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燕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洪凝街道辦事處 山東日照 262300
長期以來,園林園藝負責城市景觀,而農業發展負責經濟建設,二者交集較少。但實際上二者并非涇渭分明,園林園藝在技術、管理和生產上對農業發展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農業發展完全可以將園林園藝的有益經驗借鑒過來,并根據實際情況按需應用,使自身獲得長足發展。一些色彩豐富、觀賞價值高、生長穩定的植物越來越受歡迎,成為園林綠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很好地提高綠化率,改善生態環境,還能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同時,園林園藝還能不斷改進農業種植技術,優化農業的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發展[1]。
園林為園藝的發展提供動力,園藝是園林的基礎,二者的關系在園林規劃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很多園林工作者缺乏園藝技術,使環境無法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在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養護和選擇是關鍵。園林工作者可以結合植物的實際發展情況提高園林質量。園林與園藝的聯系密切,二者在農業的發展中缺一不可。要將二者滲透到農業發展中,使農業能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更好地發展。
在園林園藝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利用從事園藝的經驗,考慮怎樣使用園藝對生態進行發展和改造。在這個基礎上,人們加大對各種園藝技術的研究和利用的力度,結合實際情況,從根本上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增強園林的功能。園藝作為園林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解決園林植物存在的問題,促進園林園藝的發展。園林園藝技術不斷發展,人們的研究逐步深入,出現了新的理念。對園林與園藝的研究要符合時代潮流,不能讓不合理的理念阻礙園林園藝的發展[2]。
從廣義上來說,園林、園藝和農業發展都屬于種植業的范疇,都需要植物的參與,也都需要人工培育和養護,因此某種程度上,園林園藝和農業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可以實現共通、共促發展。而不同點則在于,園林園藝以觀賞為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但農業發展以產出作物為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基本生活所需,是人們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這決定了農業發展的實用性要遠遠大于園林和園藝,這是農業發展吸收園林園藝有益經驗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要以借鑒實用經驗為主。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注意身體健康等問題,城市環境美化也日益受到重視,對園林綠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園林園藝領域種植技術的不斷改進,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促進了農業發展向多元化種植模式轉變,因此園林園藝在農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般而言,園林園藝的觀賞性質會倒逼園林園藝領域不斷改進種植技術,且在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中即便出現紕漏導致了一些經濟損失,也不會對國民經濟產生根本性的動搖。而農業為立國之本,關系到基本生存的大問題,承擔不起錯誤性試驗。因此,一些種植新技術可以先在園林園藝領域試用,然后再推廣到農業發展中,可以規避很多風險和問題。這對種植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園藝規模出現逐漸縮小的趨勢。主要是因為設備老舊,蟲害頻發,給農業造成了損失,使生產規模難以擴大。而將園林園藝滲透到農業中,可以提高其抵抗天災的能力。淘汰老舊設備,采用先進的設備,提高生產效益。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環境和生產制度的管理,降低工作強度,提高生產工作人員的素質,給生產帶來積極影響。將園林園藝應用到農業中,才能有效擴大產業規模,提高作物抵抗力。
在長期的發展中,農業與園藝相結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可能會出現產品過剩的情況。反季商品逐漸增多,商品的季節性逐漸降低,價格難以提高。這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因此,要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必須突出商品的自身特點。結合園林園藝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園林園藝技術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首要選擇。合理規劃園林園藝并且合理地運用到農業當中,可以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滿足農民需求,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將園林園藝的相關技術和管理經驗應用于農業發展,有利于拓展農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的眼界和知識外延,并使他們在學習和借鑒之中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和種植水平,然后再反哺于農業發展,用實踐檢驗理論,用理論提升實踐,獲得雙向受益。
農民雖然是農業發展的第一責任人,但因知識水平受限,難以在技術和管理上有所突破。所以,農業要發展就必須抽調農業科學家組成專門科研組,而這些科研組在開發研究時可以和園林園藝科研組整合研發,以獲得最佳效果??傊?,園林園藝對提高農業發展領域科研人才的質量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3]。
園林園藝與農業發展可以實現互補和共同發展,這對提高農業發展的種植技術、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普及多元種植模式以及實現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科研人員質量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因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人才為依托,用人才帶動技術創新,用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