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應坤
渭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甘肅定西 748200
在當前網絡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要想避免各種病毒對計算機造成的威脅和破壞,我們只有提高安全意識,針對現階段經常出現的計算機病毒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通過安裝防火墻及防毒墻的方式阻礙病毒的傳播,才能有效改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保障招投標工作的有效開展[1]。
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是以計算機設備為主要載體,通過監控設備內部的信息運行狀態來保證網絡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此外,當人們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互動時,也可能產生信息泄露的問題。尤其是部分不法分子會借助計算機系統的漏洞和網絡安全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非法入侵,通過盜取信息和資料的形式來謀取不法收益,這也加大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風險?;诖?,便突出了進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借助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可實現對網絡體系的全面檢測,并且針對網絡運行中的協議層,鏈路層以及應用層的數據傳輸狀況進行嚴格篩查,從根源上控制網絡安全問題發生率。因此,應用信息管理技術十分必要[2]。
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防火墻技術是一種常見的安全防護技術,可以防止黑客的攻擊,使計算機系統處于安全的運行環境中。防火墻技術有三種類型,一種是代理防火墻技術,一種為過濾防火墻技術,一種為地址轉換防火墻技術,具體可根據計算機系統的運行特點選擇特定的防火墻技術并用于網絡安全防護。該項技術的應用,在數據安全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通過防火墻的設立,可在計算機中設置一個有效的保護屏障,對各類攻擊行為進行有效屏蔽,使計算機系統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
身份認證技術是指通過在系統中設置身份認證信息來定義用戶的身份,只有通過身份認證的用戶才具備系統的訪問權限,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黑客入侵行為的發生。而訪問控制技術也是通過對訪問權限的設置來約束用戶的上網行為。一般情況下,會采取訪問控制技術與身份認證技術結合應用的方式來控制計算機系統訪問用戶,以此來過濾掉部分不具備訪問權限的訪問行為,使計算機系統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該技術是在沒有網絡安全問題的情況下,提前評估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狀態,通常通過安裝專業的殺毒軟件和查殺軟件來檢測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運行狀態,主動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狀況,以此來保障系統運行的安全。例如,360軟件中的殺毒軟件以及360安全衛士,可以主動進行系統修復和木馬查殺,并且在運行時會自動檢測計算機系統的運行狀況,一旦檢測出惡意攻擊和出現病毒入侵的情況則會及時做出提醒,增強網絡安全管理的主動性[3]。
調查結果顯示,個人操作是導致計算機病毒入侵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也說明部分用戶缺乏相應的病毒防范意識,在使用計算機時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操作,這也嚴重降低了計算機整體的安全性能。而且計算機病毒本身就具有偽裝性的特點,其會根據用戶平日操作的指向偽裝成相應的軟件程序,引誘用戶打開,趁此侵入到計算機內部系統,并進行破壞。在此,為了避免此問題的發生,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使用計算機時,應當注意自身操作行為,盡量不要點擊一些來歷不明的安裝包或網站,而且一些鏈接很可能連接著釣魚網站。用戶應當拒絕各種網絡誘惑,在進行網絡交易時,需從正規的端口進入,切忌不能為圖方面而使用陌生網址;若計算機出現卡頓、運行不暢時,應當及時利用殺毒軟件進行相應的處理。同時為了避免因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導致數據信息被篡改或者丟失,用戶應當定期備份計算機內所儲存的與相關招投標的信息,或者是在文件中采用加密技術并建立完善的檢測系統,若文件遭受攻擊,其會直接發出警報并告知用戶,以及時阻止病毒的入侵。最后,用戶可根據自身的需求選用一些信譽較高、對病毒阻攔效果較好的軟件,如金山、360殺毒軟件、騰訊電腦管家等,以此來保障計算機網絡狀態及環境的良好性。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非常依賴計算機網絡,其主要特點是傳輸方便高效,與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相適應,但是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由于其龐大的信息結構和數據形式,在人們感到便利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則想通過人們的網絡信息來謀取非法收入。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個人隱私的重要性和因網絡安全引發的危害問題,計算機信息管理安全受到人們的持續關注。將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安全管理相結合,可以極大地避免個人隱私和企業信息等受到泄露,并采取以用戶計算機版本劃分實施多角度監測和管理,將惡意攻擊軟件不斷與標準軟件相對比,如果發現安全漏洞問題或者惡意攻擊時,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直接采取相應方案。而對于企業來說,計算機智能化安全辦公平臺的建立,可以實現從企業基礎數據到商業機密和各方面財務數據的統一保護,從而降低了黑客入侵的可能性,實現了企業智能化安全辦公。
計算機管理技術應用于網絡信息安全時,要通過多種渠道增強用戶和技術人員的計算機管理意識,并能夠做好信息安全保障,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安全感知力,再融合大數據時代下良好的信息基礎,以此不斷推進社會信息化發展,這樣才可以實現計算機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的良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