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東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沈陽 110013
巖土工程是與地質災害防治一起構成的地質工程學,巖土工程所描述的地質特點更加準確、直觀,其本質就是對各種巖土進行加固或者是開挖,地質災害的防治則主要是針對可能會出現的災害進行預測和防治,以降低對環境及生態產生的破壞。
地質工程學是研究和解決與地質相關的技術問題的科學,從規劃到完成再到項目運營。地質機構乃至地球環境治理也是巖土工程系統的一部分,它包括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預防與控制工程,但后者更能反映其特征。巖土工程是指機械工程中對巖石和土壤的開挖和加固。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類活動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害,這是一種嚴重破壞環境和人類生存發展資源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控制旨在預防和預防由自然或人類活動引起的有害地質現象[1]。在我國,據資料顯示,近年來地質災害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全部自然災害的1/5。因此,人類應該減少危害生態環境的行為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是減少損失的最重要方法。
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在一些強降雨天氣很容易出現坡體的洪流,在洪流中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石塊,泥石流多見于植被稀少的山坡中,加劇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假如在巖土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挖出的土體隨意堆放在山坡的話,那么等到暴雨天氣來臨時,很容易發生泥石流的災害,在巖土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假如遇到了泥石流的話,那么首先要進行避讓,如果泥石流的區域和巖土工程是重合的,那么就要運用排導和儲淤技術進行有效的防護。排導技術主要是指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在泥石流發生之前要設置排導溝,這樣才可以將一些泥失流進行分流和疏散,防止泥石流對下游區域產生破壞。儲淤技術主要是指相關工作人員要在山坡下設置停淤場用來收集泥塊和一些泥沙,方便對后續工作進行良好的處理,這樣一來既可以使山坡恢復到原本的狀態,還可以為巖土工程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地面變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裂縫。我國城市中地面沉降的三個原因:一是礦產資源引起的地下開采沉陷量不合理;二是地表巖溶活動引起的地面沉降;三是大量地下水開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引起的一種動態地質現象。地面塌陷規律為:①巖溶發育強烈的可溶巖分布區或巖溶巖與不溶巖接觸區;②巖層劇烈震動的斷層帶;③松散。蓋層較薄,主要由砂巖組成,底部粘性層缺失或很薄(一般小于1-2m);④有潛水和巖溶水兩個含水層分布帶;⑤在巖石表面起伏頻繁的基底區,受排水影響大,巖石下沉到地下水位;⑥地下水位埋藏較淺的低洼地區[2]。
生物措施在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生物措施的生態性是比較明顯,在運用生物措施時,主要是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修復,從而維持周邊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協調。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調節功能,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預防以及防治,生物措施是保持山坡水土穩固的重要措施,這樣一來,到了雨水較大的天氣,整個山體也不可能輕易地發生泥石流和滑坡,從整體性的角度提高了巖土工程施工的效果。但是在運用生物措施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主要是對生態環境進行調節,正是由于生物措施的這一弊端,導致了許多施工單位都放棄了生物措施的這一防治方法,這就使得巖土工程施工周邊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為了有效地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的防護,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自身的施工理念以及防護理念進行有效的轉變以及調整,加強對生物措施運用的重視程度,提升巖土工程施工的效果。
工程措施是巖土工程中地質災害防治效果最佳的措施之一,其可以將多種地質災害扼殺于要搖籃之中。當然該措施在應用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具體的地形環境予以分析,了解其適應性強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防治措施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比如說,在對滑坡進行防治時,可以通過對地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建立專門的阻擋工程,這樣水土能夠有效分離,水土的沖擊力將會減小,滑坡發生概率也將會大幅度降低。再比如說針對泥石流的防治,也可以嘗試借助工程攔截處理措施,工程措施簡單直接,相較于其他防治方法來說,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效果,因此實用性比較強[3]。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其后果將會十分嚴重。通過使用預控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質災害的發生。動態監測就是對某些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方實行動態監測,通過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動態監測能夠及時觀測當降雨量、水文等地質條件,當檢測到某些指標超過規定范圍,于是就會發出預警信息。在還沒有發生地質災害之前,將附近居民進行轉移,從而可以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使用動態監測方式進行預控,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但是該方式并不能對所有地質災害進行監控,其主要應用于災害頻發的位置。所以還需要結合使用其他的預控措施,從而提高災害防控的效果。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問題的預防屬于一項艱巨工程,隨著社會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地質災害問題將會一直存在,所以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需要我們不斷進行分析解決。因為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為影響,所以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不能一味地最求經濟發展,而肆意破壞生態環境、過度開采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