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峰
沈陽市政工程設計中心 遼寧沈陽 110005
在新時期的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為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提供了基礎保障,在道路工程建設、交通安全、城市穩定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城市給排水工程質量與城市的全面發展息息相關,在遇到洪水問題時能夠立即排洪,又可以針對城市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及時去除城市中的降水、污水和廢水。除此之外,市政部門必須保障城市的衛生,為人們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在保障城市清潔、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城市生態循環、生態平衡的預期目標,進而美化城市環境[1]。
市政給排水工程建設工作往往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各個流程也必須緊密銜接。然而,當前給排水建設管理中發現施工流程銜接比較松散,管理人員并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從而埋下安全隱患。另外,現場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也必須有對應的方案,否則便會阻礙管理工作實施,也可能埋下不同類型的隱患。若缺乏完整的系統規范作為保障,便會直接影響到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進度。
市政給排水工程需要合理規劃管道路線,這在項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與此同時,規劃路線需要提前編制方案,但這一環節依然面臨問題。首先成本問題缺乏重視,供水排水管道建設路徑確定有時會過于關注成本,致使設計線路與城市基礎建設不符,也為后期市政維護增加了工作量,無法保證市政工程整體質量。其次,給排水管道工程建設存在難度,挑選合適的管道線路必須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并且采用現代化技術與工藝。然而具體在現場進行管理期間,依然有采用傳統工藝和管理理念的現象,技術升級不到位,會降低管道線路選擇合理性。
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保證整體質量,但現場難免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其根本原因便是監督管理不到位。一方面現場監理缺乏力度,管理工作更加關注經濟效益,反而忽略了社會責任。監理人員并沒有認識到所承擔的責任,面對市政給排水工程的管理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所采用的監督管理方法不合理,導致監管流于形式,真正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從而給后期管理工作埋下隱患[2]。
在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準備階段,相關部門需要制訂完善的工程施工、監督質量控制計劃,針對給排水工程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為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提供保障。通過分析大量實踐經驗發現,在施工準備階段,必須保證施工全過程檢驗程序的完善性;認真編制質量檢驗方案,注重質量檢驗報告填寫、存儲等工作;全面落實施工質量事故處理制度,保障后續施工的持續、穩定進行。
組織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要優化各個管理流程,并且加強管理流程質量檢驗,前期按照要求與設計標準科學選擇管道材料,并且在組織建設之前完成質量檢查。因為城市供水與排水管道使用時間相對較長,提前檢查材料質量與性能,以免后期使用過程中發生滲漏、變形等問題。
在市政給排水施工階段,施工部門必須明確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流程,通常為施工放樣—開挖溝槽—管道基礎處理—管道鋪設安裝—管道接口處理—閥門配件安裝—溝槽回填—水壓試驗—工程驗收。在各個環節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質量規范施工,嚴把質量關。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之前,施工企業還需要認真布置地下管線,進行管道開挖的過程中,必須對施工現場情況進行分析,保障線路開挖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安裝市政給排水管道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準確測量給排水管道長度,合理確定土層開挖面積,避免因開挖面積誤差影響給排水管道安裝的有效進行,提高市政給排水工作的整體質量。監理單位要制定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各監理人員以此為依據開展監理工作,確保監理工作質量。在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中,通過監理巡視、檢查、旁站方式,做到全方位的監理服務,現場發現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完成整改以確保工程質量,拒絕質量隱患[3]。
給排水管道建設前期,根據具體路線排查現場可能存在的故障與隱患,將所有發現的影響因素詳細記錄,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將故障排除。開始市政給排水管線施工前期,管理人員要圍繞管線布局展開設計,為后續工作提供指導。結合管線規劃設計方案,可以保證后續管理工作效率與持續性。為了實現規劃設計方案的深入落實,管理人員要了解給排水要求,特別是不同區域管理內容,以免管線布置存在問題。要想切實提高后續管理質量,管理人員應該深入到施工現場全方位勘察,掌握管線布置實際情況,針對上部建筑物、地下管線等展開剖析,確保后續各項工作連貫性,也可以規避外部環境因素導致的管理問題。
綜上所述,市政給排水工程現場管理工作的實施,可以從各個環節著手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并且在建設階段將其消除,在前期建設階段加強管理與監督,有效提升給排水工程建設水平,并且為城市居民正常工作與生活提供便利。