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星
山東省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 山東青島 266002
在公立醫院醫療電子收費票據運用之前,醫院財務部門設置了各級票據管理員,對票據的領用、開立、退費、作廢、審核、保管、核銷、銷毀各個環節進行嚴查與把控,不僅增加了醫院的人力成本,加重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根據山東省財政票據核銷銷毀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保管期滿5年的財政票據存根到期銷毀,一定程度的占用了醫院的倉儲成本。隨著醫療需求不斷加大,醫療收費票據電子化,無疑能夠減輕各項負擔,為使用者提供各項便捷,更好的實現醫院的長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公立醫院醫療電子收費票據運用、推行意義及目前面臨的挑戰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幾點見解[1]。
前期,醫院使用的醫療收費票據,需由財務部門票據管理員持領購證至財政局領購,領購后入庫保管,并建立該批次領購登記表,記錄領購票據名稱、起始號、數量、領購時間、領購人并附上出庫領用核銷登記表,以備領用人員簽字確認及后期的發票核銷工作。此外每日票據應以結賬單的區間號碼、存根及日報表為依據進行審核后核銷,票據遺失、短少應及時與財務部門報告并登記備案。財務部門票據管理員對每日上交報表及存根進行抽查,再次復核無誤后入庫保管,每月完成所有收費票據庫存盤點,每年一次票據領用未銷號登記。每月還有部分患者因為遺失收費票據致商業保險無法報銷,來院辦理票據遺失手續。由此可見,紙質票據時代,從各個環節都為我們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及相關成本,對于患者來說,也是十分不便捷,有悖于互聯網及大數據時代給我們帶來的紅利,為此醫療電子收費票據應運而生。
患者持醫卡通、醫保卡等來院就醫,或直接通過互聯網醫院在線網問診,醫生接診開具處方,患者可通過微信公眾號、APP、自助機、人工窗口等多種途徑進行繳費,繳費成功后,結算信息推送給醫療平臺出具電子收費票據,多種渠道可送達至交款人,如:微信公眾號、窗口繳費憑條二維碼直接掃描獲取等。也可根據自己需求,通過醫院指定窗口或者自助機自助打印換取紙質票據。醫療電子收費票據創新服務模式,讓服務先行,因電子票據可通過個人保管,儲存方便,不受時間限制,避免了票據遺失帶來的麻煩,真正讓患者切身感受到一次性辦結的便捷就醫體驗。
財務科票據管理員無須往返財政部門領購,直接通過醫療電子票據管理平臺申領,省去了票據領用、搬運、傳遞、整理、保管、核銷、銷毀各個環節的工作量,通過平臺即時操作即可,提升醫院財務人員工作效率同時減少了財政部門票據核銷不及時,過度申領導致浪費的情況。電子票據入庫以后,系統會自動下發至收費窗口。醫生通過HIS系統生成的每筆醫療收費業務,收費員無須再提供紙質財政票據,系統自動順號生成每筆電子票據,便于醫院加強財務監督和內部管理[2]。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傳統模式下,大量紙質票據無法得到及時的核銷,領用數量遠超核銷票據數量,同時因為醫療部門票據使用量龐大的原因,只能通過抽查方式進行核查,核銷過程無法得到全面有力的監管。新形勢下,醫院通過電子票據管理系統每180天至少進行一次數據上報,若無按時上報則無法繼續開票。電子化存儲和查詢,減輕了財政負擔,保障了財政部門網上監管票據使用情況,防范票據非正常使用,同時規范了醫院醫療收費行為,防止虛假醫療票據報銷問題滋生。
新生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事物,只有欣然接納并與之和諧相處,才能緊跟時代發展腳步。但新事物的產生,難免會機遇與挑戰相伴。
系統如何更新升級,醫保部門、商業保險單位、醫院結算票據能夠利用電子數據平臺,多渠道貫通,信息互享、互用、互認,不僅避免了電子票據可以重復打印帶來重復報銷的風險,對于已報銷的票據能夠快速識別,以防出現報銷后又退費等亂象產生,同時更能體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的數字化轉型,票據與報銷充分建立對接是當下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由于收費票據由傳統模式向電子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工作的各個環節、工作人員的角色也隨之發生轉變,醫院能否據實調整從票據領用、分發、開具、退費、作廢、核銷、系統安全性及應急情況處置各項環節把控,更新配套相應的管理制度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管理就沒有約束。2020年12月3日,財政部公布《財政部關于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的決定》(財政部令第104號),對《財政票據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0號)進行了修改,增加了財政電子票據管理內容,明確財政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對管理流程進行規范。醫療機構也應在實踐中總結制定醫療電子票據管理的相關規定,確保將醫療電子票據管理納入內控體系的建設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總之,要想做好醫院的電子票據改革,醫療機構應加強宣傳,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規范醫院電子票據管理相關的制度,適應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需要,改革切實便民利民,讓社會公眾充分享受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