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杰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 海南昌江 572700
核電廠的日常計劃是在功率運行下的計劃,為解決那些影響系統正常功能的缺陷和維修比較簡單且風險不大的缺陷所制訂的計劃。多數核電廠日常計劃采用周計劃模式運作,這里不做討論,作者主要從以下維度探討:缺陷管理(糾正性維修)、預防性維修項目及試驗和項目變更管理[1]。
缺陷管理是統計缺陷的數量并根據具體的缺陷按輕、重、緩、急進行劃分,以便高效地解決問題。比如,優先解決急類的問題與重類問題,即是將缺陷劃分優先級,優先級高的優先解決。在核電廠的日常計劃中,按缺陷所在設備的“關鍵”“重要”“一般”程度,和缺陷的發展狀況來劃分缺陷的優先級,以提高系統與設備的安全指數。缺陷的維修就是依據缺陷管理系統對缺陷的優先級評定,依次進行維修與更換,其中按設備的影響分級是在分級中決定分級的重要指標,根據缺陷管理系統中缺陷的數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系統和設備的使用情況,依據缺陷管理系統對設備缺陷進行分析正確的判斷。對于設備的跑、冒、滴、漏問題,可以根據缺陷管理進行缺陷跟蹤,定期切換或定期維修。缺陷管理是核電廠日常計劃中主要的一步,是預防和解決缺陷的主要窗口,記錄著缺陷的數目,并劃分優先級,以便合理地安排維修。缺陷管理是功率運行中高效完成的基礎,避免了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缺陷得不到及時維修,按優先級進行維修達到高效快速的解決較容易維修但影響較大的缺陷。
試驗預防性維修的檢修窗口應該與其定期試驗或切換操作相結合,在試驗中預防性項目的預維不可以影響到試驗的進行。預防性項目是根據設備的保養手冊,以及系統運行的需要制定一個檢修周期以保證設備和系統的正常功能。預防性項目是為了應對未發生的事情,所以需要試驗來檢驗是否合格,不然等到所要預防的事情發生了,就為時過晚。
在日常機組計劃管理中,還包括系統或設備的周期性檢修及更換。永久變更就是對核電廠中的設備或系統做實體上或功能上的改變,而臨時改變則是因為處理問題的需要或計劃檢測的需要,對系統或者設備做偏離設計的臨時改變。意味著永久變更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核電廠的需要而改變的,在一段時間內并不改變回來,而臨時變更是為了解決當前的缺陷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并且在缺陷完成后改變回來。在功率運行期間因為需要消除設備老化或者缺陷影響系統的正常功能,所以需要實施的臨時變更多[2]。
大修計劃是為了完成大修目標而編制的計劃,主要是為了對需要進行的活動與人員進行合理且高效的安排,以達到高效快速地完成大修定下的目標。核電廠的大修計劃是高效完成大修的第一步,合理地依據日常計劃所傳達的缺陷等級,安排活動的順序與人員分工,是大修計劃的基礎。換料大修除了應該完成機組換料、大修期間的預防性項目和試驗以外,還可以處理日常期間產生的維修比較麻煩且具有比較大的風險的工作,以及占用周計劃窗口而耽誤的日常可以處理的缺陷。
維修項目大修計劃:在項目方面分為大修項目、中長期項目、日常轉大修項目。
(1)大修項目。大修計劃在初期編制過程中,只包含關鍵路徑項目、隨狀態項目和重要檢修項目,屬于粗放型管理。隨著大修管理水平的提高,大修計劃納入了所有的項目,而且重要項目已控制到工序,所有配合和提醒信息也標注在計劃中。大修計劃的種類從初始單一的主線計劃,以發展到各類型10多種計劃,以解決各種問題,滿足不同人員的需要,大修項目存在預防性維修和定期試驗,他們是機組大修期間所必要執行的檢修項目,如大修主線預防檢測計劃、常規島主機預防維修計劃、貫穿件預防維修計劃、電氣盤檢修計劃等[3]。
(2)中長期項目。由于項目數量大、檢修安排不合理等情況會對大修的工期產生影響,影響大修工期的穩定性和項目資源的分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大修計劃中加強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以及中長期大修規劃。成立專門的組織,其依據設備情況與歷史經驗來預判周期的長短,以制訂符合實際情況的大修計劃避免實際的進度遠遠比計劃的進度慢。在進行這一項的同時需要加大對設備狀態進行科學的狀態監測,以完善大修計劃,使得大修計劃更加完善與符合實際。
上述論證了日常計劃和大修計劃的關系,實際上體現了機組在功率運行和換料大修這兩種不同的機組工況下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核電廠將計劃分成日常計劃和大修計劃是出于矩陣式組織機構的考慮,計劃本身即具有緊密的聯系。日常計劃與大修計劃在處理缺陷管理、項目管控重點、計劃構成、組織機構等方面都有所差異。優秀的計劃工程師應該統籌考慮機組安全、項目進度、項目窗口,能夠使用計劃強有力地控制電廠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