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麗
湖北省潛江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 湖北潛江 433100
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食品,對于食品進行安全保障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進行保障。只有保證了食品安全,才能促進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食品企業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的進步。進行食品安全保障的前提是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標準。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污染情況加劇,食品造假能力提高,傳統的施斌檢驗標準與技術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必須進行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合作愈加頻繁。在這一大背景的影響下,全世界各地區進行交流合作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的食品原材料會進行交易。在這一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出現了眾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阻礙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危機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此影響,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全世界廣泛關注的重大事件。只有指定嚴格的食品標準,進行充分的食品安全檢驗,才能夠做到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進行預防。從而減輕社會的負擔,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進行食品安全的檢驗也能夠促進各地區交流合作的加深,推動國家層面上的經濟發展。進行食品檢測對整個世界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1]。
在當前階段,我國的食品檢驗方式尚且不健全。我國缺乏明確且完善的食品質量監督管理體系。進行食品檢驗的過程中,多為一次性檢驗,導致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情況無法得到確認,做不到從食品產出到進入家庭進行全面性的監管。我國缺乏專門性的食品檢驗機構,多為政府其他部門進行兼職檢查,支持力度與投入的資源相對較少,導致食品檢驗相關工作人員存在工作壓力大,難度大,數量多等難題,難以保障食品檢驗質量。
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推動著食品造假能力的提升,為此,提升食品檢測技術以應對這種情況成為了重中之重。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技術落后主要有兩個表現形式。第一是儀器水平、技術水準落后,在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檢測方法不全面,檢測范圍狹窄,檢測效率低下,對復雜食品無法進行精確檢測。對于發現問題的食品進行實驗檢查,進行處理的方式也較少,缺少專業的檢驗實驗室,無法保證食品檢驗過程中準確性與效率性兼得。第二是檢驗人員專業性不足,缺乏足夠的專業性與對先進技術的了解應用。部分檢驗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缺乏專業的食品安全檢驗知識,在檢驗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儀器使用標準進行檢測,出現含糊過關的情況[2]。
受限于食品檢驗在我國的發展與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程度,我國對食品檢驗的重視度不夠,缺乏對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工作時監管的部門。監管的缺失導致了對于食品監督檢驗更重視出廠檢驗,容易導致問題食品流入市場,從而導致食品安全危害。
我國歷史悠久,但是新中國成立時間較短,國家發展的重心為促進經濟發展。導致對于食品安全檢測缺乏明確的標準制定。我國當前的法律對于食品安全檢測的標準制定的不夠健全,法律條文不夠完善,缺乏國家的統一標準。現階段的食品檢驗主要是依照于各地方自身的認定標準。各地區食品安全檢驗成果認定不能夠互相認可,存在檢驗標準較差,多個檢驗機構進行重復檢驗的情況。這就導致了食品安全檢驗成本的增加,效率卻反而會降低,對食品檢驗工作造成巨大困擾。
國家經過科學討論,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明確食品檢驗過程中的標準。建立專門的食品檢驗機構與食品檢驗監督部門,形成網狀食品檢驗管理體系。以政府為依托開展食品檢驗工作,完善監測體系的機構配置。發揮市場對食品安全檢驗的積極作用[3],從而建立健全食品質量檢驗監督管理體系。
創新檢驗技術可以從學習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食品檢測技術,聘請高學歷高技術水平的教授對食品檢驗工作人員進行知識性的培訓。同時分析國外先進的科學儀器,仿制科技含量更高、針對性更強的食品檢驗器械。借鑒國外發達地區部分食品安全檢測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制定具有我國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高校中開設專門的食品檢驗專業,專職培養食品檢驗技術人員。安排政府部門、企業與高校進行對接,保證招收優秀的畢業生加入到食品檢驗工作中。對食品檢驗工作人員組織定期知識講座,進行安全培訓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大食品安全知識在社會中的宣傳力度,普及食品安全教育,使社會成為培養優秀食品檢測工作人員的土壤。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十分嚴峻,是當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必須做到從上至下進行有效改革。通過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的制定,對食品安全系數及檢驗標準進行明確的規范。組建專門的食品安全檢驗部分,建立從上至下的縱向監督管理體系。明確監管職能,引進先進的檢驗理念,更新新型檢驗機器,調整檢驗技術,提高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多方面共同努力改變當前食品檢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遭遇的難題。只有提高食品安全檢驗能力才能在促進發展的同時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