發展評價等多種途徑,客觀反思和調整我們的課程內容。教會幼兒面對現實的環境,去尋找、發現和創造,一樣可以體驗到藝術的美,從而帶動幼兒興趣,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