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呂琴
(貴州省銅仁市第五幼兒園 貴州 銅仁 554300)
節日是幼兒了解本國及國外文化最重要的窗口,是學習多元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節日教育,幼兒不但可以了解本國的節日文化習俗和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幼兒熱愛本國文化的情感,也能讓幼兒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感受文化的差異,讓幼兒學會尊重他國的文化和習俗,開闊幼兒眼界,讓幼兒園的教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綜合組織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領域的教育內容,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所以,節日教育的內容和目標要充分涉及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領域之間要相互滲透、相互結合。
幼兒園教育是一種綜合而全面的教育,幼兒園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所以幼兒園要注重培養幼兒全面的素質。五大領域是針對幼兒不同方面的發展所提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幼兒發展的所有方面。五大領域中包含的內容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中必須學習的內容,同時也是幼兒必須達到的目標,所以節日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中要包含五大領域的內容。在五大領域中健康領域包括身心狀況、動作的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語言領域包括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社會領域包括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科學領域包括科學探索和數學認知。藝術領域包括了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
中班節日教育雖然涉及到了多個領域,但有的領域涉及比較少。在整個中班的節日教育中只有植樹節的內容涉及到了全部的五大領域,其他節日平均只涉及到了三到四個領域。這樣的節日教育不夠全面,很難培養幼兒綜合的素質。所以教師在開展節日教育時應多思考,盡量找到節日和每個領域之間的結合點。節日教育目標的制定應該從五大領域來考慮,根據不同領域的目標來確定節日教育在各領域中應該實現的目標,以目標為準繩來選擇相應的教育內容,以此來實現幼兒在不同領域的發展。特別要注意的是,節日教育的內容要和五大領域中包含的內容緊緊相連,不能夠相互脫離。除此之外,目標的制定和內容的選擇也必須充分考慮到各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教師可以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各領域中不同年齡段幼兒應達到的目標和教學建議,但每個班幼兒的情況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還要根據自己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來考慮。
總的來說,一個好的節日教育必須與五大領域緊密聯系起來,深挖每個領域與節日教育的結合點,培養幼兒不同的能力和素質,讓幼兒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把幼兒培養成為一個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每個節日的內涵和要傳達的情感各不相同,所以節日教育在開展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側重點。雖然節日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選擇要包含五大領域的內容,但在開展節日教育時可以適當偏重某個領域,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重點。比如,新年的節日教育活動可以多偏重藝術領域,新年節日教育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新年晚會,新年晚會中會有很多藝術表演,所以在新年節日教育中藝術領域會占很大比重,這其實也體現出了節日的特點。再比如兒童節中涉及到社會領域的內容會比較多,因為兒童節中最重要的活動是廟會,在廟會的過程中幼兒要學會和不同的幼兒、家長溝通,學習購買東西,學習分享與合作。所以不同的節日教育會有不同的側重領域,班級在開展節日教育時,不能全部一把抓,要突出重點領域。
但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也要兼顧均衡,不能放棄某些領域,應該盡量做到每一個領域都要有一部分屬于自己的內容。因為五大領域培養的是幼兒不同的能力和素養,所以要盡量謀求節日教育和不同領域都有一定的結合點,不能只顧著某些領域而忽視了另一些領域。在班級的節日教育中健康領域涉及得非常少,所以在今后開展節日教育活動時,教師要認真閱讀健康領域的教育內容,多思考、多挖掘節日和健康領域的結合點,不要忽視這個領域。與此相反,藝術領域的內容卻很多,這是因為藝術領域的活動和節日的結合點比較多。但班級在開展節日教育時不能一味地偏重藝術領域,可以適當的控制,挑選一些精華的內容。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兼顧均衡,實現幼兒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均衡發展。
在節日教育中,每個節日的教育目標和內容都力求涉及多個領域,培養幼兒多種能力,以達到幼兒的全面發展。目前造成五大領域失衡的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師對五大領域認識和鉆研不夠,同時也是教師對節日教育的內涵認識不深,沒有真正把節日教育吃透。如果教師能夠多鉆研,多尋找五大領域和節日教育的結合點,班級的節日教育就會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